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 書大展-新電影精神永恆不朽

依隨《星際大戰》系列新一集的熱映,再度換起影迷對喬治‧盧卡斯作品與美國新電影的懷舊記憶。(尖端提供)

(羅珮嘉提供)

Star wars:星際大戰如何以原力征服全世界How Star Wars Conquered the Universe克里斯‧泰勒(Chris Taylor)着,林錦慧、王寶翔譯,高寶出版,560元,電影

星際大戰:曙光乍現Star Wars IV A New Hope喬治‧盧卡斯(George Lucas)着,甘鎮隴譯,尖端出版,380元,小說

星際大戰:帝國大反擊Star Wars V The Empire Strikes Back喬唐諾‧F‧葛勒特(Donald F. Glut)着,甘鎮隴譯,尖端出版,380元,小說

對話伍迪艾倫Conversations With Woody Allen艾瑞克‧雷克斯(Eric Lax)着,李昕彥譯,凱特文化,380元,電影

70年代初期,美國激進分子與政府間衝突日趨嚴重,越戰、種族歧視和經濟衰退等動盪不安的肇因,開始反映於「反文化」電影之中。這類型電影以年輕世代爲目標觀衆,運用前衛電影手法創造有別於以往的影像內涵與敘事風格,進而發展出「新電影」價值體系的風潮。

70年代中後期,幾部票房賣座的新電影讓美國影業受益良多,其中以「電影小子」導演(movie brat)的表現最爲亮眼。人們熟悉的喬治.盧卡斯、史蒂芬.史匹柏、法蘭西斯.柯波拉以及馬丁.史柯西斯等電影小子皆科班出身,風格深受60年代「法國新浪潮」影響,熟稔其帶有現代主義色彩的跳接、插敘及場面調度等敘事手法,外加對古典好萊塢傳統的尊崇,使得電影小子作品多兼具商業和藝術價值。

電影文化研究的卓越範本

談論電影,必須先認同電影本身不可單純被歸類於娛樂或藝術架構,它亦同時是政經活動及社會文化的表徵。雷根總統的星際大戰太空防衛計劃以及計程車司機暗殺事件,皆顯示「美國新電影」對社會文化意識的高度滲透力。而不論以史觀或當代角度而言,盧卡斯的《星際大戰》都是研究電影文化的卓越範本。

電影研究多分爲兩種類型;一是「全盤掌握」,例如電影史或美學概論所需要的橫向考量;一是「局部觀察」,針對某部電影及其延伸的縱向剖析。《Star wars:星際大戰如何以原力征服全世界》即屬於後者。本書針對盧卡斯、劇本構思、映演發行、影迷個案研究及星戰文化現象,進行廣泛性、資訊性和連續性的深入研究。值得一提的是,書中對於不同時空世代導演的影響力,如黑澤明、約翰.福特及高達對於盧卡斯的啓蒙,和「電影小子」間的情意相挺,提供了影迷及影史研究者歷史鑿痕的強力證據。

閱讀「星際大戰」劇本是有趣的,因爲它是一部談及離散、解構與再次建構、時序斷離與連結,以及情感與掙扎的哲學科幻電影。電影特效無疑是場視覺饗宴,但唯有閱讀原着小說,才能清晰地解構人性思維的原始創意,並體悟隱匿於其中的語言符碼。將《星際大戰:曙光乍現》與《星際大戰:帝國大反擊》兩本小說一飲而盡,也才能呼應盧卡斯名言:「夢想始於劇本,而終結於電影。」

以對話錄剖析編導鬼才

跨越整個70及80年代,「美國新電影」導演浮現兩個趨勢;一是「電影小子」類型;二是更具個人特色的「作者論」導演,如伍迪.艾倫與勞勃.阿特曼。兩個趨勢時而交錯時而平行,或許風格有所差異,但都心照不宣地在影像及社會文化中注入強烈的「電影意識」(movie consciousness)。喜劇演員出身的伍迪.艾倫,當編劇後自導了超過40部影片,包含著名的《安妮霍爾》、《漢娜姊妹》、《愛情決勝點》與《藍色茉莉》等。伍迪.艾倫的創作靈感常取材自文學、情慾、紐約及歐洲藝術電影,重複探討中產階級的人性及愛情價值,特立獨行的電影風格對美國流行文化有着深遠的影響。

伍迪.艾倫被認爲是引領美國進入歐洲「作者論」核心價值的先鋒。談論「作者論」,必須瞭解「導演思維」(導演被廣泛認定是一部電影的最主要作者)之於電影的特殊性。而相較於《星際大戰如何以原力征服全世界》以單部系列電影爲出發訴求,《對話伍迪艾倫》一書就以最直接的對話錄形式,根據伍氏不同作品進行交叉訪談,進而窺視這位鬼才的編劇執導思維和他主張的電影意識。對話錄的價值與專注力(主觀/第一人稱)有時高過電影概論(客觀/第三人稱),例如書中伍迪.艾倫提到與偶像柏格曼的交流,或與電影小子間的相濡以沫,其親密溫柔的「真實」讓人難忘。

《星際大戰如何以原力征服全世界》、《曙光乍現》、《帝國大反擊》與《對話伍迪艾倫》拋開理論分析、史觀闡述以及影評論述等官方做法,改以花絮、對話、提問及說故事等富親和力的形式,讓讀者看見電影學中的另類方法研究。綜述四本書籍,我們清楚明白電影的歷史性不該被以過去式看待,如《星際大戰如何以原力征服全世界》前言即點出:「過去歷史也同樣在變動。」隨着星際大戰系列電影的持續發酵,以及兩位作者(現在已是電影老小子)豐沛的創作能量,即便40年過去,我們依然在當代及電影史中,看見持續變動的70年代「美國新電影」精神。

策展人小檔案

羅珮嘉,美國加州大學廣電系學士、英國倫敦大學電影史與視覺媒體碩士。歷任社區大學講師、臺灣國際女性影展總監等,現爲女性影像學會秘書長。熟稔電影史與影像理論,熱愛女性主義與旅行,已翻譯、著述諸多相關篇章,字裡行間往往知性與感性兼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