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衆汽車集團2023年增收未增利:在華業務負重前行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左茂軒 北京報道

當地時間3月2日,大衆汽車集團披露了2023年第四季度和全年業績。

2023年,大衆汽車集團在全球共交付汽車924萬輛,同比增長11.8%;集團銷售收入增長15%,達到3223億歐元。

不過,雖然營收保持了較快的增長,但大衆汽車集團的利潤增速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未計入特殊項目的營業利潤爲226億歐元,與上年的225億歐元幾乎持平;不包含特殊項目的營業利潤率爲7.0%,低於2022年的8.1%。

從各區域市場的情況來看,在大衆汽車集團 924 萬輛的銷量構成中,歐洲市場同比增長20%,北美市場同比增長 18%,歐美市場是增長的重要驅動力。

中國汽車市場交付量則小幅提升了1.6%,達到323.6萬輛。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下,大衆在華仍取得了正向增長。但相比增勢強勁的歐美市場,大衆在中國市場的銷量表現略顯差距。與此同時,由於激烈的價格戰,大衆在中國市場的利潤空間也受到了一定衝擊。

不過,大衆汽車集團仍然強調,將繼續加大投資,其中特別提到了中國市場。

大衆汽車集團表示,將繼續重點投資於中國市場、新產品、電池業務以及純電動汽車和燃油車型的平臺。2024年,投資比例有望達到13.5%至14.5%的高值。未來幾年,大衆集團預計投資比例將逐漸接近2027年11%的目標水平。通過更好地利用協同效應,大衆集團將能夠將2025年至2029年五年計劃中的初期投資控制在1700億歐元以內。

戰略重組關鍵一年

“2023年是大衆汽車集團戰略重組的重要一年。去年,我們繼續落實‘十點行動計劃’和績效計劃,整頓梳理工作已經完成。我們已經爲大衆汽車集團的戰略重組指明瞭方向。2024年,我們可以在此基礎上繼續努力,爲2025年起的加速發展階段奠定堅實基礎。”大衆汽車集團首席執行官奧博穆表示。

在2022年7月出任大衆汽車集團首席執行官之後,奧博穆提出“十點行動計劃”,聚焦集團的品牌、平臺、區域市場、架構、系統和技術等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旨在推動大衆汽車集團的轉型。

面向未來,大衆汽車集團宣佈了一項投資巨大的五年計劃。

總體而言,集團計劃在2023年至2027年向擁有最豐厚利潤潛力的業務方向投資1800億歐元,這包括推進集團的電池戰略,擴大北美地區業務,強化在中國的數字化實力和產品競爭力,以及繼續發展集團領先的產品組合。

其中,超過三分之二(68%)的資金將投入與數字化、電動化相關的未來領域。

2023年,大衆汽車集團繼續加快了電動化轉型。全年純電動汽車交付量增長35%,達到77.1萬輛,純電動汽車在集團交付量中的佔比從2022年的6.9%提升到了8.3%。

需要指出的是,雖然大衆汽車集團整體財務表現較爲穩健,但營業利潤率出現了一定幅度的下滑。

在汽車行業整體轉型過程中,不得不加大投入的前提下,大衆汽車集團想要按預期實現營業利潤率的提升壓力不容小覷。

大衆汽車集團首席財務官兼首席運營官Arno Antlitz表示:“在轉型階段,我們將繼續投資產品組合的電動化和數字化,同時保持我們在燃油車市場的競爭優勢。”

展望2024年,大衆汽車集團預計銷售收入將同比增長5%。營業銷售回報率預計將在7.0%至7.5%之間。

此外,大衆汽車集團預計,2024年汽車業務部門的投資比例將在13.5%至14.5%之間。2024年,汽車業務的淨現金流預計將在45億至65億歐元之間,其中包括用於未來投資以及電池業務併購的現金支出。這些業務將是驅動大衆汽車集團轉型的重要支柱。

不過,大衆汽車集團方面也坦言,預計將面臨包括經濟形勢、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商品價格、能源和外匯市場的波動,以及更加嚴格的排放要求在內的一系列挑戰。

加大在華投資

作爲大衆全球最大的單一汽車市場,大衆在中國雖然面臨着嚴峻的市場挑戰,但仍然釋放了將繼續擴大在中國市場投資的信號。

根據大衆“在中國,爲中國”的策略,大衆正在中國實行新一輪的本土化,以應對中國市場的變化,保持市場競爭力。

不過,大衆對於中國市場的長期市場目標卻偏於謹慎。

大衆對於在中國市場的發展目標是“所有車企前三,跨國車企第一”。但事實上,在過去的40多年,大衆汽車集團一直是中國市場的銷量冠軍。

由於燃油車市場持續收縮、新能源汽車市佔率超出預期,大衆的中國市場霸主地位的確正在遭遇衝擊。

大衆的油車在中國有着第一的市場位置,大衆也有能力加快在新能源車的投入,從而在中國市場繼續保持優勢。

不過,需要指出的是,無論是產品、技術、價格,還是迭代速度,中國市場都在向越來越“卷”的方向發展。

2月29日,大衆汽車與小鵬汽車宣佈,雙方已簽署平臺與軟件聯合開發技術合作協議。

2023年12月,大衆汽車集團完成收購小鵬汽車已發行及在外流通股本總額的4.99%。據瞭解,此次簽訂的技術合作協議聚焦雙方在合作初期共同開發的兩款大衆汽車品牌中型車,其中首款產品爲SUV車型。通過這項合作,大衆汽車品牌將迅速、有針對性地擴展現有產品組合,從而在快速增長的中國電動汽車市場更好地滿足新的客戶羣體的需求。雙方將充分發揮各自核心優勢,共同推進研發。

該協議也爲雙方未來更廣泛、更深入的戰略合作奠定了基礎。

根據協議,雙方將通過聯合採購計劃,對共用的汽車及平臺零部件進行採購。憑藉該方案以及大衆汽車集團強大的供應鏈體系,這一計劃旨在創造成本優勢,使雙方聯合開發的中型智能網聯車型更具經濟競爭力。

大衆方面表示,通過聯合採購,以及在車輛設計和工程階段應用創新技術,產品開發週期將縮短超過30%。位於合肥的大衆汽車(中國)科技有限公司(VCTC)是這一合作的對接樞紐,以確保協同效應。

除了大衆與小鵬汽車合作的B級車,大衆此前還宣佈,VCTC將會在中國開發一個專門針對中國市場的A級車平臺(CMP),新平臺衍生自大衆汽車集團的MEB平臺。

“我們正在將合肥發展成爲集團‘在中國,爲中國’戰略的中心,併成爲對接合資公司以及本土合作伙伴的重要接口,提高效率,加速開發,並優化成本結構。”大衆中國CEO貝瑞德此前曾經表示。

當然,除了電動化之外,大衆在中國市場更大的短板在於軟件。

2月28日,大衆中國宣佈韓三楚將接任常青負責CARIAD中國的管理工作。自3月1日起,韓三楚擔任CARIAD中國首席執行官,並加入大衆汽車集團(中國)管理董事會,擔任集團(中國)執行副總裁。常青則將按計劃返回德國大衆汽車集團總部。

與1990年就進入大衆汽車集團的公司老兵常青不同,韓三楚此前曾經擔任長安科技的首席技術官以及長安汽車的首席軟件架構師,並未有過大衆內部的履職經歷。

雖然這一人事變動屬於計劃內的調整,但是在外界看來,在距離2022年CARIAD中國成立僅僅兩年不到就出現重大人事變動,且打破了大衆汽車集團傳統的優先選擇內部轉崗模式而啓用了從未有過大衆工作經歷的韓三楚,無疑是一個CARIAD軟件交付能力、以及中國市場本土化始終無法取得突破的信號。

除了進一步推進與中國本土企業的合作之外,貝瑞德提出的在2030年前向中國市場推出30款電動車型也被視爲頗具挑戰性,尤其是在大衆汽車集團旗下品牌的車機系統不佔據優勢的情況下。

加快在華業務佈局、加強與本土企業的合作,是大衆在中國市場的解題思路。但無論是在華新建技術公司,還是戰略投資中國初創公司,在當下燃油車利潤空間持續壓縮的情況下,都是“負重前行”。在中國整體智能電動化轉型提速的情況下,大衆的“中國速度”或許仍需進一步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