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制新疆棉 大陸專家憂脫鉤供應鏈
大陸專家提醒,若抵制新疆棉風波造成紡織服裝訂單離開中國,很可能導致全球紡織供應鏈與中國脫鉤。圖爲工人在採收季新疆棉。(新華社)
一場新疆棉花風暴,讓大陸掀起一股抵制外企的運動,但在愛國主義激情的同時,也有大陸專家提醒,由於美國、歐盟、日本是中國紡織和服裝產業的最重要的出口市場,一旦造成紡織訂單離開中國,很可能導致全球紡織服裝供應鏈與中國脫鉤,將帶來一系列的負面連鎖反應。
大陸微信上近日廣傳一篇1月中發表的文章:〈制裁棉花的背後:全球供應鏈上那些隱藏的秘密〉,作者「安樑」是熟悉大陸工廠生產、勞工權益的NGO專家。他在文章以許多生產和貿易數據爲佐證,點出制裁棉花可能對中國造成的負面後果。該文近日被翻出,已累計達微信最高的「10萬+」閱讀數,文章下方許多大陸網民大讚「有遠見,厲害」。
他在文章指出,在過去很長曆史裡,中國雖然是棉花的重要生產和消費大國,但中國棉花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優勢並不明顯,如果沒有大量的政府補貼支持,中國的棉農實際上難以與美國、巴西等地的棉農競爭,甚至也不比印度和巴基斯坦強。
他提醒,一旦紡織服裝訂單離開中國,很可能導致全球紡織服裝供應鏈與中國脫鉤,將必然帶來棉花消費量的下降,從而讓棉花的種植產業難以復甦,更會進一步加重對整個紡織服裝產業的打擊。因此有必要認真化解由於政治和意識形態衝突而帶來的產業風險,直言這是「非常緊迫的國家安全問題」。
他以2018年爲例,當年對歐盟、美國和日本三地直接出口的服裝價值816億美元,佔中國當年出口服裝總額的51.73%;而中國出口的紡織品也有50%以上用於加工生產出口到歐盟、美國和日本的服裝商品。
他表示,背後支撐中國紡織服裝這個龐大產業的基礎正是來自新疆的棉花,2019年數據顯示,新疆棉花佔全國棉花種植面積的76.1%。可說是中國紡織服裝產業的命脈。
他提醒,如果中國紡織服裝產業與該市場脫鉤,將帶來一系列的負面連鎖反應。第一個負面反應是,隨着國際訂單的流失,約1/2的紡織服裝出口企業和1/4的紡織服裝製造企業可能在未來2到3年內面臨沒有訂單的困境。
第二,隨着與最賺錢的歐美日市場的脫鉤,加上紡織服裝是一個低技術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可替代性很強,可能導致中國紡織服裝出口市場的急劇萎縮。第三,隨着需求的減少,新疆棉花種植面積大量減少,進而威脅到中國的棉花儲備安全。
另一方面,文章指出,中國棉花加工企業還面臨品牌、設計、技術、規模等多方面的約束條件,品牌效應不足導致中國棉花產業的附加值低,效益差,也難以有自己的獨立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