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發現多枚漢簡,揭示長城的新功能:絕不僅僅是爲了防禦匈奴

長城,是中華民族的象徵。它蜿蜒萬里,成爲華夏文明抵禦外族入侵的前哨,堪稱中華文明的保護神。在很多人看來,長城的存在,就是爲了防禦匈奴等胡人的入侵,然而很少有人知道,長城不僅防禦外敵,也同樣防備本國的百姓。

由於敦煌地區的特殊環境,因此當地經常能發現漢朝的竹簡。而在這些漢朝竹簡中,包括大量烽燧軍士所使用的公文竹簡。通過這些竹簡,我們可以瞭解到2000多年前,這些守衛烽燧的漢軍士兵到底在幹什麼。

根據學者們的釋讀,守衛烽燧的漢軍士兵一方面圍繞着烽燧巡邏,爲匈奴即將到來的入侵預警;另一方面,這些漢軍士兵還在預防本國的“亡人”逃亡匈奴。什麼是“亡人”呢?顧名思義,就是逃亡之人。在敦煌漢簡中,經常能看到“亡人”的活動。例如:

這裡的“亡人赤表”是什麼呢?根據考證,這種“赤表”是一種長條型的織物。烽燧一旦發現“亡人”,就會將“赤表”掛在高處,“警戒”周圍的烽燧:有“亡人”在附近,請協助逮捕。這種關於“亡人”的簡牘,敦煌漢簡中還有很多。

因此,長城的另一個功用也昭然若揭:中原政權修築長城,不僅是爲了防禦外敵,同時也在防備本國子民的背叛。

大家都知道,匈奴氣候惡劣、苦寒無比,朝不保夕。爲何部分漢朝子民放着安全日子不過,偏要逃亡生活艱苦的匈奴?對此,有這樣幾種解釋。

第一種“亡人”,一般都是在漢朝境內犯了死罪,不得不逃。在敦煌漢簡中,曾有這樣一個案件:

在居延要塞,一位“客民”到軍營裡找人飲酒。第四守候長原憲與軍官夏侯譚應約出席酒宴。結果喝着喝着,原憲與夏侯譚發生衝突,將其胸口刺穿。由於畏懼懲罰,他偷走軍營裡的武器和軍糧,馳馬逃亡匈奴,漢軍追之不及。

同時一枚漢宣帝年間的竹簡,一羣私鑄假幣的罪犯——牛延壽、高建等人流竄到邊境,最終成功1逃亡匈奴:

第二種“亡人”,主要是反政府分子。這種逃亡者,主要是漢朝政治鬥爭的失敗者。如韓王信、盧綰和燕王藏荼之子藏衍。這些人均爲諸侯王,因爲劉邦誅殺異姓王政策,不得不逃亡匈奴尋求庇護。

上述兩種“亡人”,均爲被迫逃亡匈奴。而第三種“亡人”,卻是主動逃入匈奴。因爲在他們看來,在漢朝的生活反而還不如逃亡匈奴。

對此,漢元帝時期的大臣郎中候應就曾指出:“邊人奴婢生活愁苦,欲亡者多”。甚至,還有“聞匈奴中樂”的奇異說法。事實上,這種說法未必沒有道理。這是因爲漢朝的相當嚴苛,法律極其嚴酷,有時候還不如管理相對寬鬆的匈奴。

徭役

對於漢朝來說,邊境“亡人”的危害是相當大的。

首先,匈奴地廣人稀,人口奇缺,漢民逃亡匈奴,無疑將加強匈奴人的實力;

其次,許多逃亡漢民擁有先進的技術,例如冶鐵術,而這種技術,無疑將加強匈奴戰鬥力。畢竟匈奴人只會簡單的冶金技術;

最後,漢朝高層人士的逃亡,將會泄露漢庭的秘密,爲匈奴人所趁。而且這羣人還能爲匈奴出謀劃策、訓練軍隊,以至於危害國家安全。

爲了防止漢人逃亡匈奴,漢朝皇帝制定了一系列政策。

第一,漢朝在邊境廣置烽燧和關卡,想通過這些關卡,就必須出示憑證,否則就立即逮捕;

第二,漢朝在亡人必經的要道上,設置所謂“塞天田”。“塞天田”,就是將細沙灑在道路上,亡人在上面行走,必然留下足跡,很容易被捉。

第三,一旦發現“亡人越塞”,就立即組織士兵進行追捕,絕不放過。一旦發現“亡人”,便點燃烽火、發佈“赤表”,衆烽燧一起出兵逮捕罪犯。

第四,如果烽燧士兵不能發現亡人,便要受罰款的懲罰。若烽燧士兵逃亡,罪犯皆處於腰斬之刑,妻子和兒子也要受到株連,淪爲奴隸。

除了在內政層面防止逃人外。漢朝還從外交層面下手。匈奴尚且強大時,漢朝主要與他們簽訂平等的引渡協議。例如漢文帝在給匈奴的國書中寫道:

然而到了漢宣帝年間以後,匈奴被漢朝降服,漢朝便用命令的手段,喝令匈奴不得接受亡人。否則漢朝就要出兵懲罰。

漢元帝年間,匈奴呼韓邪單于曾上奏皇帝,希望能撤出邊境的一些烽燧,畢竟匈奴已經是漢朝屬國。然而漢元帝卻說:

也就是說,長城並非只是爲了防備匈奴,也是爲了制止漢民以及屬國百姓潛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