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維TW/搶破頭的國民黨初選 誰能跳脫「藍色舒適圈」

文/楊騰凱 圖/本報資料照

臺灣雖然政黨林立,但在政治發展與選制的作用下,中央地方執政權長期由國民黨民進黨把持輪政,已成常態,就算兩黨之於選民,可能都是爛蘋果,但選民多數時候也只能站在圈票處裡無奈蓋下選票。然而,每當執政黨受到政績欠佳拖累,另一黨藉由選民對改變的期待,總能取得「舒適圈」的光環地位,2007年的國民黨如此,2015年的民進黨亦是如此。

而今,民進黨執政三年引民怨四起,國民黨初選結果不論誰出線,似都有迴歸曾有的「藍色舒適圈」態勢,即:藉由爭取泛藍選民、挺軍公教、捍衛「中華民國」來凸顯自己的「藍」,缺乏到泛藍版圖之外拓荒的積極性。是故,國民黨初選儘管明爭暗鬥不斷,卻不約而同以「中華民國」爲中心畫圓,有人把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做成帽子戴在頭上,更有人願意爲了它「粉身碎骨」。

執政不力 奉贈對手「舒適圈」

綜觀臺灣主要的公職人員選舉,包括總統縣市長、區域立委,均爲單一選區制,意即只有一名候選人可從選戰脫穎而出,不論從學理或實踐的角度來看,均有利形成兩黨制的政治現實。在兩大黨長期分庭抗禮下,部分激進選民的政治傾向,也漸漸出現「二元對立」壁壘分明樣態,非綠即藍、非藍即綠,藍綠兩黨各自「享受」基本盤。而具擺盪性的中間選民或因此成爲左右選舉勝負的關鍵,每當執政黨施政不佳,批判性相對強的中間選民冀望改變,往往能替在野黨營造「舒適圈」的氛圍。

如同馬英九執政後期,兩岸交流的紅利在分配上出現問題,爲「綠色舒適圈」建立了基礎,民進黨在2016年多少也得利於此,不僅蔡英文當選總統,立法委員席次也首度過半,風風光光全面執政。但沒想到,初次執掌行政、立法大權的民進黨新官上任三把火,在諸多議題上大開戰場,例如年金改革、《勞基法》修法、能源與環保議題等,此間過程都讓社會產生不小動盪,也讓「藍色舒適圈」開始拓展。

尤其蔡政府始終無法甩開民進黨的「臺獨基因」,使兩岸從「維持現狀」退步成「冷對抗」,甚至對抗還有升溫趨勢,諸多風險因素都讓選民對民進黨固守臺灣安全的信心漸失,而把目光投向國民黨這個碩果僅存的選擇,使「藍色舒適圈」得以茁壯,並於2018年底的縣市長九合一選舉中大爆發,助國民黨狂勝15席縣市長寶座。

雖然不少分析都將國民黨的大勝歸功於高雄市韓國瑜以「一碗滷肉飯、一瓶礦泉水」成功凝聚基層,而以一人救全黨,但假如不是蔡政府維持不住現狀,使兩岸關係冰封,進而影響到臺灣地方觀光產業及農產運銷等基層經濟,韓國瑜所言的「貨出去」、「人進來」,又怎麼會如此動聽?

依照過往臺灣選舉的經驗來看,每當執政黨在期中地方選舉大敗,中央執政權皆在緊接而來的總統選舉中垮臺,如今「藍色舒適圈」的功效很可能延伸至2020年,到時無論由誰披上藍袍出征,幾乎就先贏了一半。相對於2015年國民黨黨內羣雄對於參選總統避之唯恐不及的情況,在「舒適圈」漸獲滿足下,本次國民黨黨內初選參選爆炸,罕見出現五搶一的競爭局面

太「舒適」反會「失事」

現實擺在眼前,臺灣政黨的對立不像西方社會有經濟與社會政策的左派、右派之分,或是保守、自由之分,藍綠兩大黨最主要的路線差異始終在於統獨,在於對中國大陸認識與政策的不同。曾經,隨着兩大黨在2011年的大選辯論主軸,開始轉往公平正義等分配議題時,一度引來臺灣政治是否將從過去的「戰省籍」、「戰藍綠」、「戰統獨」,終於要走向「戰左右」階段的期待?只是,待太陽花學運一次性地引爆臺灣社會「反中」心理的壓力鍋後,這股反不反中的思維,便成爲新的因子,注入國、民兩黨的對抗結構之中。

受到兩大黨特質影響,臺灣政治「藍色舒適圈」與「綠色舒適圈」的交替,某種程度上也成爲對兩岸政策的拉扯。但令人擔心的是,每逢臺灣大選,兩岸政策的討論以及意識形態的爭論,往往蓋過內政議題的討論聲量。而多年來臺灣內政、經濟不僅踟躕不前,甚至有倒退跡象,就算有了一人一票的民主選舉人民生活仍不見顯著改善,不是沒有原因。

而在這次國民黨的黨內初選之中,韓國瑜、郭臺銘兩大領頭羊爲了迎合「藍色舒適圈」,紛紛緊抓傳統支持藍營的軍公教族羣,並高舉中華民國大旗,不僅郭臺銘把青天白日滿地紅旗繡在帽子戴出門,韓國瑜更表示願爲了中華民國「粉身碎骨」;當郭臺銘聽聞韓國瑜粉身碎骨說後,又加碼了「死而後已」四個字。兩人對藍色的用情,一個比一個深。

只是,國民黨在馬政府任期屆滿後,一路到現在其實都缺乏一套對於臺灣長遠發展的論述與願景,民進黨也許善於作文比賽,但國民黨則是連作文都寫不好。本次國民黨初選打得熱鬧,卻也不難看出拚「顏色」、拚「口水」爲多,拚「論述」較少的老毛病

如果國民黨對於2020年總統大選勝算,僅冀望於「藍色舒適圈」恢復元氣,或是民進黨從內部自爆,也許有機率成功;但平心而論,國民黨作爲一個有着歷史縱深而且人才濟濟百年老黨,不僅有責任帶領檯灣跳脫「顏色舒適圈」的輪迴,且理應看透當「舒適圈」被過度緊抱,有很高的風險反會淪落成「失事圈」。

說到底,真正的舒適圈,當在於固守自己的基本盤外,還進一步有着能拿到盤外更多選票的積極預期,但如今藍綠在政治上認識到的「舒適圈」,多在於得到固守的基本盤後,便足以舒適。藍綠不求進步,是臺灣政治退步的根本原因。

除了兩大黨必須自省之外,選民更應該看清,尋求超脫顏色枷鎖的可能性,如果藍綠兩黨的主要區隔繼續構築於對兩岸關係的立場不同,那麼只要臺灣一天呈現藍綠對立的局面,政治問題就永遠只會在兩岸議題上打轉,當內政議題得不到關注,人民的生活又要如何才能變得更好?

2008年民進黨因扁政府貪腐纏身,謝長廷參選總統挑戰「逆轉勝」失敗,一度淪爲扶不上牆的爛泥。蔡英文臨危接下重整民進黨的重擔,把民進黨導向關注社會權利與分配公平正義的左翼政黨。蔡英文在化身「辣臺妹」之前,其實曾被期許爲帶領民進黨跳脫「綠色舒適圈」棄獨轉型的領導人,也是她能在2016年能帶領民進黨走完「最後一里路」的另一因素,只可惜,在支持度滑落的情形下,終究只能藉着中美角力、香港反《逃犯條例》的大環境,縮回「綠色舒適圈」以待局勢變化。

而當前國民黨在經歷2016年慘敗後開始追求新生,2018年國民黨得利於「藍色舒適圈」,成功地在缺乏黨產奧援的情況下扳倒民進黨,取得以地方包圍中央的根基,復甦速度比2008年時的民進黨來得快。不過對國民黨來說,更重要的是,最後產生的候選人能否跳出「藍色舒適圈」的誘惑,爲選民端出真正有營養的政策牛肉,減少關於顏色的口水之爭,纔算能真正重獲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