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鬆關是個什麼關?爲什麼叫獨鬆關?
良渚文化大走廊上,哪一個“寶藏景點”最值得打卡?
莫角聽風、良博映玉、瑤山望日、石塢微瀾、文潤藏珍、禪茶一徑、三白漁歌、南山造像、鸕鳥覓梨、獨鬆戍歌……前不久,良渚文化大走廊“十大圖景”正式出爐。
這也是一份官方種草帖。這條串起5000年良渚文化、2000年運河文化、1000年徑山文化的大走廊上,可遊可玩可看可吃的點位實在太多,直接按照“十大圖景”遊玩,省心還不踩雷。
“‘十大圖景’是從30多個初選點位中,通過鎮街推選、專家評審和公衆投票等層層遴選出來的,都是歷史悠久、風光好、知名度高等具有代表性的點位。”良渚文化大走廊建設工作指揮部相關工作人員說。
正是秋遊好時節,這週二,我們也跟着“十大圖景”,去百丈聽 “獨鬆戍歌”。
古時爲戰略要地
今爲熱門徒步線
聽獨鬆戍歌,要去百丈鎮的半山村。
先漫步杭宣古道,想象古時金戈鐵馬的磅礴,再到獨鬆關,這是杭宣古道上一座重要關卡,古時爲戰略要地、兵家必爭之地。
2006年杭宣古道和獨鬆關被列爲全國文物保護單位。
“百丈的文旅資源十分豐富,有千年古寺釜託寺、千畝野生杜鵑林、萬畝竹林等,但從歷史、風光、知名度等角度綜合來看,杭宣古道和獨鬆關更具代表性。”百丈鎮相關工作人員說。
我們先來到半山村境內的杭宣古道,準備從這裡走到獨鬆關,這也是熱門徒步線路。
只是天公不作美,下起了雨,地面有點溼滑。站在起點,左邊是寬敞平整的大路,右邊則是雨後有些泥濘的古道,猶豫一番,我們暫時選擇了更爲安全的大路。
沒走多久,便看到一座石頭堆砌而成的古橋,這便是“寶昌橋”。傳說從前,這座橋附近有一個看管山的老人,名叫“寶昌”。他十分盡心盡責、日夜守護着這裡,被上山偷筍的小偷打成了重傷,也毫無畏懼。老人過世後,當地百姓爲了紀念他,便將橋命名爲“寶昌橋”。
告別古橋,我們走上杭宣古道,繼續往前。腳下是石頭鋪就而成的古道,眼前則意外解鎖“隱藏款”雨霧版本的青山綠水,彷彿穿梭於江南山水畫卷之中。
只是低頭看手機,沒留意踩到一塊光滑的石頭,整個人一個踉蹌,好險,差點工傷。“古時,馬要馱着東西走這條路,真有夠不容易的。”我們正感慨着,前面的同伴就結結實實地摔了一跤。
一行人不敢再掉以輕心,甚至還對古道起了幾分敬畏之心,收起手機,眼神聚焦,打起精神,確保自己每一步都紮紮實實踩在時而凸起、時而歪斜的石塊上。
關側有一棵千年古鬆
所以取名“獨鬆關”
從起點開始計時,大約總共徒步了20分鐘,“獨鬆關”三字終於映入眼簾。
右邊是一戶人家,穿過這戶人家的門前,就是獨鬆關的古關隘遺蹟。
走入關口,洞深約10米,關門比較狹窄。擡頭,上方有一個天窗,開這個天窗有何用意呢?
“這樣可以使關洞內透光,方便觀察。此外,在交戰時,敵人進入關洞,可以從上方襲擊。”百丈鎮半山村村委委員楊怡說。
走出關洞,沿着關門西側的石階走上關頂。早年關頂曾建了一座箭樓,清代又增建了六間兵房。但這些都在咸豐年間被摧毀,僅剩現在的關門和殘牆遺存了下來。
站在關頂,秋風吹過,樹葉簌簌作響,眺望遠處隱匿在山林中的古道,莫名生出一絲悲壯的感覺來。
在良渚文化大走廊“十大圖景”公佈時,對於獨鬆戍歌有這樣一句介紹:獨鬆關宛若站崗的哨兵,山風吹過,松濤鳴響,山風中隱約傳來的聲響迴盪在山谷間,喚起了人們對古代關隘的記憶和想象。到過獨鬆關後再讀,便體悟到了這句話的恰當與精妙。
從關頂下來,邊上那戶人家的主人走出來了,是位白髮蒼蒼卻精神矍鑠的老奶奶。
奶奶口齒清楚,只會說方言。她說自己姓王,今年86歲,老家是邊上的村,20多歲嫁到這裡,現在和兒子一起住。
“我在這裡住了60多年了,以前這兒全是山,路都沒有。現在可不一樣了,來獨鬆關的人多得很,都是從北京、江蘇、上海這些老遠的地方趕過來的。”
關於獨鬆關的名字來源,流傳較廣的說法是南宋建炎年間,金國舉兵南下,爲抗擊外敵,宋人在獨松嶺壘石爲關,因關側有一棵千年古松樹,所以取名“獨鬆關”。
但王奶奶有另一種解釋:“以前山上有棵松樹,很特別,只有一邊的樹枝上長了葉子,大家叫它獨鬆,這個地方也就叫獨鬆關了。”
記者 周辰璐 攝影 江玥 餘杭微融圈 黃圓圓 金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