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個世界精神衛生日 | 共建共治共享,同心健心安心!

導語:隨着生活節奏加快,精神健康問題日益受到關注。2024年世界精神衛生日,我們聚焦於“共建共治共享,同心健心安心”的主題,旨在提升公衆對精神健康的重視和理解,以期幫助每個人建立更健康和諧的內心世界,同時爲構建一個更加美好的精神健康環境貢獻力量。

自1992年起,世界精神病學協會(WPA)將每年10月10日作爲世界精神衛生日。

今年,我們即將迎來第33個世界精神衛生日。今年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的主題是“共建共治共享,同心健心安心”。

(圖源: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醫政司)

旨在通過多種途徑的宣傳活動,進一步普及心理健康和精神衛生知識,倡導全社會共建心理健康體系,共治心理健康問題,共享心理健康成果,提升各行業心理健康服務水平,提高公衆心理健康素養[1]。

精神健康是整體健康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個人的生活質量和社會福祉都有深遠的影響。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精神健康不僅僅是沒有焦慮、抑鬱等精神障礙,還包括能夠適當應對生活中的許多壓力,實現自身潛力,妥善學習和工作,並且能夠爲社會作出貢獻[2]。

有哪些因素會對精神健康造成影響?

生理因素

大腦的生理結構和功能的變化,如神經遞質的失衡,是導致抑鬱症、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的關鍵因素。例如,血清素和多巴胺等神經遞質的異常可能影響情緒和行爲。此外,腦部的器質性病變,如腦腫瘤或外傷,也可能引起精神健康問題。瞭解這些生理機制對於早期識別和治療精神健康問題至關重要。

心理因素

性格特點和心理特質在精神健康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內向、孤僻、完美主義者等性格類型可能更易產生心理困擾。早期童年經歷,如遭受虐待或忽視,也可能在成年後引發心理健康問題。心理創傷和應激事件同樣會對精神健康產生長期影響。因此,培養健康的應對機制和心理韌性是維護精神健康的關鍵。

社會環境因素

社會支持系統的強弱直接影響個體的精神健康。社會支持的缺乏,如孤獨老年人缺乏家庭和社會的關愛照顧,會增加患抑鬱症的風險。此外,社會環境中的工作壓力、競爭激烈、社會不平等和暴力等因素都可能對精神健康產生負面影響。社會環境因素的改善需要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包括政府、社區和每個個體。

維護和促進精神健康需要個人、家庭、社會和政府的共同努力,通過健康的生活方式、心理調適、專業幫助和社會支持等多種方式來實現。

爲了精神健康,我們可以做出哪些調整?

保持積極心態:積極的心態有助於我們更好地應對生活中的挑戰。嘗試看到事物的光明面,學會感恩和正面思考。

健康的生活方式:均衡飲食、規律運動和充足睡眠是精神健康的基石。它們有助於調節情緒、提高精力水平和增強抗壓能力。

社交互動:與家人、朋友和同事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社交支持網絡有助於我們在困難時期獲得情感支持和實際幫助。

學會放鬆:通過冥想、瑜伽、深呼吸等放鬆技巧來減輕壓力。定期的放鬆活動有助於我們從日常壓力中恢復過來。

時間管理:合理安排時間,確保工作、休閒和休息之間有良好的平衡。避免過度工作,確保有時間進行自己喜歡的活動。

求助於他人:在感到壓力過大或情緒低落時,不要猶豫尋求幫助。與信任的人交談,或考慮諮詢心理健康專業人士。

設定目標:爲自己設定實現目標,無論是大是小。實現目標可以帶來成就感,增強自我效能感。

避免物質濫用:限制酒精攝入,避免使用非法藥物,因爲這些物質可能會損害精神健康。

積極參與:參與社區活動或志願服務,這不僅能幫助他人,同時也能提升自我價值感和生活滿意度。

結語

讓我們共同關注精神健康,認識到它對我們生活的重要性。通過積極的生活態度、健康的生活習慣、良好的社交互動以及有效的時間管理,我們可以爲自己和他人創造一個更加和諧與健康的生活空間。

同時,不要忘記在需要時伸出援手,無論是給予還是接受幫助,都是構建精神健康社會的重要一環。讓我們攜手努力,共同營造一個充滿理解、支持和關愛的環境。

參考來源

1.http://www.nhc.gov.cn/yzygj/s7659/202409/0d69264196154ef7ab757682fea501ca.shtml

2.https://www.who.int/zh/campaigns/world-mental-health-day

3.https://iris.who.int/bitstream/handle/10665/356121/9789240051904-chi.pdf?sequence=1

編輯:耳東

二審:且行

三審:清揚

排版:半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