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在虧錢賣車,還談什麼規模效應?

當汽車市場價格戰的廝殺聲愈加響亮,所有人都在大談“降本增效”。而在這個日益艱難的時期,似乎所有車企都在追求更多的市場份額,併爲此降價、低價,甚至虧錢賣車,也在所不惜。

這其中的閉環邏輯在於,賣車數量足夠多之後,“規模效應”就能平攤成本,最終實現盈利。

這種對未來的期許,再加上“現在不搶蛋糕,將來就沒資格坐在牌桌上”的焦慮,助使更多車企走上這條“足夠正確”的路。

但也有不少企業冷眼旁觀,對規模效應嗤之以鼻。當市場無底線價格戰,賣一臺車,虧一臺車的時候,賣的越多,不就是虧得越多?曾幾何時,就有一家合資車企高管這樣說道:“我今年一季度全球掙了21億美金,貼得起中國市場,你本土企業有這些資金實力玩?你先燒死了,我後面再等着進來搶市場也可以。”

(圖片來源:share.d46n.com)

誠然,市場環境千變萬化,有人樂意價格戰,就有人反對價格戰,市場選擇而已。但最怕的就是,不可控的“內卷”,市場劣幣驅逐良幣,車企不打磨產品,只搞投機取巧,最後消費者爲劣質產品買單。

先不要着急反駁,市場充分競爭之後,確實會很慘烈,甚至要“死幾個”纔會罷休。

小鵬不想死,所以MONA 03低價登場;蔚來不想死,樂道L60摩拳擦掌;零跑、哪吒,都不想死,都在努力地向下試探。

他們對於規模效應認可與否,並不重要,因爲最後的市場,贏者通吃。但前車之鑑歷歷在目,他們肯定明白,犯錯的那個,必定會被吃幹抹淨,再無東山再起的可能。

時至今日,中國汽車市場競爭已然一片紅海,尤其是底子薄、品牌認知度低的造車新勢力們,已經站在命運的十字路口。

究竟要選擇規模效應漲人氣?還是要堅定利潤保住財氣?留待選擇的時間,真不多了。

降價,就能有規模效應?

先虧錢搶佔市場份額,再規模化優勢降本增效掙大錢,這樣的邏輯,能走通嗎?

經濟學中,規模效應是根據邊際成本遞減

推導而出,企業的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在生產規模擴

大之後,單位產品成本就會下降,企業的銷售利潤率就會上升。

而放在汽車市場上,簡單理解就是,隨着車企賣得車越多,研發這款車的成本被逐漸攤薄,於是也就有了“靠規模效應賺錢,讓利消費者”的說法。

(圖片來源:news.cv4q.com)

實際上,稱其爲攤平成本,無可厚非,但其中的問題可能在於,現在不斷試探價格底線的大背景下,不少車企都在虧錢賣車,規模效應已經開始“變形”。

試想,當一臺車低於成本售賣,每臺車都虧錢,量再大又有什麼用?尤其是規模變大之後,信息傳遞速度慢、信息失真、管理官僚化等弊端,反而滋生出更多問題,產生“規模不經濟”。

“很多品牌先賣銷量規模,低於原材料成本,那麼可能就是有其他訴求,要麼是上市訴求,上市之後融資,資本市場帶來的一些分攤;要麼就是地方政府訴求,有工廠需要賣到一定規模,做一些再就業。”

面對市面上普遍的規模效應說法,長城汽車首席增長官CGO

李瑞峰直言不諱道:“但是如果說 15 萬成本,

你賣 10 萬,剩下的缺口通過資本融資、政府補貼來補,就是飲鴆止渴。”

(圖片來源:golf.42h3.com)

沒錯,相對於虧錢賣車,長城汽車更傾向於站着把錢掙了。而這種倔強所帶來的,除了硬派越野、皮卡這樣的細分市場之外,其他的市場份額不斷被搶奪,同時失去了不少的蛋糕。

但是,盈利保持企業的良性發展,不對嗎?

長城汽車上半年財報顯示,2024年1-6月淨利潤70.79億元,同比增長419.99%;毛利潤189.62億元,同比增長60.82%;單車平均收入16.48萬元,同比提升2.99萬元;單車淨利潤1.28萬元,同比提升1.01萬元。

相對比而言,虧錢賣車的造車新勢力們,纔有可能底氣不足。

(圖片來源:so.xhjzqc.com)

毫無疑問,傳統車企更有實力打價格戰,合資車企也有實力打價格戰。上半年數據顯示,比亞迪、吉利、長城列賺錢能力“前三”,而小鵬等造車新勢力,卻毫無意外的虧損,肉眼可見。

很顯然,只能靠降價賣車的車企,必然走不遠;當然,如果到現在這個階段,還有車企不是“真心”造車,那麼活該被淘汰。

而這裡必須認知到的一點,車企想要降價玩規模效應,必須要有實力,有戰略。否則一招不慎,很有可能把長期積累起來的品牌力,消磨殆盡。

警惕“倖存者偏差”

現在的中國汽車市場上,有這麼幾個核心點:內卷,價格戰戰火肆虐;高端純電不好賣;智駕大戰一觸即發;想賣車出增程;CEO搞營銷直播……

尤其是新能源汽車時代的到來,華爲、小米的強勢來襲,帶給整個市場更多的爆發點。然而,價格戰一定是最好的市場競爭嗎?智駕一定是突破口?增程車就是新能源未來?CEO直播能轉化成交量?

(圖片來源:c.comprahp.com)

2023年11月,理想汽車董事長李想公開表示:中國自主品牌,還在堅持多擋PHEV都轉換成增程式的技術路線。這個判斷可以到2025年來驗證。

的車企,會在未來一兩年

現在,這個預言正一步步實現。理想、問界、零跑、阿維塔等造車新勢力,甚至吉利、長城,都在或快或慢地轉向之中。

可想而知,做增程除了替消費者解決里程焦慮、補能焦慮之外,還考慮到的一點就是“削減成本”。

去年乃至之前,電池貴是新能源汽車市場的主要矛盾,甚至廣汽董事長曾慶洪都站出來與寧德時代“掀桌子”。以至於,增程車型頂着新能源的名頭,削減電池成本,狠狠地賺到一波。

那麼問題來了,理想、問界、零跑的大賣,真的只是靠增程嗎?

(圖片來源:so.cdys9.com)

我想,並不是。

曾有人戲稱,冰箱彩電大沙發纔是核心科技。但消費者不傻,精裝修和毛坯房分得清,至於車本身的操控性、機械素質、質量等方面,不都是應該做到的嗎?

其關鍵點在於,品牌的建立。

之前大家常說,理想汽車的品牌標籤是家用奶爸車,蔚來汽車的品牌標籤是高質量服務,小鵬汽車的品牌標籤是智能化。而現在去看,小鵬汽車之所以有些掉隊,不正是因爲智能化品牌標籤被追平了?

問界賣得好,華爲品牌再發力;小米賣得好,雷軍品牌在“燃燒”……

(圖片來源:share.caliles.com)

如今汽車市場的競爭,說到底就是品牌的競爭。而擁有市場的唯一方法,不是降價,而是真正建立品牌、擁有品牌。

爲什麼?

很簡單,人們的需求不會侷限在馬斯洛的某一需求層次上,隨着科技、社會、市場的發展,人們對於汽車的追求,不會被各種產品力所束縛,但一定會對某種品牌精神青睞有加,以獲得自我認同、社會認同。

我們現在看到的“倖存者”們,其實都是通過各種方式,積累起了品牌力,並不斷深化、發展,奪取消費者心智,獲得了認同。

而我們前面大篇幅提到的規模效應,就更加需要品牌力的加持,才能事半功倍、行之有效。

否則的話,大家對其品牌都不認可,賣再多的車,也都是時代的“耗材”,終會淹沒在這個時代的洪流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