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父母把你的offer發親戚羣,最容易被嘲諷的英國名校!

申請季瀕臨最後的deadline,英國這邊最後還能加申的學校其實不多了,尤其是好學校部分。ucl部分專業還可以,kcl部分還行,其他還能加申的學校其實不多了。而且熱門專業基本都不太行了,只能縫合專業以及一些冷門專業。

所以,申請季後半場是享受勝利果實的時候,這個時間點,幾乎每個學生都能拿幾個offer,然後挑選自己最心儀的那個。如果這時候一個offer都沒有,那肯定是你自己的問題了。要麼是規劃的晚,要麼是心氣太高都一個勁的去衝了。

當然,申請季的後半場往往會有很多有意思的梗,比如留學生的父母看到自己孩子拿了名校的offer,想在家裡的親戚羣人前顯聖,招搖下,這個需求其實也很正常。但不太正常的其實是親戚們的反應。比如,有些明明拿到名校offer的,會被認爲是啥野雞學校。就很尷尬,而被錯誤嘲諷率最高的是下面兩所學校。

No1.LSE

我有個學生和我吐槽,她爸把她剛剛拿到的LSE offer發親戚羣,然後就不想有然後了。畢竟發家裡羣,就是求誇的,有快樂要分享。結果她叔叔表示,這是啥學校,沒聽過?她姨夫補刀:現在出國留學野雞大學多,還不如在國內把公考了。然後其他人:沒看見。。

有一說一,LSE這個學校真的在被認爲是野雞大學這條路上默默承受了很多。畢竟學校名字就挺學院的,倫敦政治經濟學院,不知道的還以爲是國內的三本。college結尾,甚至都不是uni。很多對英國大學沒對應瞭解和好認知的就可勁的願意詆譭一波。

你是想去要祝福的,沒想到收穫的是一波嘲諷,這個事整的,只能哈哈哈化解尷尬。

LSE在國內不只經常會被誤解爲野雞學校,而且由於這個學校不是綜合學校,排名經常忽上忽下,在國內的傳播度沒有很高。雖然這個學校在英國是G4,投行的第一target學校,但因爲偏科,每年都會有人誤解。甚至,還有留學生自己的家長,都不敢相信自己孩子申到的是好學校。幾番查證,才覺得祖墳冒青煙了。這學校真的頂。

LSE:我要改名去。

No.2 LBS

LBS這個學校也經常會有同樣的尷尬,倫敦商學院,英國最好的商學院了,全歐前三的商學院。但在國內一些人心中,一樣是野雞學校。

畢竟這個學校的風格也的確挺野雞的。

其一,倫敦商學院不參與QS排名這種的,因爲這個學校沒本科的,只有碩士起步。所以本科的指標沒有是打不了榜單的,只能去那種金融時報排名,大家壓根不會去看這種排名。沒有排名就缺少了擁護人羣,網上能查到的消息就比較少,大家就對這個學校半信半疑態度。

其二,倫敦商學院類似於國內的頂級財經類學校,偏科偏大發了。因爲偏科,所以傳播力度小,受衆圈子在,知名度別說不如曼大這種網紅級的學校,甚至都不如格拉這種學校。

其三,LBS還有個缺陷是,很多專業幾乎都要工作年限,你最起碼得有2-3年的工作年齡纔可以申。適合應屆畢業生去申的專業零星幾個。專業少就算了,申請難度也極高,基本只面向國內頂尖背景的合適是,而且申請形勢比較複雜,要面試,要gmat成績。能拿offer的,基本g4的offer也相對好拿。這也造成,這個學校基本只在精英學生裡面流通,國內的詞條和知名度就更少了。

於是信息差減少,瞭解這個學校的人就少,願意踩上一腳痠你的人就更多了。畢竟親戚嘛,也不見得都希望你好,那小心思,你想在人家這邊找點情緒價值,體面的可能吹爆你。但不體面的估計可勁的想酸你下。

總了個結:英國這邊,其實除了LSE以及LBS每年都承受很多誤解之外,其實像Bayes,Lancaster這種學校也每年都會遭遇國人的嘲諷。真的就把你當做野雞學校回來的,畢竟很多國內人,都默契的喜歡嘲諷留學生,覺得出國就是去水學歷的。申到了好學校,就攻擊你專業。申的學校是專業類那種,就攻擊你學校。像Bayes這種在國內算對標央財上財這種級別學校的,回國很多hr也容易不鳥你。

被誤解了吧,你說你想去爭論下,自己又落得下沉了,爭贏了,覺得自己鬆弛感不夠,明顯是你急了。不爭吧,把這些人當二傻子吧,自己又不得勁。心裡有一種,今天有個架沒吵贏,沒發揮出自己狀態的不甘的感覺。怎麼辦?你們說怎麼辦?在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