大學退場前必經之路:減薪、少課、裁員

頃閱聯合報有關「某老私校規畫專任教師兼行政職抵基本鐘點」報導,深有所感。按該校招生已經連續兩年缺額全臺第一,學生人數(含寄存教部名額)實已縮減四分之一,之後教師必面對「欠缺基本鐘點數」問題;且若比照其他學校連續兩學期(或學年)未達基本授課時數即自動解聘規定,則該校教師恐將面臨失業命運。

該校作法從欲保障教師工作之觀點或有正面利益,因若未達基本授課時數,最基本就是從教師薪水扣抵減少授課之鐘點費;該校欲提供多種補救管道予可能減少授課的老師,尚堪肯定。但該校爲降低開課成本,「未達廿人不開課」的新規定纔是雪上加霜的最後稻草,壓倒許多招生不理想科系。可預估將有選修課無法開成,老師在開學後才知未達基本時數,加重不安全感;而欠缺選修課則有可能讓學生畢業學分不夠,也影響學生多樣學習,降低學習品質。

報導指教職員反彈,質疑此舉形同讓教師幫處室「打零工」。臺大前校長傅斯年曾說:大學之所以能稱之爲大學,並非在於有形的建築、設備,而是在於構成大學的「人」。大學老師投身教職,沒有一位不是想把自身所學,傾囊相授給莘莘學子;誰願意任教需減授鐘點?誰是以「赴高中招生宣講、法律諮詢、文件翻譯等,完成一定庶務」當成投身教職初心?若「打零工」成爲少子化、招生艱困大學老師的度小月工作方式,招生艱困院校教學品質低落已可預估;原因一則老師憂心忡忡不知明年是否仍有工作,無心教學;二則分心若干行政招生庶務,無法專心研究與備課。

教師基本鐘點不足,不論是兼任行政以符合減授鐘點、將教師安置到他系、教師轉任職員等,都是校方因應之道,但深思卻都有困難之處。每位教師各有專業,同樣是外語學院,英文系的老師豈能到日文系任教?而教師轉任職員是工作生涯轉換,教師意願必然不高。再者,教育部設有媒合平臺(由學校協助轉介到他校任職),一旦關校少則三、四百位教師,官方真能讓這些失業教師順利轉職?衆多學有專精的教師、博士失業,政府是否重視可能造成之社會問題和教育資源浪費?

綜言之,聯合報報導爲臺灣媒體未曾提及的大學院校關校前之必經之路—「老師兼任行政、大學開課不足、學生無法多樣學習、影響學生受教品質、招生不佳科系關係並所、最後黯然退場」。

面對少子化風潮,二○一五年教育部前部長吳思華就任後,曾提出臺灣只需一百所大學的主張;但過了八年教育部仍未有積極作法,只就退場院校善後問題解決。而私校倡議的「公立大學同步減招」、「開放陸生來臺」等救急解方仍束諸高閣。

總統大選在即,相信能提出有效高教政策以搶救臺灣高教的候選人,必能爭取到衆多招生艱困私校的教職員生選票,搶救臺灣高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