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外貿易持續回穩向好——中國經濟首季報亮點之五

(原標題:對外貿易持續回穩向好——中國經濟首季報亮點之五)

據海關統計,一季度,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達10.17萬億元,同比增長5%。對外貿易呈現出回穩向好、穩中有進態勢。

開局穩健信心增強

一季度,我國貨物貿易規模單季首次突破10萬億元,進出口增速創6個季度以來新高。淨出口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升至14.5%。

商務部副部長郭婷婷表示,外貿的表現和國內經濟有着很強的關聯性。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5.3%,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1%,爲鞏固外貿基本盤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同時,3月份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爲50.8%,重回擴張區間。近期,對第135屆廣交會2萬多家參展企業進行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在手訂單增長或者持平的企業佔比達到81.5%,比上屆提高16.8個百分點。企業對訂單情況相對樂觀,開拓國際市場也更加踊躍。

此外,重點行業企穩向好,動力不斷增強。一季度我國集成電路出口增長24.2%,進口增長14.3%;電腦及零部件出口增長8.6%,展現了我國產業配套和集成能力。

以美元計價,3月當月進出口總額同比下降5.1%。商務部研究院學位委員會委員、研究員白明表示,這一方面是因爲上年同期基數較高;另一方面是受貿易保護主義、美國歐盟經濟減速等方面的影響。

商務部近期對重點外貿企業調查顯示,3月反映用工增長的企業佔比較前兩個月上升1.7個百分點,達到88.8%,企業信心和預期進一步增強。

出口結構優化升級

無水印染的紡織新面料、甘蔗渣製造的可降解餐具、更加節能的空氣源熱泵設備走俏海外市場,如今,我國的低碳節能環保產品深受國際歡迎。

近年來,我國出口結構不斷優化升級,高技術、高附加值、引領綠色低碳轉型的產品出口勢頭良好。

商務部對外貿易司司長李興乾表示,一大批中國外貿企業注重提升自主研發能力,推進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中國製造業的創新優勢正在形成。

從貿易方式看,我國一般貿易出口佔比持續提升,2023年達到64.6%,這反映出我國外貿自主發展能力不斷增強。加工貿易從傳統的加工製造環節向設計、維修等高附加值環節延伸,2023年高新技術產品佔我國加工貿易總出口的比重提升到53%。

從一季度我國出口表現看,一方面,汽車、裝備製造等行業凝聚了長產業鏈、全產業鏈的創新成果,成套設備出口基礎雄厚。

另一方面,智能產品出口需求增加。我國出口產品正在向“專精特新”發展,深耕細分領域。海關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工業機器人出口增速達到86.4%。

與此同時,傳統的勞動密集型產品仍具競爭優勢。一季度,我國勞動密集型產品的出口增長9.1%,其中,紡織服裝出口增長5.4%,塑料製品出口增長14%,傢俱及其零部件出口增長23.5%。

加速推進外貿創新

當前,我國外貿發展面臨的挑戰依然不小。近期,世貿組織發佈了全球貿易展望和統計報告,其中將2024年貨物貿易量增速調低到2.6%,比去年10月的預測值低了0.7個百分點。同時,一些國家把貿易問題政治化,企業開拓市場面臨的干擾增多、難度增大。

爲此,我國正加速推進外貿創新,瞄準綠色化、數字化等國際貿易發展的方向和未來,持續激發外貿產品創新、結構升級的新動能。

在推動貿易綠色發展方面,我國外貿企業在全球碳減排實踐中一直走在前列,在設計研發、原料採購、生產製造等環節積極推動綠色低碳理念轉化爲產品和服務。以浙江爲例,一季度浙江省綠證交易摺合電量59.4億千瓦時。在物流倉儲環節,越來越多企業開始使用新能源重卡和船舶來運輸,降低外貿運輸和交付環節的碳排放。在提升貿易數字化水平方面,數字技術正在向貿易的全流程、各環節滲透,爲國際貿易發展注入了新動力。

在綠色發展領域,我國將面向企業辦培訓、講規則、解讀政策,增強外貿企業的綠色低碳發展意識和能力;提供常態化面向社會的公共服務平臺,面向全國遴選發佈典型案例,推廣經驗做法;在多雙邊渠道加強溝通磋商,拓展綠色產品的市場空間。

李興乾表示,在貿易數字化領域,我國將引導更多貿易主體使用電子貿易單據,推動單據平臺企業之間互聯互通,加快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全球貿易數字化領航區,培育數字化轉型領軍企業,同時依託多雙邊平臺,與貿易伙伴加強貿易數字化合作,共同探索貿易領域更多的落地場景。 (經濟日報記者 馮其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