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藥企因涉嫌商業賄賂致歉

近日,四川省藥械招標採購服務中心發佈了7家藥企的致歉聲明,多名醫藥銷售人員被開除。

事實上,這已經是今年以來第二次有省級藥品招採平臺發佈藥企的致歉聲明。藥企的商業賄賂行爲並不能僅對醫藥代表“一開了之”,涉事企業也要爲此承擔後果。在價格招採信用評級方面有失信行爲的企業,在產品掛網和配送資格方面都會受到影響。

多位合規行業人士表示,自從2023年的醫藥反腐風暴以來,雖然反腐案件在披露方面存在階段性節奏,但國家對於醫藥領域的反腐決心從未放鬆。北京國楓(上海)律師事務所合夥人劉華英律師表示,反賄賂是企業應有的自覺立場與姿態,拒絕賄賂就是拒絕腐敗所帶來的風險。

多家藥企因涉嫌商業賄賂致歉

2月14日,四川省藥械招標採購服務中心網站公開了一批醫藥企業的致歉聲明。

四川和成醫藥有限公司、四川民升醫藥有限公司、四川衛聯銳達醫藥有限公司、四川明聖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資陽科發醫藥有限公司(下稱“資陽科發”)、四川欣天儀科技有限公司和廣藥四川醫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藥四川”)等7家公司就銷售過程中的商業賄賂等問題致歉。

上述藥企的致歉聲明涉及時間跨度最早可以追溯到2023年,最新的落款則在2025年。資陽科發還在致歉聲明提及了一樁刑事判決,公司稱已第一時間終止相關失信行爲,積極配合司法部門案件調查,接受處罰並主動上繳違法所得。另外6家藥企聲明表示,已將涉事的銷售人員、業務人員開除或解除勞動合同。

據不完全統計,這是今年以來第二次出現藥企在招採平臺發佈致歉信息。

2025年1月,雲南省藥品集中採購平臺掛出泰州市天華醫療器械有限公司、江蘇仁福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的致歉聲明,兩家公司均涉及在文山州人民醫院耗材銷售中的商業賄賂行爲,時間跨度從2013年到2021年。2024年12月23日,雲南省藥品集中採購平臺發佈了《關於領取失信企業信用擬評級通知的公告(十三 )》,9家醫藥器械企業因商業賄賂被通報。

在上述四川招採平臺的致歉聲明中,涉及一家上市公司。企查查信息顯示,廣藥四川由廣州醫藥股份有限公司100%控股,後者爲白雲山(600332.SH)控股90.92%的企業。

一年多前,另一家上市公司威高骨科(688161.SH)也曾爲商業賄賂公開致歉。

2023年11月,湖北省藥械集中採購服務平臺公佈了一則醫藥價格和招採失信行爲等級評定結果告知函,文件稱,2023年第二季度醫藥商業賄賂案件相關企業信用評價工作已完成,請兩家企業領取關於醫藥價格和招採失信行爲等級評定結果的告知函,告知函涉及上海凱利泰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威高骨科。隨後12月,山東威高骨科在上述湖北招採平臺發佈了致歉聲明。

醫藥領域反賄賂建設仍存挑戰

在上述四川藥企的致歉聲明中,公司重點聲明瞭對醫藥代表解除合同的處理結果。但律師表示,根據《刑法》中“單位犯罪”條款,若相關企業的管理層默許或縱容此類行爲,企業及相關負責人可能承擔刑事責任。

北京國楓(上海)律師事務所授薪合夥人徐晨律師表示,從法律責任承擔上,若公司有充分證據證明公司與銷售人員的個人行賄行爲無關的,則公司不會因此承擔刑事犯罪或行政處罰的法律責任,但若員工的行賄行爲實質使得公司獲取不正當利益的,仍有可能被要求退回不當得利。若員工的行賄行爲系體現公司的單位意志,且獲取的不正當利益最終歸屬於公司,則公司可能構成單位犯罪的主體,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以及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也可能成爲責任主體承擔刑事責任,且因商業賄賂行爲系不正當競爭行爲,即便不構成刑事犯罪的,也可能因違反《反不正當競爭法》的規定視情節嚴重程度被行政機關處以沒收違法所得、罰款或吊銷營業執照的行政處罰。

“此外,若其他經營者的合法權益受到不正當競爭行爲損害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行賄方可能據此承擔相應的民事賠償責任。”徐晨律師補充說明稱,當前司法機關在賄賂犯罪案件辦理中,除了對行賄款收繳外,對不正當利益的追繳和糾正是工作重點。

按照《醫藥代表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規定,對存在商業賄賂等違法犯罪行爲的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醫療衛生機構等單位,採取違法行爲公示、增加監管頻次、限制參與相關藥品採購活動、限制簽署定點醫保服務協議等措施。

2024年9月,國家醫保局公佈了截至2024年6月30日各省份評級爲“特別嚴重”和“嚴重”失信的醫藥企業情況,涉及企業共28家。

國家醫保局指出,價格招採信用評級主要依據行賄金額、不正當價格行爲、擾亂集中採購秩序等嚴重程度進行確定。比如,單筆行賄1萬元以上爲“一般”,單筆行賄10萬元以上爲“中等”,單筆行賄30萬元以上爲“嚴重”,單筆行賄200萬元以上爲“特別嚴重”。根據醫藥企業信用評級,可採取提醒告誡、提示風險、披露失信信息,直至限制或中止該企業涉案或全部藥品醫用耗材掛網、投標或配送資格等處置措施。比如,對“嚴重”評級企業,採取取消涉案產品掛網和配送資格等處置措施;對“特別嚴重”評級企業,採取取消其所有產品掛網和配送資格等處置措施。

徐晨律師表示,醫藥行業屬於“權力集中,資金密集,資源富集”的領域,在營銷模式上存在較多具有行業特點的特殊方式,且因爲行業內競爭激烈,“業績優先”的經營理念根深蒂固,因此商業賄賂行爲頻發。

今年1月14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官網正式發佈《醫藥企業防範商業賄賂風險合規指引》(下稱“《指引》”),劍指醫藥領域商業賄賂行爲。《指引》還特別列出了學術拜訪交流,接待,諮詢服務,外包服務,折扣、折讓及佣金,捐贈、贊助、資助,醫療設備無償投放,臨牀研究、零售終端銷售等9大場景的商業賄賂風險。

“我認爲企業需要從源頭上理解反賄賂管理體系建設的積極意義,根據企業規模、重點合規風險領域,量身定製符合企業實際的反賄賂管理體系。”徐晨律師進一步表示,《指引》中也明確將放反商業賄賂風險合規管理體系建立及實施情況作爲企業主動報告、配合監管的內容,進而作爲從輕、減輕乃至不予行政處罰的依據。

多位合規行業人士表示,自從2023年的醫藥反腐風暴以來,雖然反腐案件在披露方面存在階段性節奏,但國家對於醫藥領域的反腐決心從未放鬆。2月6日,中紀委官網發佈文章《時代專論丨科學把握當前反腐敗鬥爭形勢和任務》,文章指出,以醫藥領域爲例,需要深化推動醫藥體制改革,重構整體醫藥管理體系,並且通過改革有效促進醫療、醫保、醫藥協同發展和治理,從根源上消除醫藥腐敗滋生蔓延的土壤。

值班編輯:夏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