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衆集團爆發大罷工,9大工廠停產,中國工人:身在福中不知福

德國大衆集團作爲曾經的汽車工業霸主,在德國汽車市場中穩坐龍頭位置,並引領着市場潮流,然而在12月2日卻發生大規模罷工事件,超過6萬名工人上街抗議裁員、降薪,導致大衆集團9家工廠停產。

德國工人的這次罷工,卻意外引發了中國工人的“吐槽”:認爲他們“身在福中不知福”。

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點燃了這場大規模工人罷工?他們罷工又爲何會招中國工人“吐槽”?

大衆集團集體罷工

在2024年12月,大衆集團遭遇了一場震驚全球的大規模罷工事件,9家工廠全面停產,超過6萬名工人蔘與其中,成爲德國近年來規模最大的一次罷工行動。

在德國,汽車行業是經濟的核心領域,約有78萬人就業,大衆的罷工很可能對整個經濟產生負面影響。

12月2日,德國全國9家工廠數千名工人舉行罷工,生產線全面中斷,罷工形式以“警告式罷工”爲主,早班員工進行了兩小時的罷工活動,而晚班員工則提前結束了工作日。

若雙方談判未能達成一致,這次罷工行動可能會升級,轉變爲無限期的停工狀態,這對大衆汽車而言,將帶來更爲嚴峻的影響。

大衆集團的罷工規模,從媒體的報道中可見一斑,但代表12萬名大衆工人的工會非常強硬的表示,如果有必要,將鬥爭到底。

其中最爲緊迫的是銷量下降引發的產能過剩問題,根據最新數據,該集團在今年前三個季度的全球累計銷量爲652.43萬輛,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2.8%。

大衆裁員這事兒,過不去了 2024-12-11 16:35·金融界

其中,衆品牌乘用車的累計銷量爲339.68萬輛,和去年相比下降了2.5%,在全球汽車市場中,大衆正遭遇來自四面八方的激烈競爭,尤其是中國汽車品牌,特別是電動汽車領域的快速崛起,對大衆構成了巨大的挑戰。

大衆汽車在德國的地位舉足輕重,但此次罷工也暴露出其在經營管理方面的問題,大衆集團爲了削減成本,計劃關閉至少3家德國本土工廠,並裁減數萬名員工,還向德國員工提出了10%的減薪要求。

這劃嚴重損害了員工的利益,引發了員工的強烈不滿,工會代表員工的利益,堅決反對公司的這些舉措,員工認爲嚴重越過了員工的底線,雙方僵持不下,最終導致了罷工的爆發。

困境中的大衆

受疫情和新能源雙重衝擊,大衆汽車在全球及中國市場的表現均不盡如人意,2024年第三季度,大衆全球銷量下降,中國市場同比下滑10.2%,歐洲受疫情、芯片和新能源競爭影響,銷量減少近50萬輛。

在新能源領域,歐洲電池成本高企,大衆佈局落後,市場份額被不斷擠壓,加上政府取消補貼等因素,進一步加劇了大衆的困境,大衆警告歐盟能源成本飆升或導致無法建電池工廠。

如設立新基金以換取部分員工工作保障、工人自願放棄獎金並建立基金等方案,大衆方面認爲這些提議未能實現必要的長期結構性改革,仍堅持要求員工降薪10%。

大衆的降本計劃不僅在德國引發工人罷工,在中國的合資企業上汽大衆也在進行“降本增效”,上汽大衆員工在貼吧中吐槽工廠空調被取消、端午節不發糉子等,對“降本增效”方式表示不滿。

大衆汽車集團爲其所有子公司推出了名爲“KI10”的績效提升計劃,在未來三年內實現總成本降低20%,削減目標涵蓋了固定成本及人員成本領域,大衆已正式宣佈,將人員管理費用亦將按此計劃減少20%。

除了實施裁員措施外,大衆還將擴大符合退休條件人員的範圍,並在必要時對各級別員工採取提前解約的行動,同時,自11月起,大衆已全面暫停了所有新員工的招聘工作。

不僅在國內,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同樣激烈,中國作爲大衆汽車的最大單一市場,利潤在過去十年間近乎減半,至2023年僅達到26億歐元,然而,預計至2030年,數字有所回升,可能達到約30億歐元。

魯中晨報 2024-12-03 德國大衆汽車工人大罷工,公司:已採取措施減小影響,下輪談判12月9日開始

總體來看大衆集團2024年上半年的表現並不太樂觀,主要的挑戰在於中國市場,大衆在中國賣燃油車的利潤越來越低,要想保住這30%+的市場又不得不加大投入,所以二季度大衆在中國開始出現虧損。

德國工人之所以能在遭遇“不公平待遇”時勇敢選擇罷工以捍衛自身權益,得益於該國健全的社會保障體系與強有力的工會組織。

德國建立了一套既嚴謹又均衡的勞動法體系,該體系在勞動合同、工時與休假安排、薪資與福利待遇、解僱保護以及特殊勞動羣體權益等多個層面,爲勞動者構築了堅實的法律屏障。

工會官員警示,如果談判未能促成雙方達成協議,工人們可能會進一步加大行動力度,引發更長時間的罷工,甚至可能演變爲無限期的停工狀態。

外媒:大衆工人將延長罷工抗議德國工廠關閉 2024-12-06 08:39·中新經緯

當前,雙方仍未能在關鍵問題上達成共識,大衆汽車管理層已規劃關閉德國至少三家工廠的舉措,此舉遭到了工人代表的強烈抵制。

工會方面則向管理層提交了一項旨在削減15億歐元成本的提案,但遭到了管理層的拒絕,大衆汽車的談判代表阿恩・邁斯溫克爾強調,必須挖掘更多削減成本的潛在途徑,這是確保投資獲得充足資金的唯一可行方式。

中德汽車工人生存差異

德國汽車工人的工資和福利待遇在全球範圍內都處於較高水平,他們不僅有着可觀的收入,還能享受到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

德國作爲發達國家,在工人的人文關懷方面表現出色,企業僱主高度重視員工的感受與福利待遇,爲汽修工人提供了廣闊的晉升空間。

比如寶馬工廠的汽修工人已在此工作超過20年,他們是有機會從普通工人逐步晉升至管理層,甚至成爲老闆或經理的現實可能。

熟練的汽修工人時薪大約在36至40歐元之間,如果他們每週工作40小時,那麼一個月下來,他們的薪資可達到約6400歐元,德國在工人的社會福利方面也做得相當完善,不僅設定了最低工資標準以保障工人的基本收入。

需要帶孩子可以帶薪帶孩子,德國工人還擁有強大的工會組織,能夠有效地代表工人利益,與資方進行平等的對話和協商,在面對企業決策時,他們享有罷工的權利,這在一定程度上賦予了他們在勞資談判中的話語權。

和德國汽車工人相比,中國汽車工人的處境相對較爲困頓,儘管近年來隨着中國經濟的迅猛增長和汽車產業的快速發展,工人的薪資及福利待遇有所提升,但與德國同行相比,還是有一定差距的。

結言

大衆汽車的困境爲中國汽車企業敲響了警鐘,提醒它們能否把握機遇並實現轉型,將直接關係到傳統車企的未來命運,在全球汽車行業變革的大潮中,傳統車企必須緊跟時代步伐,加快轉型步伐,積極姿態迎接新的挑戰與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