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流”街區的流量密碼——上海徐彙區武康路—安福路老街區調查

約1.5公里,170餘家沿街商鋪,“巴掌大”的地方何以成爲“億元街區”?位於上海市徐彙區的武康路—安福路街區,藉助優質的歷史文化資源,努力推動“文商旅居”融合發展,不但變身兼具煙火氣息與時尚氛圍的沉浸式文旅休閒街區,更是成爲上海街區商業崛起的代表,爲城市老街區融入新時代、煥發新活力探索出新路徑。

南起淮海中路,北達安福路,這是一段總長約1.5公里的街區。沿道漫步,梧桐掩映,老上海氣息撲面而來,170餘家沿街商鋪和6個居民區交錯雜居,成爲上海徐彙區的一抹亮麗風景線。這就是近年來吸引無數遊客觀光打卡的“頂流”街區——位於上海徐彙區湖南路街道的武康路—安福路街區。在這裡,人羣川流不息,商店鱗次櫛比,一衆品牌相繼成長崛起;人文與經濟共榮共生,傳統與現代和諧共存,是鮮活的“上海招牌”。

今年年初,武康路—安福路街區傳來好消息:全街區入駐企業2023年稅收超1億元,成功躋身“億元街區”。熙熙攘攘的客流背後,街區是如何找到正確業態定位的?“安居”和“樂業”又是如何平衡的?

新消費新業態持續助力

走出上海地鐵11號線交通大學站,向東步行約10分鐘,即可抵達這片“寶藏”街區。斑駁的樹影下,名人故居紀念館、文化藝術場館、書店、潮牌店、居民區等星羅棋佈,老上海濃郁的人文氣息與鮮明的時尚感交匯融合,讓這片“巴掌大”的地方呈現出別樣魅力。

上海社會科學院應用經濟所副所長湯蘊懿表示,風貌街區是上海“文商旅居”融合發展的典型代表,歷史底蘊深厚,海派文化氣息濃郁。其中武康—安福風貌街區以歷史文化資源爲特色,聚焦歷史文化活化利用,打造開放式街區治理樣本,呈現出本土品牌集聚、首發效應顯著、街區品牌共融、商業文化互促等新消費發展趨勢。在這裡,歷史風情和現代時尚融合,新消費新業態使其發展“更上一層樓”。

對於歷史風貌街區而言,居民區密集,商業載體空間有限,想要在此實現商業規模化產出談何容易。記者在採訪中瞭解到,過去,風貌街區商業主要以菜場、小商鋪、小飯店爲主,零零散散,無法規模化發展。

一切變化始於2010年上海世博會前夕,徐彙區啓動了街區更新,武康路成爲首批保護性規劃設計和整治工程試點路段,街區形態開始提升。想要打造“億元街區”,引進新消費新業態,需要做好老建築的修繕與新業態的招商。上海徐房(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朱勁鬆表示,在此期間,徐房集團對建業裡、衡復藝術中心等歷史保護建築進行修繕,還啓動系統性招商,甄選業態新穎和品質較高的商家,通過其自發的牽引帶領,形成業態和品牌聚集。

湯蘊懿表示,要以“形態、文態”吸引“業態”,以“業態”強化“形態、文態”。對於風貌街區而言,空間特點決定業態發展方向,在有限土地上,唯有符合空間特質的零售品牌,才能與街區完美融合。目前,武康—安福風貌街區企業“首店”或“全國旗艦店”密集,在空間形態設計和文化展示上加大投入,不僅“活化”了風貌街區的形態和文態,產生的經濟效益也爲街區持續更新提供了保障,形成“正向閉環”。

徐彙區位於上海中心城區,商業空間資源緊張,想要吸引“首店”入駐,構建“首發—首店—總部”的首發經濟生態鏈,政策支持必不可少。徐彙區商務委黨組書記、主任楊曉潔表示,2022年,徐彙區率先發布《徐彙區關於推進“首發首店”經濟發展的扶持意見》,支持打響徐匯購物品牌,加大各類商業業態首店、旗艦店、潮牌店等引進力度。對國內外知名品牌首店、具有重大影響的首發首秀和商旅文體融合等活動,可給予最高500萬元獎勵。特有的空間資源、深厚的海派文化底蘊,疊加系列政策的支持,讓武康—安福風貌街區在吸引新消費、新業態集聚,創新消費場景方面形成獨特優勢。

漫步於此,記者發現,整個街區幾乎沒有高樓大廈,也沒有常見的國際知名大牌,本土潮牌成爲遊客重要的“打卡點”。這些新消費新業態,改變了街區原有的空間載體,吸引了不同人羣、不同社會元素碰撞出多元的社會關係和現象,使武康路—安福路成爲上海街區商業崛起的代表。

湖南路街道辦事處副主任藍天表示,國潮和外資品牌均在武康路—安福路實現了品牌價值的提升,各類快消品也在此集羣出圈。對於新銳品牌而言,從線上走到線下進入大衆視野,進而提升品牌價值至關重要。與直接入駐大商場後“淹沒”在國際大牌中相比,這些國潮、小衆本土品牌更加青睞客流量大的街區。“入駐這片街區,沿街門店可以裝飾得更出彩,辨識度更強。”Plusone咖啡品牌負責人寶尼說。

這片歷史風貌街區“搖身一變”成爲“新消費高地”,離不開徐彙區的努力。行走在街區上,一幢上世紀30年代的西班牙風格建築吸引了記者的視線,這幢古色古香的建築已成爲中國香薰品牌——觀夏的首店。2021年下半年,觀夏有意在武康路沿線選址開辦上海首家線下旗艦店。湖南路街道負責人立即聯動徐彙區相關部門與品牌方深度溝通,引導觀夏整體落戶,助力企業發展壯大。

值得一提的是,在徐彙區推動“全球新品首發地”建設的契機下,湖南路街道積極爲風貌街區品牌鏈接產業鏈、資金鍊、人才鏈、創新鏈等關鍵資源,形成了“商業+”全生命週期營商模式。不少知名本土品牌選擇入駐時,街道都會聯動相關部門跨前服務,爲企業推薦契合度高的上下游資源,進而打造完整產業鏈,讓新消費新業態持續助力“億元街區”打造。

安居與樂業融洽相處

隨着武康—安福風貌街區的“出圈”,衆多流量匯聚於此,會不會影響街區居民的正常生活,給城市治理帶來挑戰?安居與樂業如何才能融洽相處?湖南路街道持續打造“商戶—居民”良好生態圈,交出了一份令大家滿意的答卷。

華東理工大學社會與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唐有財表示,基於風貌街區特點,推動有活力的營商環境與和諧有序治理環境的有機結合,需要在黨建引領下,構建“發展—治理—生活”三位一體的街區治理模式,探索街區治理共建機制。爲此,湖南路街道黨工委深耕“街區治理力工程”,面對轄區居、商、旅集聚且高度流動開放的空間樣態,不斷探索治理道路,多措並舉,實現安居與樂業雙管齊下。

搭建高效的共商共議治理平臺。藉助街區治理共同體,實行聯動聯治聯管的“三聯式”治理。比如,面對“武康路—長樂路—常熟路—五原路”的複雜環境,成立武康—安福風貌街區綜合治理工作小組,建立聯席會議機制,推進數智管理應用場景建設,探索建立區域智能處置模式,實現街區有序可控。

探索“對話—共創—共享”的街坊參與機制。組織居民、商戶、駐區單位及政府部門開展討論,梳理“問題清單”和“需求清單”。比如,武康居民區黨總支積極整合14家轄區單位和商鋪資源,促進問題與需求有效對接,向居民發放“美好武康居民專屬卡”,實現雙向賦能。

建立多方認同的社區治理公約。協商出臺武康《居民公約》《商戶公約》《遊客公約》,形成上海首部開放式社區治理指引法規《徐彙區軟法指引(武康開放社區版)》;聯合徐彙區司法局制定上海首部風貌街區軟法治理指引——《上海市徐彙區軟法治理指引(武康—安福風貌街區版)》,營造“法治、德治、自治、共治”共融的環境。

湖南路街道還發布了“2024年武康—安福風貌街區新興領域黨建十項重點工作”,推動片區、街區、社區、樓宇等資源互配互補,推進新興領域黨的組織體系全覆蓋,切實增強街區黨建的政治功能、組織功能和治理功能。

不能讓風貌街區成爲空城,風貌街區的發展與繁榮更應爲上海市民作出貢獻。要堅持安居與樂業相互賦能,從商戶、住戶、遊客、消費者等不同視角,推動街區治理創新。湖南路街道黨工委書記楊海英表示,他們針對風貌街區的發展要素、治理模式等開展詳細調研,研究制定了相關業態發展導則、管理服務規範等。比如,要求店鋪在日常經營過程中,嚴格遵循“不擾民”等相關要求。

“風貌街區的美,不僅表現於外在,更要有內在的美麗和溫度。”上海大學社會學院副教授陽方表示,街區治理要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鼓勵各方共同聯動,以前瞻性視角,發揮集體智慧,讓街區真正成爲生生不息、心心相印、守望相助的美好大家庭。

在黨建引領下,多方力量共同爲街區建設建言獻策,不少紮根武康的商戶紛紛表示想要回饋街區的意願。老麥咖啡將開設線上公益服務羣,併爲武康居民提供優惠與便利;上海市市南供電公司持續對武康大樓內的電錶、排線等進行優化;工商銀行武康路支行、建設銀行武康路支行等也爲居民和商戶的金融服務提供便利……

湖南路街道約有居民3萬人,商居共融是其最大特質。民生保障,成爲政府部門要兜底的分內之事。美妝產品零售店HARMAY“話梅”新店在安福路、武康路路口裝修時,後排居民注意到窗戶設置略高,或不利於隱私安全。經街道溝通後,商家主動退讓,調整窗戶角度和消防通道位置,迴應居民合理訴求。楊海英說,居民區黨總支搭建好居委會、物業和業委會等溝通平臺,引導各方梳理解決矛盾。

街區生態圈“美美與共”

在武康—安福風貌街區,掌握“流量密碼”的武康大樓是名副其實的“網紅打卡地”。匯聚於此的“頂級流量”如何才能轉化爲“社區能量”,對於打造美美與共的街區生態圈十分關鍵。

楊海英說,他們經常邀請居民代表、商戶代表、遊客代表、區域單位等,對街區治理提出建設性意見,搭建起多元溝通平臺和參與渠道。“武康大討論”就是一個將各方力量凝聚在一起的平臺,通過多次討論,大家對武康大樓周邊的街區管理信心更足了,參與感也更強了。同時,湖南路街道還聯手轄區單位、街區商鋪等代表建立“武康—安福風貌街區共治委員會”“武康—安福風貌街區沿街商鋪工會聯盟”等治理載體,研究編制風貌街區業態新發展導則、管理服務規範,積極推動“產、城、人”深度融合。

4月25日,徐彙區湖南路街道武康—安福風貌街區新興領域黨建工作推進會暨世紀商貿樓宇黨委、“樓智匯”治理平臺成立儀式順利舉行。在“樓智匯”治理平臺的構成中,不僅有世紀商貿樓宇中的代表性企業,街道還特意將樓宇所在街區的4個居委會、街區單位、社會組織代表一併納入。

“這樣做是爲了將武康—安福風貌街區共治委員會、武康—安福風貌街區沿街商鋪工會聯盟的街區資源與世紀商貿‘樓智匯’深度融合,以此打通社區、樓宇、商鋪邊界,把樓宇白領、商圈商戶、社區居民凝聚在一起,構築起風貌街區美好生活共同體。”湖南路街道黨工委副書記賈偉表示,“樓智匯”治理平臺的成立將推動“黨建+營商”力量進一步融合,以樓宇爲主體常態化開展黨建聯建、供需對接,實現樓內企業實際需求與各類資源的精準匹配、有效對接,推動多方協同聯動高效能治理。

創設一流的營商環境,打造高質量發展的“億元街區”,是街區治理的生動實踐。當前,湖南路街道建立了“商業+”的“全生命週期”營商模式。鏈接空間資源,形成“商業+商務”聯動模式。針對風貌街區商鋪空間稀缺且產權複雜的實際,街道開展精細化梳理,並針對企業情況精準匹配空間。爲打造“美美與共”生態圈,徐彙區還在武康—安福風貌街區各路段給予相應的建議性指導。街道則積極推進整體性營商機制,多方合力不斷優化營商服務舉措。

武康—安福風貌街區的變遷是上海城市更新的縮影。上海市徐彙區委書記曹立強表示,要深入貫徹落實“人民城市”重要理念,以兒女之心、兒女之情加快推進城市更新,活化城區功能形態,改善羣衆居住條件。要增強緊迫感,針對當前城市更新普遍面臨的問題,加強模式創新,因地制宜、分類推進,探索更可持續的城市更新模式,推動區域發展、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樹立城市更新品牌。要強化黨建引領,加強條塊聯動,依託區域化黨建、居民區黨建平臺,和羣衆商量着辦,發動羣衆一起幹,廣泛匯聚羣衆智慧和力量,讓羣衆的獲得感更多、幸福感更強、滿意度更高。

未來,武康—安福風貌街區將堅持以高品質的文旅服務和產品,不斷滿足市民和遊客多元文化消費需求,打造都市型文旅消費新模式,營造全新街區生態圈,持續打造“頂流”街區。(經濟日報記者 李治國 唐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