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雨姐事件荒誕的後續已經出現了!

1

2000萬粉絲大網紅“東北雨姐”被罰165萬,這件事,我不想說了。

如果一開始就缺乏真誠,口碑反噬,其實早已註定。

我沒想到的是,東北雨姐的墜落期,竟然催生出一條新的賽道:

那就是模仿她,然後贏麻了。

最先出現的是“東北雨哥”。

東北雨姐這邊才塌房,一個叫“東北雨哥”的人立馬上線,活躍於抖音。

一樣的東北農村題材,一樣的拍攝風格,甚至連運鏡手法都和東北雨姐大同小異。

不知情的人,還以爲這是東北雨姐的小號,粉絲數也沒有意外的一下衝到6萬。

然後是“東北雨嬸”。

這個號模仿“東北雨姐”到什麼程度?

背景音樂一模一樣。

就連拍攝目的,也是爲了讓大家看看真實的東北農村。

這還不夠。

你在抖音的搜索框裡輸入“東北雨”,搜索出的結果還有:

“東北雨弟”、“東北雨奶”、“東北雨爹”、“東北雨妹”...

彷彿東北雨姐從未消失。

網友們都氣笑了:

這是雨姐的平行宇宙分身嗎?

這屆網友起名是真的沒創意,就逮着一個人薅羊毛。

2

一雨落,萬雨生。

站在一個從業多年的自媒體人的角度,我並不覺得這種模仿能成功。

東北雨姐已是負面形象,任何依附於這個名字之上的簡單重複,都行之不遠。

但這個世界就是如此荒誕:

任何有流量的地方,就有無底線的追逐與狂歡。

多麼熟悉的一幕!

還記得“東方甄選”當初引發爭議後,迅速出現的“西方甄選”嗎?

還記得郭有才走紅後的羣魔亂舞嗎?

今年5月,山東菏澤小夥郭有才,憑着一首老歌翻唱迅速走紅。

一個人帶火一座城,無數遊客涌入菏澤南站廣場,來聽郭有才唱歌。

隨之而來的,是各地一夜之間出現的翻版“樹哥”。

一律梳得鋥亮的大背頭,復古的西裝,唱着深情的老歌。

還有菏澤南站廣場上的醜態百出和搔首弄姿。

最後,當地不得不作出決定,關閉車站廣場。

流量本身當然是中性的。

但如果打開的方式不對,洶涌而來的流量,也可能是打開的潘多拉魔盒。

那些馬不停蹄的跟進與效仿;

那些譁衆取寵的樣子;

真的像一個小丑。

3

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我發現,網絡變了。

蹭流量、薅羊毛、割韭菜,成了一些人的互聯網生存法則。

流量和變現,開始顛覆了道德和法律的底線。

一些亂七八糟的人,在短視頻裡賺到了他們認知之外的財富。

一個15秒的視頻, 一個包裝的人設,一個感人至深的段子。

就可以讓人迅速實現財富自由。

於是,跟隨者接踵而來。

他們做着一夜暴富的美夢;

他們渴望着不勞而獲。

只要能撈到好處,只要能增加熱度,他們無所不用其極。

今年上半年,一個上海的女教師,突然因爲被傳“出軌”大火。

但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她居然開直播了。

當然,這只是別人冒充她的身份來開播。

目的,不過是爲了騙取打賞和吸粉。

不僅是她,還有更多人想在這一波網絡熱點裡,分到一杯羹。

她們假裝着女教師,胡編亂造,譁衆取寵,不擇手段。

她們就像一羣流量的禿鷲。

利用人性的弱點;

踐踏良知和善意;

敗壞正氣和道德。

互聯網時代。

這個世界,不應該是這樣。

4

今年,似乎成了網紅的人設坍塌之年。

先是三隻羊;

然後是雲南網紅小英遭質疑;

再之後,是東北雨姐。

越來越多的網紅塌房,其實都在提出一個問題。

利益至上的年代,底線還重要嗎?

不錯,這是人人都可以舉起手機拍攝的時代;

不錯,這個時代,每個人都可能在15分鐘內出名,然後收穫財富與名氣。

但網絡世界裡越來越多的魚龍混雜,和泥沙俱下,莫不在提醒我們:

離虛假的熱鬧感動遠一些,離真實的世界近一些。

基本的底線,請不要輕易跨越。

當我們只沉溺於短視頻、段子帶來的快感;

當利益優於道德,流量凌駕于思想。

我們遲早會拋棄那些深刻的文化、思想、藝術與底線。

《娛樂至死》裡有一段話:

“人類悄無聲息地成爲娛樂的附庸,毫無怨言,甚至心甘情願,其結果是,我們成了一個娛樂至死的物種。”

不要讓自己沉迷於短平快的快感,而失去了理智的判斷;

不要讓自己在虛幻的短視頻前,喪失了獨立的思考能力。

同時,更希望有關部門加強網絡監管。

讓那些蹭流量者無處可蹭,讓那些無底線者受到懲罰。

網絡時代裡,請做一個守腦如玉的人。

總有些東西是彌足珍貴的。

我們別把它弄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