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人畫面繞着地球跑
在LINE羣組間轉寄的一段影片,是關於在戰爭中失去母親的敘利亞幼童,當記者問起是否想念媽媽時,小男孩的嘴巴答說不會,但笑容瞬間凍結,身體也跟着變僵硬;之後,則是失聲掩面,痛哭起來。於短短24秒鐘的畫面中,呈現小娃兒內心的轉折和最真實的思念。
透過畫面做媒介,人同此心之餘還能帶動社會改變,其實是不斷髮生的:入境美國的非法移民,因爲強制父母與小孩被隔離監禁,透過驚惶哭泣的小女娃與川普對望的合成照片,而推翻了親子被隔離監禁的總統要求。
此外,前任的花蓮地檢署檢查官,帶隊兩名警佐到幼兒園私設公堂。當替小孩討公道的畫面一經流傳,也引起莫大的反感與社會憤怒。
最近在網頁上紅火的一部戲《離婚律師》,劇中擔任執業律師的男女主角經常有不打不相識的王牌交手,卻也有法庭攻防之外的悸動和情愫,透過一次次KTV和宴會的點唱,句句藏着暗通款曲的密語,更大量運用KTV裡的風情萬種和婚紗場景的溫馨甜蜜,穿插起世間兒女的百樣人生。
原先猶能笑着應答的小男孩,一聽到「媽媽」之後的爆哭反應,雖無隻字片語,卻能觸動人心,吐露出戰爭的驚懼、殘虐。當兩岸得來不易的和平起了轉化之時,構思兩岸的人心想望,以及如何能讓制度競爭持續的畫面,或許是一道合宜的解方。
像是在《離婚律師》串整緊湊的劇情內,看得見編劇羣的深刻和臺灣文創的軟實力。時代劇總難免的小確幸和小資風情,依然能夠帶領觀衆直搗混沌人世;透過一對對怨偶的事由與離婚過程,而有了看盡人間百態和摸索道德底線之後的自我救贖。
此外,花蓮地震當時的救援,雖然不完美的落幕,還是做到「生要見人、死要見屍」的最卑微請求,而金廈雙門對開的泉州送水,也都是上好題材。當時被確定無生還可能的陸客,一家5口,就是從已經塌陷的旅館,逐步打通3、4樓的地板,到達2樓。靠着4位阿美族原住民的共同努力,由71歲的打石工頭率領,一斧一鑿的鑽掘,來協助救援行動的進行。
從《離婚律師》的紅火熱賣,一則是代表臺灣文創實力的被看重和借重;再則,大陸社會的思想鬆綁,本來就需要有參考對照與漸進式的帶引;其三,兩岸的制度競爭當然包括要勇於去吸納來自異社會的觀點撞擊和挑戰。
臺灣社會愛心之充沛,無處不成題材,而編劇羣的文創實力與國際視野,對大陸影視業和觀衆也能產生影響力。劇情容有杜撰和小資風情的嫌疑,然而融合中外情境的五味人生,於劇情張力與觀察推演,可算得上是無懈可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