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奧運遇上職業化 中國體育面對一道必答題

當地時間2024年8月4日,法國,巴黎奧運會女排預賽,中國3∶1塞爾維亞。視覺中國供圖

巴黎奧運會第9個比賽日,當日最後一場比賽一直打到北京時間8月5日4時30分才結束,正是這場澳大利亞女籃最終以79∶72艱難戰勝法國女籃的B組賽事,把中國女籃送上返程航班。奧運女籃總共12支球隊參賽,3個小組前兩名球隊以及3個小組當中成績最好的兩個第3名球隊晉級8強,中國女籃的奧運之旅,在首場比賽以極其糟糕的方式輸給西班牙女籃1分之後,就失去了出線主動權。第三輪大勝波多黎各隊22分還不能填平淨勝球“窟窿”,只能等3組比賽全部結束後橫向比較比賽結果,然後眼睜睜看着自己成爲成績最差的小組第3名收拾行囊。

中國女籃沒有資格抱怨“日本女籃爲何不能少輸比利時女籃1分”、“東道主法國女籃爲何不能在主場戰勝澳大利亞女籃”,奧運小組賽3戰,其中兩戰“不及格”,不能靠自身實力鎖定一個8強席位,本身便是能力體現。

至此巴黎奧運會只剩中國女排一枝“三大球”獨苗繼續征戰——中國女排也恰恰是中國“三大球”6支隊伍當中最具技術底蘊、精神底蘊的標杆球隊。提前晉級後,中國女排8月5日對陣塞爾維亞的小組賽沒有任何懈怠全主力出戰,姑娘們在先失一局的情況下連扳3局,第四局更是打到29∶27結束戰鬥,從而以小組第一身份出線。

北京時間8月6日15時,奧運女排第一場1/4決賽,將由中國女排迎來土耳其隊挑戰。土耳其隊雖在小組賽中表現一般,但其打法兇悍、實力強勁,並非“好啃的骨頭”。中國女排需要繼續小組賽的表現,方能繼續前行。

經歷過東京奧運會止步小組賽無緣8強的慘痛失利,巴黎奧運會中國女排在維護自身金字招牌的同時,其實還肩負爲中國“三大球”隊伍撐起門面的重任。

“三大球”最氣“沒頭腦”

中國女籃本有機會與中國女排並肩作戰,畢竟還有兩年前世界盃亞軍帶來的信心,但首戰西班牙女籃斷送出線好局的全場23次失誤——西班牙女籃全場只有8次失誤——清清楚楚給這場打到加時賽的鏖戰貼上中國籃球“頑疾”標籤:常規賽最後30秒領先5分時的魯莽犯規先送2+1再送3+1,加時賽落後3分時最後1攻只選擇兩分攻筐,進球后下意識退守不搶前犯規爭取一線生機……

29歲的王思雨、楊力維、李夢,28歲的黃思靜,已在職業生涯競技狀態巔峰,也正是因爲全員已經盡力,比賽讀秒階段的低級失誤才顯得格外刺眼:電光石火瞬間的正確選擇,建立在球員對戰略、對戰局、對戰術的準確把握基礎之上,沒有資格征戰巴黎奧運的中國男籃、有資格入圍但止步小組賽的中國女籃,屢見不鮮的關鍵時刻失誤,病根在“頭腦”。

“要想讓‘三大球’運動員處理問題更加全面、更加到位,需要給他們一個豐富多彩的生活環境,改變他們的單一思維,尤其是在他們青少年階段,這樣才能讓他們從青少年組進階到成年組的時候,有更強大的思維能力和更精準的判斷能力。”我國著名運動訓練學專家、首都體育學院教授鍾秉樞說:“所以我們反思‘三大球’存在的問題以及我們與優秀球隊之間的差距時,要從培養體系這個角度入手,只是糾結於比賽的某一個技術環節,恐怕問題還會反覆出現。”

不算少人關注、國際競爭力始終不強的中國男排,國足與女足、男籃與女籃的問題皆源於此。運動員在高強度比賽節奏中不能由始至終保持專注,在體能臨近極限時無法針對即時局面給出正確判斷,實是因爲在青少年階段未能養成“閱讀比賽、思考比賽”的良好習慣。

“現在到了需要我們對項目發展規律認知‘升級’的階段,我們說了很多年的‘抓三大球’,也花了很多精力,進行了很多調研、制定了很多政策、組織了很多比賽,爲什麼我們的‘三大球’項目還總是原地踏步或者說進步幅度很小?我想這裡面有一個根本的認知問題還沒有完全解決。”鍾秉樞說:“‘三大球’的項目特點和其他項目不一樣,和乒、羽、網不一樣,和手、曲、棒、壘也不一樣。這種需要團隊配合的集體性非常強的球類項目,成績由管理者、教練員、運動員對這個項目理解能力和認知能力所決定,運動員在比賽當中的邏輯思維能力,對比賽全局的整體判斷和選擇,都非常重要,這就不同於我們看到的奧運單項比賽和其餘一些集體項目。”

以“還差兩步到巴黎”的中國女足爲例,2023年10月,中國女足坐鎮廈門征戰巴黎奧運會女足亞洲區預選賽小組賽,1∶2不敵朝鮮女足、1∶1戰平韓國女足兩戰皆有低級失誤,導致球隊無法進入第三階段提前無緣奧運,時任主教練水慶霞賽後專門提到“女足青訓”。

“心疼這些姑娘,她們盡力了,但我們改變得不夠好也不夠快。”水慶霞總結中國女足奧預賽差距時說:“打完亞運會、世界盃和奧運預選賽,大家都能看到我們的差距,尤其在青訓方面,青訓是發展的主要方向。”

女排獨撐“實屬必然”

“我們應該堅定不移走‘體教融合’之路,運動員對事物認知能力的提升,與他們自身的文化素養密不可分。如果他們在少年時期,12歲之前的小學階段,過早、過多接受專項化訓練,會導致他們缺失‘社會生活’一課。據我觀察,和優秀球隊比,我們‘三大球’在青少年階段的差距不大,甚至還有領先,但到了成年隊階段,我們缺乏可持續發展的能力,不是越練越好了,而是越練越‘淡出’了。”鍾秉樞說:“改變目標系,只會拿金牌的運動員可能還不夠,我們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運動偶像和榜樣,督促更多青少年運動員‘學習好好的,身體棒棒的’,才能鞏固和提升‘三大球’項目的羣衆基礎尤其是在青少年當中的羣衆基礎。比如足球,如果一個球員沒有由始至終對足球發自內心的熱愛,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給觀衆帶來更多樂趣和享受,又怎麼可能完成’三大球‘的振興?”

和在本屆奧運會上大放異彩的潘展樂、鄭欽文相比,“三大球”運動員顯然在“起步階段”就有些吃虧。

在全球體育框架當中,“三大球”競賽體系最爲豐富:數不清的聯賽、總決賽、冠軍盃賽,時間跨度最大的世界盃、洲際盃賽事,也與綜合運動會及各種錦標賽、盃賽交叉緊密,這讓“三大球”運動員足夠辛苦。來之不易的“暑假”,運動員不但要主動加練維持體能和競技狀態,更要利用這段寶貴時間治療傷病,以便在新的競賽週期不被隊伍和市場淘汰。

但這當然不是職業化程度最高的中國“三大球”項目無緣奧運的理由與藉口。

奧運瘦身,儘管平衡各大洲參賽名額導致參賽球隊水平參差不齊,卻仍然相當於各大洲“嚴格准入”,至少到淘汰賽階段,各隊都要拿出看家本領才能過關晉級,而以“奧運戰略”爲脈絡的中國三大球項目,尤其男足、男籃關注度極高的兩支“明星球隊”,卻始終徘徊在考場門外無法交出合格的答卷。

最樂觀的足球迷也清楚知道國奧隊與奧運會之間的差距難以彌補。不算過往歷史,自2008北京奧運會國奧隊以東道主身份免選入圍至今,國奧隊從未能進入奧運賽場。2012倫敦奧運會亞洲區預選賽,“89國奧”在資格賽階段便遭阿曼隊兩回合淘汰;2016里約奧運會亞洲區預選賽,“93國奧”小組賽3戰皆負只剩李源一、謝鵬飛、張玉寧還可爲如今的國足效力;2020東京奧運會亞洲區預選賽,“97國奧”又是在小組賽中3戰全負排名墊底,好在練出朱辰傑、蔣聖龍後場雙星;到2024巴黎奧運會亞洲區預選賽,“01國奧”被球迷冠以“史上最弱”稱號,“死亡之組”更是早早打消球迷對國奧進軍巴黎念頭;接下來4年之後“05國奧”能打進2028年洛杉磯奧運會麼?中國球迷的投票結果恐怕不會樂觀。

事實上進軍巴黎奧運會的3支亞洲球隊均已被淘汰出局,奧運足球含金量之高可見一斑:伊拉克隊和烏茲別克斯坦隊在小組賽階段遭到淘汰,未招超齡球員助陣的日本國奧1/4決賽0∶3不敵西班牙國奧無緣四強,但隊中多位年輕球員受到歐洲俱樂部關注開始制定新的留洋計劃。除實力超強的西班牙國奧和東道主法國隊,摩洛哥、埃及兩支國奧隊進入半決賽令人有些意外:摩洛哥國奧隊皆爲“歐化”球員,埃及國奧也有半數球員在海外聯賽效力——這意味着更多隻能在本土尋求發展的中國國奧球員已經喪失國際競爭力。

中國男籃也是連續第二屆無緣奧運會賽場,上一次是惜敗波蘭隊錯失直接出線機會。這一次是輸給菲律賓隊,甚至沒有贏得落選賽資格,這一次甚至還歸化了NBA球員李凱爾壓陣。同樣的問題是,3年之後的男籃世界盃賽(奧運預選賽),中國男籃有誰能挺身而出幫助球隊成爲亞洲成績最佳?

2019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體育強國建設綱要》,一曰“落實全民健身國家戰略”,二曰“提升競技體育綜合實力”,“三大球”項目在“競技體育綜合實力”當中佔據重要地位,2023年3月國家體育總局局長高志丹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部長通道”接受採訪,再次明確“全面修復重構‘三大球’健康持續發展良好生態,不斷完善中國特點‘三大球’發展路徑”——以此標準衡量,“三大球”弱不禁風的現狀,已嚴重阻礙體育強國建設進程。

頂層設計功在“青少”

7月3日,中國奧運軍團出征巴黎之前,國家體育總局官網發佈《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青少年三大球運動會競賽規程總則》。這是我國第一次將青少年足球、籃球、排球集納爲“全國運動會”,按照競賽規程,足球、籃球、排球均分爲男子組、女子組進行比賽,參賽運動員年齡限定在18歲以下,資格賽時間相對自由(視報名情況及承辦賽區而定),決賽時間則定爲今年11月底至12月初,比賽地點在湖南省長沙及岳陽兩市。

由國家體育總局、教育部主辦的第一屆青少年三大球運動會,旨在“進一步夯實三大球振興發展基礎,發現和培養優秀競技體育後備人才”,規格之高、規模之大前所未有,可見“振興三大球”之迫切程度。

“辦賽初衷很好,畢竟學校和孩子都希望多打高水平比賽,三大球運動會這種形式也很新穎。但決賽時間定在11月底到12月初,我們學校隊伍就要請假參賽,這個年齡段基本上都是高二、高三的孩子,時間非常緊迫,而且現在絕大多數專業梯隊的孩子是有學籍的,家長都知道不能光練體育,文化課不能丟,所以我們還要協調參賽的時間。”北京市一所中學的足球隊教練說:“目前的形勢,尤其是‘三大球’項目,體育系統的U系列比賽和教育系統的學生賽事正處於不斷融合的階段,就是爲了避免各自辦賽、比賽互相沖突,但這兩年只有中國青少年足球聯賽是統一了的,其他項目的比賽還是分開的,如果青少年三大球運動會能把比賽統籌起來,也是好事。”

體育主管部門歷來重視“三大球”發展,對青訓系統的規劃設計也從不間斷,例如最直接衡量各地體育發展指數的全運會,三大球項目均設置青訓適齡年齡段“青年組”賽事,但青訓系統除以賽事引領之外,變革能否見效還在於“頂層設計”。

以美國排球“青訓”體系爲例,美國正在依託於NCAA高校女排賽事構建女排職業聯賽體系:2023年8月,巴爾的摩市紀念體育場舉辦的一場NCAA女排常規賽,內布拉斯加大學隊以3∶0擊敗同州奧馬哈大學隊,這場比賽有超過9萬名觀衆到場觀賽,創下全球女排賽事現場觀衆人數紀錄;各轉播機構也頗爲青睞高校女排賽事,ABC2023年底成爲第一個全面轉播NCAA的美國電視臺,ESPN全年轉播大學生排球比賽場次超過2000場(其中絕大多數場次通過網絡直播)。

這恰恰印證了“三大球”崛起“由下而上”的發展規律。

“青少年階段學校體育的教育,和成年階段職業體育的發展,是完全不矛盾的,只是我們要擬定合適的時間表用來對接,讓青少年運動員有更豐富的人生和更廣闊的選擇空間。”鍾秉樞說:“我們應該避免對振興‘三大球’過於功利化的認知,努力在體教融合的環境下改善‘三大球’青訓生態,讓運動員在青少年階段愛踢球、愛打球,會踢球、會打球,這樣他們纔有希望在成年隊階段達成‘三大球’振興的使命。”

本報北京8月5日電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