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藝術耐人尋味 | 一位西方藝術家的中國情懷

(原標題中國藝術耐人尋味 | 一位西方藝術家的中國情懷

新華社北京9月26日電(記者楊健翔)近日開幕的第七屆中國北京國際美術雙年展,彙集了102個國家的601件當代藝術作品。其中,希臘展團帶來了27位藝術家的作品,而理查德·威特羅克便是當中一位藝術家。

身材高大的理查德是英國人,65歲,一口標準的英語說起來不緊不慢,行爲舉止溫文爾雅,頗有英國人的紳士風度

數碼時代的非透視領域,理查德的當代藝術作品獨樹一幟。這次來北京,他的展示作品是“輕飄迷球”。

這個白色空心球裝置在中國國家藝術博物館希臘展廳一角,足有一人多高,直徑有220釐米,用發泡膠裁拼而成。從天花板引下幾根透明細線,將這個龐大的圓球吊在空中離地公分,頗有神秘感,似乎隨時會飄起來。開展以來,這個“輕飄迷球”吸引了不少觀衆眼球

理查德是第一次踏足中國,但他對中國藝術並不陌生。“我對中國的藝術很感興趣。”

理查德會的漢語很有限,但他說很早就知道漢字東南西北怎麼寫,當時他們家在英國利物浦,他有一個姑婆住在馬來西亞,姑婆回國帶回來一副麻將牌家人很喜歡,後來經常玩。

10歲時,理查德得到一本英文的《道德經》,裡面有不少書法作品和插圖,他覺得那些中國繪畫美極了。理查德長大後進入牛津大學攻讀歷史和語言專業,期間他有機會接觸到了更多的關於中國藝術和作家的書。

理查德對希臘古典雕塑十分敬仰,但他認爲古希臘人已經將這種藝術發揮到了極致,於是他想另闢蹊徑。

理查德嘗試非透視的作品構圖,一部作品呈現多個角度,觀賞者看第一眼會覺得怪,但多看幾眼卻覺得越來越有味道

理查德的非透視藝術作品,與畢加索後期的立體主義畫風相似,而當代高超數碼技術,是前輩藝術家無法獲得的科技支持。

理查德說,他的非透視移動影像作品是“擴展的照片”,他堅信這是未來藝術發展的一個方向,“活動影像十分重要,它是舊藝術的發展,也將延伸到未來。”

理查德認爲,中國藝術耐人尋味,不是因爲缺乏透視知識,而是沒有刻意追求。很早以前,中國宋朝大學問家沈括就在書裡記載了小孔成像的透視原理,但同時指出那限制了視野拓展。

除了沈括,理查德對中國思想家老子和藝術家石濤張克恭范寬張擇端等都有所瞭解。這次來北京,他原想帶一件移動影像新作品“奧林巴斯山”,他說這個作品的創作靈感,直接來源於石濤的水彩畫廬山”。“石濤的這幅畫構圖十分粗獷,局部甚至有些醜,但在作者筆下很和諧。”理查德說他的作品模仿“廬山”,只是將山水換成了城市景緻。“石濤很有個性,不斷求變,不願重複自己,他是我最喜歡的中國藝術家。”

這次中國之行,理查德體會很多。“以前抽象的概念,現在變成實在的東西。”他說,到北京時,從飛機上往下看,地面上的建築像漢字,“那形狀在我看來,體現了一種中國特有的思維方式。”

(原標題:中國藝術耐人尋味 | 一位西方藝術家的中國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