顛覆對傳統老街的印象 南屯區「牛墟輕便車站」

走在老街上也能聞到一陣爆米香的香氣甜味,令人感到有復古的好滋味。(陳世宗攝)

牛墟輕便車站」位於南屯路二段,輕便臺車就在這裡設站,目前還保留濃濃的鄉土味。(陳世宗攝)

中市南屯老街曾是中市最繁華熱鬧的地方,集中在萬和路與南屯路一帶長約200公尺,原屬巴布薩族的聚落,康熙年間,農具製造與販賣應運而起,聚集很多打鐵店舖;最受矚目是南屯路旁「牛墟輕便車站」,紀錄「輕便車」曾是農村裡用以代步短程的交通工具,提供青年學子尋根溯源考證的依據。

南屯老街最著名的有福德祠老廟、三級古蹟萬和宮文昌公廟等,還有200多年曆史老建築,整條街上幾乎遍佈着各種老式建築風格、閩臺式建築、紅磚樓及巴洛克建築等,充滿懷舊古味街景,老街裡也保存許多走過50、60歷史歲月的傳統行業

地方耆老指出,老街有豆腐店、打鐵店、雜貨點、米麩店百貨店中藥舖等老店鋪,走在老街上也能聞到一陣爆米香的香氣甜味,令人感到有復古的好滋味;近年來隨着時代轉變與外圍道路擴建,人潮漸漸地往外移,但南屯老街仍保有在地的純樸風情,來到老街可看見臺灣農村發展軌跡

南屯老街沿街錯落着老式建築,有古厝、老店,這些最老的已經200多歲,最年輕的也有50、60歲,古厝古意盎然,有閩臺式建築形式「穎田堂」,左側護龍爲二層樓房街屋形式的「求是堂」,其他尚有「瑞濟堂」、「煙寮」、「牛墟」。

「牛墟輕便車站」位於南屯路二段,20世紀初,火車公車還未普及的年代,「輕便車」是農村裡用以代步的短程交通工具,田心社區早期種植大量水稻菸草,輕便臺車就在這裡設站,目前還保留濃濃的鄉土味。

附近長者說,「輕便車仔」是輛長約6尺、寬約4尺木製平臺,平臺上放長板凳,用4根相思樹枝所做成抓扶用的支柱,車下裝設4個鐵輪與腳煞車,人由後方推行走在鐵軌上,剛開始推動時速度加快,推車的人便跳到車上,讓輕便車仔自行滑動車速慢下來時,推車的人再下來推行反覆操作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