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殼變動與地表形態知識彙總 高中地理環境常識思維導圖

一、地殼的變動

地質作用:地球上由於自然界的原因,引起地殼及其表面形態不斷髮生變化的作用,就是地質作用。

地質作用

內力作用

外力作用

能量來源

來自地球本身,主要是地球內部的熱能

來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陽能

表現形式

地殼運動、岩漿活動、變質作用

風化、侵蝕、搬運、沉積、固結成巖

對地表形態的影響

使地表隆起或凹陷,形成高山或者盆地

把高山削低,低地填平

相互作用的關係

地表形態是在內外力相互作用下不斷髮展變化的

速度

地震、火山噴發、山崩、泥石流等地質作用進行得很迅速、很激烈,使地面瞬間產生劇變,往往造成自然災害;有些地質作用進行得比較緩慢,如青藏高原幾千萬年前是海洋

二、地殼運動與板塊構造

1. 地殼運動:指由於內力作用所引起的地殼的機械運動。地殼中的各種地質構造基本上都是地殼運動的結果,因而地殼運動又稱爲構造運動。

按性質、方向分

水平運動

垂直運動

表現

使地殼物質發生水平位移

地殼的擡升或者下沉

地貌

地表岩石發生彎曲隆起,形成巨大的褶皺山系;或斷裂張開,形成裂谷或海洋

地表高低起伏和海陸變遷

兩者關係

相伴發生,不同區域和不同時期有主次之分。就全球而言,以水平運動爲主,垂直運動爲輔

2. 板塊構造

(1)全球岩石圈分成六大板塊:亞歐板塊、太平洋板塊、美洲板塊、印度洋板塊、南極洲板塊、非洲板塊。

(2)板塊內部地殼穩定,兩個板塊之間的交界處地殼活躍,火山、地震也多集中分佈於這一地帶。

板塊相對移動而發生的彼此碰撞或者張裂,形成了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板塊張裂處形成了裂谷或海洋,如東非大裂谷、大西洋;兩大陸板塊交界處相撞形成巨大山脈,如喜馬拉雅山脈;大陸板塊與大樣板塊相撞,形成海溝、島弧、海岸山脈。

三、地質構造與構造地貌

1. 地質構造:由地殼運動引起的地殼的變形、變位。

2. 構造地貌:由地質構造形成的地貌。

3. 地質構造規律的實際應用

應用

規律

原因

找水

向斜:良好的儲水構造,常有自流井分佈

向斜構造底部低凹,兩翼的水容易向中間滲流彙集,形成地下水,故可在向斜槽部打井。向斜構造彙集的地下水,要承受靜水壓力,因此常形成自流井

斷層:多泉水、湖泊分佈

斷層是地下水出露的地方,巖隙水多沿着斷層線出露

斷層:常發育溝谷、河谷

斷層岩石破碎,容易被風化侵蝕,常發育成溝谷、河谷,有利於地表水彙集

找礦

背斜:良好的儲油(氣)構造

背斜頂部岩層封閉,易於儲油儲氣,氣分佈於頂部,水分佈於底部,油在中間

向斜:良好的鑽礦位置

岩層中的煤、鐵礦等礦產多保留在向斜處,背斜頂部受張力容易被侵蝕,其岩層中的礦產很可能被侵蝕搬運掉

斷層:良好的鑽礦位置

斷層地帶有利於礦體的形成

工程建設

大型工程建設:應避開斷層、背斜

鐵路、公路、橋樑、水庫等大型工程建設容易誘發斷層活動,產生地震、滑坡、滲漏、積水等不良後果,造成建築物塌陷;背斜山坡上的大型工程建設易產生滑坡

地下隧道:選背斜,避開向斜

背斜岩層天然拱形,結構穩定,不易儲水;向斜地形一般爲盆地,成爲雨水彙集區,在此處開隧道,隧道可能變成水道

採石場:應選背斜頂部

背斜頂部受張力作用易被侵蝕,裂隙發育,岩石破碎,爲採石場提供原料

四、外力作用與地貌

侵蝕地貌

搬運與沉積

沉積地貌

流水作用

①沖刷坡面,形成溝谷,如黃土高原千溝萬壑的地貌;②瀑布、峽谷是最強烈的表現

①搬運侵蝕後的產物;②流速降低,泥沙逐漸沉積

①山前形成沖積扇;②河流中下游形成沖積平原和河口三角洲

風力作用

風蝕溝谷、風蝕窪地、戈壁、裸岩荒漠 譚老師地理工作室綜合整理

①搬走地表沙塵、碎屑;②風速降低,泥沙逐漸沉積

①風沙堆積,形成沙丘、沙壟;②沙漠外緣黃土堆積,如黃土高原

1. 外力作用的形式以及關係

2. 外力作用的空間分佈規律

(1)不同區域的主導性外力作用不同

乾旱地區以風力侵蝕爲主;溼潤地區以流水侵蝕爲主;高山地區以冰川侵蝕爲主;沿海地區以海浪侵蝕爲主。

(2)同一種外力作用在不同區域形成不同的地貌

流水作用:上游侵蝕,中游搬運,下游沉積。因此,上游高山峽谷,中游河道變寬,下游沖積平原、河口三角洲、沖積島等。

冰川作用:高山上侵蝕——冰斗、角峰等;山下堆積——冰漬湖、冰漬壟等。

風力作用:在乾旱區,風力以侵蝕作用爲主,形成風蝕蘑菇、風蝕柱、雅丹地貌等;在風力搬運途中,形成移動沙丘等堆積地貌(如黃土高原)。

五、難點突破

1. 地殼運動與地質構造

地質構造是地殼運動的結果,是地殼運動的“足跡”;地殼運動是地質構造形成的原因。

2. 地質構造與構造地貌

構造地貌的形成原因是地質構造,通過構造地貌,能夠判斷地質構造的類型和變化。

3. 向斜和背斜的判斷

由於地殼運動的複雜性,僅從岩層形態判斷背斜和向斜是不準確的,只有從岩層新老順序判斷纔是科學的。

4. 斷層和斷裂

在地殼運動過程中,岩層受力只發生破裂,但沒有沿斷裂面發生位移,形成斷裂;岩層破裂,並沿斷裂面兩側巖塊發生錯動、位移的是斷層。

5G備考資源,隨問隨答,專題設計,優質課件,請掃碼加入知識星球

注:本文由譚老師地理工作室綜合自各地理公衆號等,一併致謝!若引用不當可以隨時文末留言聯繫註明來源或刪除,歡迎大家標註來源轉載、文末點擊分享、收藏、點贊、在看就是我們更新的動力!點擊閱讀原文,獲取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