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 | 包豪斯藝術家光芒背後的一羣人

“Bauhaus”,由德文“Bau”(建築)和“Haus”(房屋)組成,意爲“建築之家”。

1914年4月1日,沃爾特·格羅皮烏斯在德國文化重鎮——小城魏瑪,成立了國立魏瑪包豪斯學校,其後經過德紹時期(1925-1932)、柏林時期(1932-1933)的發展,包豪斯成爲設計教育及設計史上一座重要的豐碑。

包豪斯經典作品和風格

包豪斯學校只存在了十四載,卻掀起了一場美學運動,其影響持續了一個多世紀。時至今日,“包豪斯”已不僅僅是個校名,它已成爲一種風格,一種美學理念。而這一切,都可以追溯至1919年格羅皮烏斯起草的《包豪斯宣言》:

建築師們、畫家們、雕塑家們,我們必須迴歸手工藝。因爲所謂的“職業藝術”這種東西並不存在。藝術家與工匠之間並沒有根本的不同。藝術家就是高級的工匠。

在宣言中,格羅皮烏斯表達了“匠藝共生”的理念,強調了工匠的價值。因此,作爲包豪斯教育核心和支柱的工坊教育設置了工匠師傅和形式師傅共同教學的模式。“工匠師傅”指包豪斯工坊的技術負責人,“形式師傅”則指工坊內負責藝術教育的教師。形式師傅多由藝術家擔任,如瓦西里·康定斯基、保羅·克利、約翰內斯·伊頓等。然而,藝術高於技術這樣的觀念深入人心。即便包豪斯在建校之初倡導工匠精神,時至今日,大衆也只記住了形式師傅(即藝術家),工匠師傅始終被湮沒在歷史的長河之中。

康定斯基作品

這種重藝術輕技術的價值取向,是長久以來文化資本和知識權力建構的結果。事實上,工匠作爲技術傳承的主體,不僅是文化、科技的創造者和實踐者,在文化傳承中起着不容忽視的歷史作用,而且有着明顯的經濟作用力。

爲重新評估與詮釋包豪斯長期被忽視的工匠師傅,迴應當下提倡的工匠精神,《匠藝共生:包豪斯工匠與工坊教育》作者閆麗麗赴德國現場考察了大量檔案、作品、史料,把工匠師傅納入整個社會經濟、技術和文化發展的歷史框架和語境中研究,儘可能還原他們在包豪斯的真實作用與價值,彌補目前相關專題研究成果罕見的缺憾。

《匠藝共生:包豪斯工匠與工坊教育》

閆麗麗 著

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

多數工匠師傅的資料少之又少,留下來的不過是浩瀚文獻資料中的隻言片語。本書從珍貴的歷史碎片中尋找蛛絲馬跡,爲這些沉默在歷史中“不言說”的工匠師傅們立小傳,抽絲剝繭地探明各種關係,例如師生作品之間的關係。

本書覆蓋了金屬工坊、陶瓷工坊、書籍裝幀工坊、紡織工坊等10餘個工坊,重點敘述了多位工匠師傅的包豪斯故事,讓更多被藝術家光芒遮蔽的工匠師傅們走到幕前。在一定意義上,本書可以說是一部無名者的設計史,記錄了一羣本該被銘記卻遭遺忘的大師。

克里斯蒂安·戴爾設計的咖啡壺和茶壺套裝

約瑟夫·阿爾伯斯的玻璃作品

奧托·多夫納裝幀設計的《俄爾普斯》

工坊的工匠師傅們是如何被招募到包豪斯執教的?他們在包豪斯的主要職責有哪些?他們的作品對包豪斯的學生有哪些直接的影響?他們自身有什麼樣的藝術理想和實踐?包豪斯體現出的工匠精神對於當今社會有什麼啓示?

這些問題,都能在本書中找到答案。

編輯:袁琭璐

責任編輯:朱自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