凍品,絕對不是冰淇淋家批店冬季最優選

進入十月,股市大漲,股民瘋狂,國慶假期,人潮涌動,似乎經濟又恢復到了往常。

然而在一片欣欣向榮中,卻有一羣人正在焦慮。他們就是剛剛從冰淇淋亂戰中剛剛喘過氣的經銷商以及家批店的從業者。

這幾天在羣裡,俄烏局勢都不香了,股市大漲似乎也和大家無關,羣裡的朋友們都在探討一件事,那就是今年冬天該怎麼辦?

或許對於一些人來說,心裡早已經有了答案,那就是賣凍品。

似乎這不僅是一個完美的解決方案,更是行業公認的真理。

你看冰淇淋經銷商有冰櫃、有冷庫、有合適的渠道,賣凍品,真的是彌補冰淇淋淡季的完美選擇。

但真的是這樣嗎?

如今中國速凍食品市場依舊持續增加,行業向好發展。

因爲除了餐飲渠道之外,家庭和個人消費者對凍品的需求也越來越大,但凍品行業的增長,並不意味着冰淇淋經銷商就能賣好凍品,更不代表冰淇淋家批店的凍品賣的比冰淇淋好。

有經銷商表示,去年賣半成品串串、火鍋食材,虧了將近5萬元,因爲賣不動。

爲什麼賣不動呢?

首先冰淇淋和凍品看起來都是需要冷凍,甚至共用冷鏈物流,但二者的服務對象卻有明顯的不同。

冰淇淋的高頻購買者是消費者,也就是說經銷商和家批店做的是零售生意,將產品輸送到與消費者匹配的終端,把產品放到離消費者更近的地方。

但凍品不一樣,偏向於to B的生意,受衆羣體大部分是餐飲渠道,小部分是消費者。

凍品經銷商其實是與渠道打交道的,會與餐飲、商超、社區團購等渠道合作,直接做凍品生意。

而且速凍食品是常年可以售賣的,也就是說專門的凍品經銷商基本上不做冰淇淋生意,或者冰淇淋是副業,他們的主業就是賣凍品。

其次速凍食品的銷售渠道越來越多元化,專業化,像盒馬生鮮、鍋圈食匯、麥德龍、奧樂齊等渠道,都是消費者首選的速凍食品購買渠道,此外還有社區團購、線上電商平臺。

試想一下,身邊有多少人買凍品會去冰淇淋家批店。

因爲以上渠道都有各自的特點,要麼價格實惠,要麼產品高端,要麼品質有保障。這就是零售業態的品牌屬性,吸引了有需求的消費者前去購買。

最後就是消費者的選擇,當下消費者對速凍食品的需求越來越多元化、高端化、常態化,比如適合早餐的預製菜,速凍半成品,品質高的速凍米麪製品,消費者購買這些產品一定是去具有品牌屬性的渠道購買。

比如想吃火鍋,一定去專業的火鍋食材店或者菜市場買新鮮的,想買半成品,一定是去山姆、盒馬這樣的新零售渠道,想吃進口速凍食品,一定是在電商平臺購買。

所以凍品市場雖然一直在增長,但不意味着冰淇淋家批店就能夠靠凍品賺到錢。

如果你身邊有朋友說賣凍品虧錢了,或許是真的虧錢了。

所以,冰淇淋家批店賣凍品其實並不是一個好的選擇,如果你一直賣冰淇淋,想在冬天賣凍品,也並不是一個好的選擇。

那麼有人問,冬天我們該怎麼辦?

事實上全國冰淇淋家批店一直在探討冬天究竟該賣什麼產品,有人嘗試把門店租出去,有的租給了買羽絨服的,有的租給了10元店,有的賣起了炒貨,甚至有的還賣休閒食品。

但最後的結果並不如意,不是剛好保本,就是賠錢。

在行業人看來,這似乎是一個無解題。

事實上真的是無解題。

前幾年冰淇淋經銷商冬天賣點凍品還是可以賺錢的,畢竟那時候鍋圈還沒有全國佈局,山姆會員店還離消費者很遠,盒馬的價格還是很高。

但這幾年,基本上都不賺錢,甚至是虧錢,因爲凍品供大於求,渠道競爭越來越激烈,消費者可選擇的方式也越來越多。

那麼對於冰淇淋經銷商和冰淇淋家批店來說,如果你的凍品能夠穩定的進行售賣,擁有一定的終端客戶,那麼是可以繼續做的,需要注意的是選品和旋價格區間。

如果你之前凍品做的不好,或者是剛入局想做凍品,那麼建議不要輕易入局,這個水不比冰淇淋淺。

所以,我們看起來很搭的品類,其實並不是特別適合。

凍品在今天看來,還真的不是冰淇淋家批店的必選項。

那麼冰淇淋家批店該如何過冬呢?

有經銷商給出了答案,那就是關店,如果你的門面房是自己的,那麼關店的卻是保本的選擇,但對於那些花錢租房開店的人呢?

在全食在線看來,還是要因地制宜,因爲每個地方的需求不同,南方賣羽絨服就能賺錢,北方就不行。

所以要麼當二房東,把門店轉給別人幾個月,要麼就直接花錢躺平,畢竟5個月的房租也花不到5萬,比賣凍品虧的少。

當然還有另一種選擇,就是繼續銷售冰淇淋,據英敏特數據顯示,在冬天依舊有17%的消費者會購買冰淇淋,而且冬天大多數同行都賣凍品去了,因此競爭力會相對減少。

這適合有暖氣的地方。

冬天冰淇淋家批店怎麼過,只能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