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全世界都在關注埃裡克森時,她哭着說,終於完成了教練的遺願
隨着阿納斯塔西婭·帕夫柳琴科娃的一記反手出界,芭芭拉·克雷吉茨科娃兌現賽點,2比1擊敗對手獲得2021年法國網球公開賽女單冠軍。那一時刻,擁有5個大滿貫雙打冠軍的捷克人沒有太多的感情流露,安靜地走到網前去和對手擁抱,向天空飛吻,然後回到自己的球員休息椅上,哭了。
現場觀戰的有捷克名宿瑪蒂娜·納芙拉蒂諾娃,她在頒獎儀式上親自將“蘇珊·朗格倫杯”交到25歲的後輩手上。冠軍致辭中,克雷吉茨科娃感謝了她一直以來的支持,還有自己的家人、團隊。隨後,她像那場挽救賽點獲勝的1/4決賽一樣,把更多的感情和感激留給自己的前教練、1998年溫網女單冠軍得主雅娜·諾沃特娜,後者因病在2017年11月去世。
“享受網球,去贏一個大滿貫吧!”這是諾沃特娜在生命的最後時刻留給弟子的話。
“我能夠有機會遇到她是一件神奇的事情,她是我的靈感來源,時刻激勵着我。我真的非常想她,我希望她能夠快樂,因爲……我現在非常快樂。”說這番話的時候,這個靠着冷靜扛過對手、壓力、賽點甚至誤判的捷克姑娘,又哭了。
敲開諾沃特娜的家門,在敲開大滿貫的門之前
和克雷吉茨科娃一樣,諾沃特娜也有一頭金色的頭髮。當她們坐在場邊討論技戰術的時候,陽光下她的頭髮可能還要比弟子更“金”一點。
金子的特質是閃亮和堅韌,這完美地匹配了她所獲得的榮譽匹配。1968年10月出生的諾沃特娜是女子網壇少見的發球上網球員,曾在自己最熱愛的溫布爾登3次闖入決賽:1993年不敵斯黛菲·格拉芙,1997年輸給瑪蒂娜·辛吉斯;1998年終於圓夢,擊敗法國球員娜塔莉·陶茲亞特,拿到個人職業生涯第一座也是唯一一座大滿貫單打冠軍。此外,她還是1991年澳網女單亞軍,擁有15個大滿貫女雙和混雙冠軍,總冠軍數達到100個。
她的發球、截擊、反手切削和跑動都出神入化,但是很多人印象最深刻還是她和格拉芙在1993年的溫網對決。
在距離決勝盤5比1領先只差一個發球分的情況下,她發出了一個出界將近1米的二發。場上的局面瞬間發生扭轉,溫布爾登1號球場的觀衆們見證了格拉芙接下來的逆轉,也見證了傷心的捷克姑娘伏在頒獎嘉賓肯特公爵夫人肩頭痛哭的場景——經過一場鏖戰,細碎的頭髮從她的綁着的髮帶中逸出,公爵夫人摟着她一路安慰。
那一年克雷吉茨科娃還沒有出生,但她看過這張著名的照片。不知道是捷克網球人才過於豐富還是巧合,她們都來自於布爾諾,在這座該國最重要的工業城市和鐵路樞紐城市中拿起球拍,度過相似又不那麼相似的少年時光。
她們學球的時間都很早,五六歲的時候就已經開始接觸網球。但21世紀初和20世紀80年代捷克的網球氛圍並不相同,克雷吉茨科娃要頂着一代又一代前輩的名頭向前,而且同輩和後輩又在不斷冒頭。雖然青少年時期搭檔卡特里娜·斯尼亞科娃獲得過大滿貫青少年組雙打冠軍,但在成年賽事中卻一直在ITF賽事中徘徊。
2014年,已經滿18週歲的克雷吉茨科娃不得不轉入職業。在這個年紀上,很多“天才少女”都已經拿到過重要賽事的冠軍甚至大滿貫冠軍,而她還在爲自己的前途感到擔憂:“顯然,我已經不能再打青少年比賽了,可WTA排名還是300開外。大滿貫?想一想還是可以的。”
似乎職業網球的門就要關上了,但她和家人想起來同在一個城市的、真正的大滿貫冠軍諾沃特娜。
克雷吉茨科娃決定去敲她的門,在真正敲開職業網球的大門之前。
懷念恩師永遠記得那句“去贏一個大滿貫吧”
拿到第100個冠軍之後,諾沃特娜於1999年退役。
雖然1993年的溫網決賽讓她難過了很久,但她也因此而獲得了很多人的友誼,例如當時的頒獎嘉賓肯特公爵夫人。而且,即便布爾諾雖然不如布拉格那麼舉世聞名,她也在那裡把退役後的生活過得豐富多彩,指導小朋友、入選國際網球名人堂……一直到一位18歲的後輩來敲門。
故事之所以會被廣爲流傳,很大的一部分原因就在於它的偶然。一次閃念和一個機緣,克雷吉茨科娃就和她的父母站在了諾沃特娜的家門口。
他們沒有打招呼,因爲沒有這位名宿的聯繫方式。溫網冠軍開門之後,不請自來的一家人開門見山地問她“有沒有興趣幫助芭芭拉”。“我完全沒有想到她會答應,”多年後回憶起那個場面,克雷吉茨科娃還是不敢想象那次魯莽甚至有點無禮的探訪會得到迴應,並且真真切切地改變了自己的人生。
諾沃特娜約後輩週四一起打幾個球看看,結果“幾個球”之後她就決定出山。
在職業網壇,除了成就感之外,幾乎所有的教練都希望名利雙收,因此很多人會尋找頂級球員或者極具潛力的“希望之星”合作。對於前溫網冠軍來說,執教一名18歲的WTA排名300開外的選手,錢和名聲顯然不是她考慮的第一要素,她甘願冒失敗的風險以及滿世界飛行的辛苦,不只是是被克雷吉茨科娃的執着打動,她也看到了她的天賦。而第二點,可能後者自己都不太清楚。
她們做好了應對困難的準備,但困難有的時候比想象中的還要多。受到排名限制,克雷吉茨科娃絕大多數時間只能打ITF賽事,諾沃特娜就跟着她一起出入於這些低級別比賽。
從捷克到德國,從土耳其到波蘭,從美國到加拿大……她們在2014年末將她的WTA提升至前200,她可以像教練一樣參加大滿貫了,雖然只是資格賽。
2017年5月,克雷吉茨科娃從資格賽開始連贏6場第一次闖入WTA巡迴賽女單決賽,在德國紐伯格以0比2不敵琪琪·貝爾滕斯獲得亞軍。隨後的瑞典巴斯塔德公開賽,她也從資格賽打起,躋身八強。
但是當年11月,她不得不和教練作別——諾沃特娜因爲癌症不幸離世,整個網壇都陷入悲傷,那個在草地上大無畏的“冒險者”去了另外一個世界,現下的這個世界只能由克雷吉茨科娃自己去闖了。
“我永遠記得她對我說的最後幾句話,要享受網球,努力去贏一個大滿貫。”她說,“我知道她一定在什麼地方看着我。”
大滿貫來了,雙打和單打都有。2018年,她搭檔斯尼亞科娃拿到法網和溫網女雙冠軍,倫敦的那個冠軍剛好在諾沃特娜拿到溫網女單冠軍的20年之後。2021年,她在斯特拉斯堡奪得個人首座WTA女單冠軍,隨後背靠背在法網一路擊敗前美網女單冠軍斯隆·斯蒂文斯、“天才少女”科瑞·高芙、希臘姑娘瑪利亞·薩卡里以及決賽對手帕芙柳琴科娃捧杯。
“Janais proud ❤️🇨🇿。”2021年6月12日,當克雷吉茨科娃在羅蘭加洛斯捧起“蘇珊朗格倫杯”之後,法網組委會在社交網站上寫道。
拒絕被貼標籤不是更不只是“雙打專家”
從本屆法網的女單1/4決賽開始,雅娜·諾沃特娜的名字就不斷被提及,包括組委會、媒體以及克雷吉茨科娃自己。
這種懷念和紀念超出了一些人的理解,偶爾有人在社交網站上質疑,“是不是所有的榮譽都要歸於教練?”當然不是,因爲每個人的故事裡都有獨一無二的部分,當這些部分被拿出來分享的時候,它只會讓主人公的性格更加閃光,而不是削減她或者他的光芒。
對於克雷吉茨科娃來說,得到諾沃特娜的幫助就是她人生中最獨一無二的部分。即便是教練去世以後,兩個家庭依然保持着非常親密的關係,她的家人也在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支持克雷吉茨科娃的網球和人生。我們所看到的她在球場上尤其是關鍵時刻的冷靜,是她從教練、朋友以及兩家人中獲取的能量,因爲她有要爲之而奮鬥的人和事。
克雷吉茨科娃要爲之奮鬥的,是她自己的網球生涯。那是她最想要的東西,不然她也不會在18歲那年冒昧地去敲前輩的門,然後纔是一段故事的開始。
在這段故事中,這對師徒有着太多的相似之處。
例如她們早年間都被打上過“雙打好手”的標籤。諾沃特娜從1986年轉入職業以後有四五年的時間專注於雙打,進入90年代以後她的單打開始變得更加卓越,而且很快就闖入了大滿貫女單決賽。而克雷吉茨科娃在2021賽季之前也是以雙打著稱,她拿到3個大滿貫女雙冠軍和兩個大滿貫混雙冠軍。所有的爆發都來自於今年,她用行動和成績證明,過去的所有都是積累,她正在迎來職業生涯最爲輝煌的時刻。
例如她們不只是滿足於在雙打領域中所取得的成就,都向前輩取經,希望能夠在單打賽場上取得突破。諾沃特娜求助於捷克斯洛伐克名將哈娜·曼德利科娃,後者是1980年和1987年澳網、1981年法網和1985年美網女單冠軍得主——綁着髮帶比賽,就是她向教練致敬的方式之一。克雷吉茨科娃和諾沃特娜展開合作,然後就是我們今天所看到的一切:“我知道她希望我贏下今天的決賽,她知道這場勝利對我來說意味着什麼,對她也是如此。”
在早前爲WTA“向網而生”的短片裡,她說自己知道很多人會質疑自己,她也經歷過人生的低谷期,但她從未放棄過努力。“我始終保有着對網球的熱情,我熱愛旅行,我喜歡比賽,這是我堅持到現在的最大動力……哈哈哈哈哈。”然後,她以一長串的大笑來結束這段拍攝。
相信自己,不被大衆觀點所裹挾;保持自我,有足夠明確的目標。被戲稱爲“捷克五姐”的克雷吉茨科娃傳承了捷克女子軍團的精神,向上探索,向內挖掘,這是她能夠在法網登頂同時也是捷克女子網球能夠長盛不衰的原因之一。
“相信我,總有一天你會奪冠的。”20多年前,沃特娜從曼德利科娃那裡聽到這樣的話。後來,她的弟子從她那裡得到同樣的啓示並且也做到了,2021法網女單決賽結束後克雷吉茨科娃的那記飛吻就是送給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