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座”釘釘再進化
本文由無冕財經(wumiancaijing)原創發佈
作者:海棠葉
編輯:陳澗
設計:嵐昇
8月22日,降水雲團自西向東掃過上海,高溫開始回落,但張江科學會堂內與會者熱情高漲。
2023釘釘生態大會正在舉行,這是釘釘今年最大的一場發佈會,一些商業化的核心數據首次被公佈:截至2023年3月末,軟件付費企業數達10萬家;釘釘付費DAU超過2300萬。
但真正的主角,還屬AI PaaS平臺的推出。
簡言之,釘釘開放智能化底座AI PaaS,用大模型幫助生態夥伴和客戶把產品重做一遍,使千行百業低門檻使用AI。
“大模型時代,中國SaaS的黃金十年纔剛剛開啓。”正如大會的主題“騎到AI背上去”,也正如釘釘總裁葉軍所言,行業將隨青風翱翔。
三款AI PaaS長出的產品
據瞭解,釘釘AI PaaS平臺包括模型調度平臺、模型訓練平臺、插件開發平臺。
基於此,生態夥伴和客戶可通過兩條路徑實現各類AI應用開發:一是,企業數據動態加載到大模型調度引擎,成本更低地實時跟隨底模型的迭代享受到不斷升級的智能化能力;二是,選擇用自己的數據注入底模型去訓練一個專屬模型,進行私有化部署。
這是一次關於釘釘的技術優勢與企業服務場景的深度融合。
而從數字員工、智能化場景方案和智能化行業方案三項創新產品中,可清晰窺見上述深度融合變現落地的模樣。
所謂數字員工,即參與到業務流程中的虛擬員工,能以企業員工助手的身份,進入企業通訊錄,取得對應的職務權限,參與到企業的組織治理和業務協同中去。
以現場演示的與1號直聘共創的數字員工“招聘專員(1號招招)”爲例,其可以幫助企業的HR寫招聘啓事、發佈到相應招聘網站、回收簡歷、篩選簡歷並預約面試。且真實員工與數字員工的交流通過自然語言即可完成。
▲數字員工能讓企業員工將更多精力用於創造性工作。
全新的to B應用交互形態下,數字員工化身企業員工的有力輔助,協助完成枯燥重複程序化的工作,讓企業員工將更多精力用於創造性工作。
“1號直聘從誕生的第一天,就和釘釘情投意合,我們義無反顧的All in釘釘實現共創,藉助釘釘的底層開放能力,去推動整個中國人力資源行業服務市場邁入數字化招聘領域。”在生態大會現場,1號直聘創始人Jacky毫不掩飾對AI PaaS平臺開放的滿意。
據悉,目前,釘釘正與1號直聘、有成CRM、易鯨雲、i人事、酷學院、經營大腦winplan等多家生態夥伴一起探索數字員工。
此外,釘釘還聯合生態一起發佈了會議場景、點餐拼單場景的智能化解決方案“快樂拼”,用戶可以在釘釘羣內用自然語言點單、拼單,無需離開羣聊一鍵付款。
現場,葉軍讓釘釘內置的數字員工給現場嘉賓點咖啡,支付寶上支付1785元,十分鐘後餓了麼配送員就提着咖啡進入了會場,“這或許是業內第一筆由AI下的咖啡外賣訂單”。
“AI小助教”則是釘釘針對教育行業打造的一款智能化行業方案,可以幫助教師智能批改作業、沉澱學情數據,生成備課建議和講解用的PPT等。
目前,釘釘已上線AI智能應用市場,首批11款智能化SaaS已經上架,而更多的智能化產品和方案正在路上。
做AI時代新入口
如今,AI正當潮,掀起全領域內容生產力革命,以生成式AI(AIGC)、大規模預訓練模型、知識驅動AI爲代表的新技術釋放着新機遇。
艾瑞諮詢數據顯示,預測2023年中國AIGC產業規模約爲143億元,2028年將達到7202億元,2030年有望突破萬億元達11441億元。
從發展趨勢來看,全球科技界都在爲此輪AIGC熱潮狂歡,且提振AI產業發展信心的消息層出不窮。如中國關於AIGC的第一份監管文件出爐,將進一步指引未來AIGC產業的發展方向,促進產業長期健康發展。
“擁抱AI”逐漸被越多的企業視作彎道超車的機會,千行百業蓄勢待發奔向數智化。
中國的SaaS行業自然也在其中。當下SaaS行業都有一個共識:以大模型爲代表的AI技術,對整個行業來說,將是一場改變未來行業格局的比賽。
不過問題也與巨大的想象空間共生並存。
對SaaS行業來說,大模型帶來了新的可能性,或將重塑SaaS開發和商業模式,但客戶定製化需求和標準化產品規模化盈利之間的矛盾,始終難解。
頭部玩家釘釘給出的參考答案是生態戰略,始終堅持開放的宗旨導向。
過去一年多,釘釘逐漸摸索出可持續的“PLG(產品Product驅動和底座PaaS驅動)+SLG(銷售Sales驅動和服務Service驅動)”路徑,以“平臺化產品力+生態開放”來解決業內需求定製化、獲客難、數據孤島以及使用頻次低等痛點。
背後是釘釘規模效應和服務能力的蓬勃發展。
據第三方機構Quest Mobile在今年5月發佈協同辦公App的MAU數據,釘釘的MAU 爲1.99億,佔據行業第一的位置;企業微信以1.02億位居第二,飛書的MAU約爲0.12億。
此外,截至今年3月31日,釘釘已有5000多家生態夥伴,包括獨立軟件開發商(ISV)、諮詢生態、銷售及交付服務商以及硬件生態廠商;釘應用數已超過1000萬,其中低代碼應用數超過800萬;釘釘上年營收過千萬的夥伴達到25家,釘釘每收入1塊錢,就會給生態合作伙伴帶去9塊錢。
▲釘釘已經持續3年進行生態建設。
這是釘釘全身心邁向大模型的底氣所在。
開放AI PaaS,則是釘釘PaaS化戰略的更進一步,最直接的原因是釘釘已經實現了大模型的重新塑造升級。
4月18日的春季釘峰會上,釘釘宣佈接入通義大模型,併發布了一條“/”(魔法棒),宣佈全面轉向智能化。溫和的掌舵者葉軍“激進”地說,“要用大模型把釘釘重做一遍。”
100多天後,根據葉軍介紹,目前釘釘已有17條產品線、55個場景全面接入大模型,完成了智能化改造。
“大模型要從‘玩具’變成生產力工具,必須進入應用場景,但首先要解決模型輸入和輸出的可靠性問題。AI PaaS解決了大模型的數據安全問題、性能問題,讓大模型進入企業上下文場景,降低大模型的不確定性,降低開發運維的門檻,幫助企業數據與大模型建立聯繫,讓大模型能力真正爲工作所用。”葉軍在會上說道,一如既往地描述釘釘在行業中的責任者角色。
如今的釘釘儼然AI時代新入口,通過下接大模型,上連用戶需求,解決傳統大模型的性價比低、可靠性差、易用性低三大問題。
降低AIGC使用門檻
大會現場,釘釘還率先給出了行業內首個大模型落地應用場景的商業化方案:在釘釘專業版年費9800元基礎上,增加10000元即可獲得20萬次大模型調用額度;在專屬釘釘年費基礎上,增加20000元即可獲得45萬次大模型調用額度。相當於一次調用平均只需不到 5分錢。
通過開放AI PaaS和發佈智能化商業定價體系,如今釘釘進一步降低了智能化應用的門檻——AI PaaS能解決生態夥伴和客戶“用得上”大模型的問題;而建立行業內首個定價體系,則可以解決中小企業“用得起”大模型的問題。
這一舉措直觸企業敏感腹地。
本來,通過行業大模型能力快速、低成本地應用到具體的業務場景,快速實現大模型技術落地,爲企業帶來降本增效的新可能,但動輒成千上百萬美元的大模型訓練成本讓5200萬中小微企業望而止步。
一組可供佐證的數據是,4月11日,阿里發佈大模型“通義千問”的短短2星期內,就有超過20萬企業用戶申請接入測試,幾乎覆蓋了所有新興和傳統行業。同時據悉,至今已有超過10萬家客戶和生態夥伴啓用了釘釘的智能化助手“/”。
▲釘釘正越來越智能化。
葉軍在一次採訪時提及,面對這一輪智能化技術的浪潮,客戶比他還着急,非常迫切地“督促”釘釘上線智能化功能,而且付費意願溢於言表,都躍躍欲試不肯落後。
成立7年至今,釘釘在各種各樣的場景下已經積累了豐富的業務數字化能力,以大模型能力爲紐帶,釘釘的業務數字化能力向生態開放後,將加速生態的智能化,將客戶使用類ChatGPT的生成式AI門檻降到最低。
對於資源、資金有限但想要低門檻、低成本、高效率部署大模型的SaaS企業而言,釘釘無疑是個最佳選擇。
在釘釘AI PaaS平臺上,生態夥伴和客戶可以相對低的成本,完成從溝通到協作、從創意到實現、從管理到決策的全流程,提升生產效率,釋放更多的生產力,加快實體經濟智能化轉型的步伐。
就如1號直聘創始人Jacky形容的那般,“數字員工(1號招招)所取代的是‘搬磚’性質的工作,通過數智化的能力,讓企業真正意義上的感受到降本增效,最終企業員工會迴歸創造力;然後讓個人找工作的過程中減少迷茫,人類的幸福感也會隨之而升。”
放大到行業維度來看,釘釘爲企業降本增效帶來新可能的同時,也作爲SaaS升級的重要推動者,帶來了大模型行業應用的思考:SaaS產品如何用好大模型,如何通過行業大模型能力快速、低成本地應用到具體的業務場景,快速實現大模型技術落地......
每一次技術變革的來臨,都預示着一次行業更迭,大模型重構雲計算、重構SaaS行業,也重構着釘釘,以及生態鏈上的所有創業者。
不確定的挑戰依舊,但釘釘且行且堅,像是一匹坐騎般馱着企業奔走,並緊跟時代,騎在獨角獸AI的背上,從過往隨時注意牛動向的小心謹慎,轉向如今的汲取力量大膽往前。
“我們給自己設定的小目標是,五年之內釘釘一定會成爲一個超級應用、超級 APP,平臺上會長出大量的數字化應用,到今年底平臺應該就會有超過1000萬的小應用,五年之內肯定會變得更多,這是超級應用的形態。”葉軍在接受採訪時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