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2年度最高,上映5天票房卻僅350萬,這良心電影沒人看到?
相信你們都聽過鄧紫棋的《後會無期》。
其中第一句歌詞是:
“當一艘船沉入海底。
當一個人成了謎。”
Sir聽到這首歌的時候,並不知道在這兩句歌詞間,隱藏着一個沉重的歷史故事。
那艘沉入海底的船,名叫里斯本丸號:
一艘在二戰時期,主要往來日本、中國,用作運載戰俘的船。
1942年10月2日,載滿英軍戰俘的里斯本丸號行駛到中國舟山東極島海面時,遭到美國太平洋艦隊潛艇部隊“鱸魚號”發射魚雷擊中。
這艘巨大的遊輪,逐漸沉沒。
而,在船上的1816名戰俘的生死,也成了謎。
這個故事在80多年後,終於重見天日:
里斯本丸沉沒
豆瓣開分9.2。
難得的高分紀錄片。
導演方勵。
《蘋果》《盲井》《百鳥朝鳳》《後會無期》等片的製片人,同時,也是位地理物理學者。
這是他首執導筒。
爲什麼要選擇拍攝這個故事,甚至寧願傾家蕩產?
以及。
這部紀錄片僅僅是重現歷史嗎?
今天Sir就來聊聊。
這部或許你並不會去看,但它依然有着不可替代價值的電影。
01
一張生日卡
先說事件經過。
在歷史上,這是一件“無人在意”的悲劇:
1942年10月1日。
一位正在美國太平洋艦隊潛艇部隊,第81分隊“鱸魚號”服役的魚雷發射士兵,度過了他在海上的“特別”生日。
遠離家鄉的他們,負責清掃中國東海的日本戰艦。
而在這天,“鱸魚”號的潛艇艦長髮現海面上漂浮過來一艘日本戰艦——“里斯本丸”號。
在監視了一段時間後,艦長下令發射魚雷射擊。
一次,二次,三次。
第四發魚雷,終於,撞上里斯本丸。
士兵們歡喜雀躍,戰友們還給壽星同僚畫了一張擊中敵船的賀卡,獻給他作爲生日賀禮。
可。
那名過生日的士兵不知道,自己在拿到生日賀卡的時候,對面的艦船上,與他年齡相仿、容貌相仿的年輕人,即將面臨的生死命運。
當時沒有人知道:
在里斯本丸上有1800多名戰俘。
怎麼回事?
因爲日軍沒有按照國際法慣例,懸掛運送戰俘的旗幟或是標誌。
這導致美軍以爲對面是敵人,於是把魚雷炸向了同盟軍。
而他們更不會知道的是:
在里斯本丸號被擊中後,日軍首先轉移了船上的778名日本軍人,然後卻又迅速將所有艙口密封,釘上木條,蓋上防水布,並用繩索捆住。
並留下了幾名“敢死隊”軍人,拿槍對準船艙。
隨時準備射殺想要從裡面逃跑的戰俘。
一場人間煉獄,即將在里斯本丸上演。
而在這裡,你會看到地獄與天堂共存,野獸與英雄同在。
具體過程不贅述。
但方勵如手術刀一般,切開歷史肌理,準確找到了與歷史對應的錨點。
他找來了一件事情的三個不同角度、立場的人。
讓他們拼湊、闡述不同的“事實”。
受害者,有了:
他找到了經歷了當年的歷史事件的94歲老漁民林阿根,一位在親歷當時救援的英國老兵丹尼斯·莫利,以及一名在加拿大的老兵,班尼菲爾德。
這三位老人的平均年紀也都在95左右了。
他們各自從自己的角度,講述事發的經過。
看似戰爭中的“施暴者”,也有了:
他們找到了那晚命令發射魚雷的潛艇艇長女兒。
開始,她還認爲父親的命令,是無心之舉。
她認爲,這命令是正義的。
可,始作俑者呢?
也有:
方勵找到了日本軍事史學會長。
聽到了模棱兩可的觀點。
通過偵探,他也找到了當時下令封鎖船艙的軍官經田茂船長的後人。
並瞭解到了,女兒眼裡,父親在自己面前所隱藏的、不爲人知的一面。
他從未提過自己在里斯本丸上的經歷。
你看,從受害者、加害者、始作俑者的三方的敘述中。
不也正是當時每一個國家在這場里斯本丸一戰中的立場麼。
02
一封家書
那麼,方勵爲什麼要拍這個故事?
甚至於,在8年裡,爲了尋找這艘沉船,他變賣三套房產,欠債3000萬,淪落到如今租房子住。
究其原因,很可能只是一個詞:
搶救。
這個故事藏在人們的記憶深處太久了,而親歷者眼見着一個接一個地遠離人世,留給我們記錄下這段完整歷史的時間,不多了。
(事實上影片上映時三位親歷者均已離世)
於是他一方面展開了尋找物證的行動:
2017年,方勵在里斯本丸所沉沒的海域中,通過空中機器人進行超低空磁探,發現在海底有幾千噸鋼鐵。
然後用非常精細的聲納,得到了三維影像。
△ 出自方勵在《一席》演講,《一個理想主義者的傾家蕩產》
他們將里斯本丸的設計圖紙與海里沉船圖像對比。
確定了這艘船,就是里斯本丸號。
沉船,就此找到了。
同時,他也開始的漫長的尋找人證行動:
方勵知道,留住這些老人的影像,就是在與時間,爭搶着搶這些即將消失的歷史。
於是他不惜在英國各大報紙上打廣告《星期日泰晤士報》《每日電訊報》《衛報》,也登上C的全球廣播,公開自己在找尋與里斯本丸相關的人。
BB
這一個月的廣告費就要200萬人民幣。
耗盡了全部家財。
值嗎?
有這麼一件很小的事情:
在方勵尋找那些與里斯本丸有關的遇難者、倖存者家庭時,看到了一塊這樣的墓碑。
根據遇難者的家屬介紹,爺爺奶奶的墓碑上,刻着紀念自己孩子的一句話。
“他可能淹死了。”
除此之外,沒有骨殖、沒有去世的地點、甚至連去世的日期,都無法準確得知。
這不應該是一條生命消失後,在這個世界留下的最後一條信息。
而這輕飄飄的一句話。
卻成了這裡斯本丸號上明確登記遇難的828個人,他們的家庭,70年來“不該承受之輕”。
或者這麼一封折得皺巴巴的電報:
上面是一個大哥給弟弟說的一段話。
大意爲照顧好媽媽,照顧好家。
看似是一封正常的家書,但,不符合常理的是,此時,這個小弟只有5歲。
讓一個5歲的孩子去照顧家人,是不是太扯淡了?
其實這是大哥明白自己即將要面臨的命運後,寫給弟弟的一封遺書。
爲了讓弟弟能看明白自己想說的話。
上面的單詞幾乎都用了大寫。
是的。
在許多關於戰爭的紀錄片裡,我們看到的,是戰況、是戰果、是某場戰爭對於世界格局的影響,而戰役中犧牲的人數,不過是冰涼的數字。
但,在《里斯本丸沉沒》裡,方勵儘可能地讓這些數字有溫度。
他將歷史故事,分解以“人”爲單位。
在大時代下,他看到了締結在這場命運中的每一個人。
這不僅是給歷史一個交代。
也是給他們的孩子、家庭一個交代。
03
救下的384人
說到這裡,你可能會產生疑惑:
這不就是日本人和英國人的故事嗎?
幹我屁事。
這恐怕也是大部分人在看到這個題材的反應。
也正是如此。
影片上映後,走進電影院的人一直很少,首日排片1.9%,至今上映5日,票房僅僅350萬。
可,真的不關我們的事嗎?
未必。
還記得諾蘭的《敦刻爾克》裡,有一個這樣的場景。
被滯留在敦刻爾克沙灘上的40萬英法盟軍,焦急地等待着本國的軍艦帶他們撤離這片焦灼的土地。
可是軍艦乘載量遠遠不夠。
此時,住在這附近的英國民衆,開着自己的漁船,跨越海灣,帶離自己的士兵們迅速撤退。
這個真實的故事改編的電影情節,成爲《敦刻爾克》這一大歷史背景下,能窺見人性的閃光之處。
歷史的重複性,卻如此相似。
沒錯。
在遠在東方海域裡,同樣有一場民間營救在海面上展開。
里斯本丸沉沒後,戰俘們紛紛落入海中,此時,日軍並沒有展開營救,而是將落入水中的戰俘一一擊斃。
而,此時舟山的漁民在岸邊,發現輪船掀起的巨浪。
便自發開始救人。
出動漁船30艘。
在他們趕到後,日軍纔開始停止射擊。
因爲怕殺害戰俘的事情被發現,於是日軍纔開始從海里救人,共救起589名英軍戰俘。
如果不是漁民的趕到,可能會死更多的人。
而中國漁民的這些小舢板則從早上一直在海上搜救,直到午夜時分。
共救起了384名英軍士兵。
漁民們各家各戶開始爲士兵尋來衣物、食物,將他們集中在媽祖廟裡讓他們休息。
一個小漁村,容納了那些並不知來路的、聽不懂話的異鄉人。
沒有人問,是敵是友。
甚至,沒有人在意這羣人來此,是否有戰鬥目的。
你會在此時,感受到一種非常純粹的、來自人性中的善意。
甚至,也是在這樣紛亂的歷史中,看到了一種“匪夷所思”的、跨越種族的溫情。
但僅僅是謳歌漁民的偉大嗎?
不止。
因爲事實上,圍繞着里斯本丸所發生的事情,讓人爲之感慨的。
不在於,舟山的漁人,冒死救人。
而是,在同一片的海域裡。
英雄與惡魔、天堂與地獄,居然如此之近。
這兩種極端的荒謬的現象,在戰時的混亂下,卻同時明顯的存在。
說到這裡。
Sir想起了管虎的那部《東極島》,同樣的故事,更大的投資,2020年開始籌備,計劃在2026年上映。
他要把紀錄片變成電影。
值得期待?
也許。
然而,Sir在這個電影的留言下,卻看到了一句非常有意思的話:
我不知道爲什麼要拍這樣一部電影。前面大嬰帝國賣鴉片八國聯軍侵略我們,後面朝鮮戰爭聯合國軍也有他們一份。
拍這種電影有什麼意義,管導演肯定不會拍一個農夫與蛇的故事,估計又要白左化了
真的沒意義嗎?
Sir想用《里斯本丸沉沒》的一個細節回答這個問題。
紀錄片裡,有一位親歷者說的。
當他在海里漂着時,看見小漁船的人,舉着刀向他划來時,他害怕極了。
但,卻是看那個舉刀的人,將蘿蔔砍了一半,遞給他。
還伸手示意,要讓他上船。
此時。
哪裡還有什麼敵我、哪裡還看得到前因後果,哪裡還有八國聯軍、英美經濟壓制?
緊急的,就是當下。
是的。
它並非像是一部軍事戰爭紀錄片,而是在將那段歷史中,人性的掙扎,生死的恐懼,以及逝者往矣不可追矣的感嘆,都融入在此。
它沒有刻意去烘托任何一方的情緒:
漁人的善良、戰俘的可悲、日軍的無良、美軍的無奈。
而是將人,挪到了歷史的鏡頭前。
此時。
它去掉了立場、政治、歷史,而是迴歸本質,用一艘沉船去討論“人”。
讓我們感知到了“人”的溫度。
而這,恐怕纔是這部紀錄片,保存記憶之外的最大價值。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編輯助理:小田不讓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