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亮百年|物必先腐,而後蟲生
編者按:胸懷千秋偉業,恰是百年風華。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始終牢記初心和使命,帶領中國人民歷經艱難險阻,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勝利,深刻改變了近代以來中華民族發展的方向和進程,深刻改變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途和命運,深刻改變了世界發展的趨勢和格局,爲中華民族和人類社會發展作出了偉大歷史性貢獻。
回望中國共產黨波瀾壯闊的百年征程,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引經據典、援古證今,賦予典故鮮活的時代價值,深刻闡釋百年大黨初心如磐、歷久彌堅的精神密碼。央視網《天天學習》特別策劃“典”亮百年系列,與您一起深刻領會。
【釋義】
《范增論》是蘇軾早期的一篇史論文章,收錄在《古文觀止》卷十。文中蘇軾針對陳平用計離間項羽和范增的觀點,翻空出奇,立意新穎地提出:“物必先腐也,而後蟲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後讒入之。”作者打了個比方,東西總是自身先腐爛,然後蟲子纔會寄生,說明事物總是自己先有弱點然後才爲外物所侵。指出正是由於項羽生性多疑,聽信讒言,才被敵人利用,從而招致慘敗。
“物必先腐,而後蟲生”蘊含着深刻哲理:在事物發展過程中,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內因是變化的根本,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腐敗問題的關鍵在於腐敗者自身道德素養不高,自控能力差,容易受到金錢和美色的誘惑。因此,我們要自重、自省、自警,抵得住誘惑,經得起考驗。
【解讀】
反對腐敗是我們黨一貫堅持的鮮明政治立場。清正廉潔是黨的重要品格,中國共產黨的性質和宗旨,決定了黨同各種消極腐敗現象是水火不相容的。堅決懲治和有效預防腐敗,關係人心向背和黨的生死存亡,是黨必須始終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務。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黨作爲百年大黨,要永葆先進性和純潔性、永葆生機活力,必須一刻不停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
黨的百年曆史,也是我們黨不斷保持先進性和純潔性,不斷防範被瓦解、被腐化的危險的歷史。在一百年波瀾壯闊的歷史進程中,我們黨從最初的50多名黨員發展成爲擁有9100多萬名黨員的世界第一大執政黨,始終堅定不移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不斷增強自我淨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增強拒腐防變和抵禦風險能力,確保黨始終成爲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把全面從嚴治黨納入“四個全面”戰略佈局,以刮骨療毒、壯士斷腕的決心和勇氣,重拳出擊,正風肅紀,懲貪去惡,着力構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體制機制,不斷取得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新成效。
黨風廉政建設永遠在路上,反腐敗鬥爭永遠在路上。當前,反腐敗鬥爭雖然取得了壓倒性勝利並不斷鞏固發展,但形勢依然嚴峻複雜。腐敗問題具有頑固性、反覆性、長期性,我們必須堅持把反腐敗鬥爭擺在極爲重要的位置,才能經受住“四大考驗”、克服“四種危險”。只要堅持管黨治黨不放鬆、正風肅紀不停步、反腐懲惡不手軟,我們就一定能夠跳出治亂興衰的歷史週期率,贏得這場輸不起也決不能輸的政治鬥爭,引領和保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巨輪行穩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