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維TW/中共二十大政治局構成呼之欲出

文/範曉鵬

依中共人事佈局慣例,每五年一次的全國代表大會都將產生新一屆領導班子,但隨習近平取消國家主席任期限制,加上至今尚未透露接班計劃,預料2022年中共二十大的人事安排會有相當大的不確定性。儘管如此,總有一些「特殊安排」會提前鋪陳,尤其作爲中共全黨權力核心的25位中央政治局委員人選,將意味外界多能提前嗅出一些氣息。

規則」透露訊號?

首先,中共人事佈局通常是聯動的,需從「大局出發、通盤考慮」,提前佈局「卡位」。因此極具象徵意義的地方黨代會黨委換屆選舉前,通常會透露重磅資訊。比如,通常由中央政治局委員兼任的地方黨委書記,一旦在這一年半載發生更動,那麼繼任者往往會被視爲提前「鎖定」了一張中央政治局的「入場券」。

根據往例,中共二十大前夕的各地地方黨代會將按照兩輪進行,大約從秋季的中央全會後開始,並約莫在2022年6月份結束。亦即,在此之前,四大直轄市、廣東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不排除「換帥」可能,並提前曝光新晉中央政治局委員人選。

其二,中央政治局委員爲國家級領導人,其任職年齡要求雖爲寬鬆,但實際操作仍依循「七上八下」(新任年齡不得超過67週歲,68週歲以上不再提名),再如「同一職務不得連任超過兩屆」等規則須遵守。這意味着,現任中央政治局成員的「去」和「留」實際上存在某種程度上的確定性。

其三,中央政治局的人員組成已經相對穩定,中共歷次黨代會所通過的最終名單,分佈在黨政軍系統不會「偏離」太多。以近四屆中央政治局組成來說:第一層,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構成包括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務院總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全國政協主席、負責意識形態和黨建的常委、中紀委書記、國務院副總理等,十六屆、十七屆還包括國家副主席、中央政法委書記。

第二層,其餘中央政治局委員分別爲中組部中宣部、中央政法委(自十八屆開始)等黨務系統「一把手」,國務院其餘三名副總理,排名第一的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兩名軍委副主席。

第三層,各屆中央政治局構成還可能考慮實際情況進行微調。比如,國家副主席並不總是中央政治局的當然人選,如現任國家副主席王岐山並非中央政治局委員。至於中共中央總書記「大管家」中辦主任,是從2012年中共十八大慄戰書擔任時「入局」,十六屆時任中辦主任王剛則是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身份。如此看來,胡錦濤第二任期的「大管家」令計劃未能「入局」,反倒是特例

此外,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僅在十八大時由「三朝帝師」王滬寧擔任時才「入局」;中共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入局」,也是十九大的特例。全國政協排名第一的副主席,則僅僅在王剛卸任中辦主任後擔任該職時「入局」;到中共十九大時,其名額由中紀委第一副書記楊曉渡代替。總體而言,中共二十屆中央政治局的組成,恐怕也基本難以跳脫上述分佈規律。

其四,「傳統規則」會不會被打破?當然不能排除。中共十九大期間,一些規則已經悄然發生變化。2018年3月份「修憲」取消國家主席不得連任超過兩屆的限制,意味着習近平若無意外將繼續留任。

此外,甫落幕的2021年大陸全國兩會修訂《全國人大組織法》,並授權全國人大常委會可以在每偶數月召開會議,微調國務院副總理、國務委員,以及中央軍委副主席、委員。正如上文所言,其中從傳統上包括若干中央政治局的當然成員。新規則意味着北京可能在中共十九大前夕即動用此項授權,最終影響中央政治局的構成。

政治局「換血」的多種可能

中共以往人事採用的「規則」,有助外界判斷中共二十大中央政治局人選,但還有一些已顯露的跡象則更有助於印證。截至目前,所有跡象顯示,習近平將在中共二十大繼續作爲中共最高領導人幾乎毫無疑問。至於其搭檔、被視爲「弱勢總理」的李克強雖然年齡未過紅線,但因已連任兩屆國務院總理,按中國大陸憲法或不得不「調崗」。歷史上,曾與江澤民搭檔的李鵬,即在連任兩屆總理後於1998年轉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

現任全國人大常委會慄戰書年齡最長,料與同樣在中共二十大上年齡過線的國務院第一副總理韓正告別政壇。其餘三名常委汪洋、王滬寧、趙樂際均未到齡,且僅「入常」一屆,仕途仍可能有多種變化,但多半不會離開中央政治局常委序列。

其餘18名中央政治局委員情況較爲複雜。首先,預料中共二十大因超齡退出的中央政治局委員如王晨劉鶴許其亮孫春蘭、楊潔篪、楊曉渡、張又俠陳希郭聲琨,共計九人。其中,全國人大常委第一副委員長王晨的接棒者應爲一名資深中共全國人大副委員長,曹建明沈躍躍王東明似均符合條件,不過王東明更符合「傳統」。劉鶴、孫春蘭兩名副總理分別了代表兩種用人思路,前者爲國務院系統,後者代表女性。但目前僅貴州省委書記諶貽琴(女),接棒孫春蘭局勢較爲明朗。

兩名軍委副主席許其亮、張又俠已屆退休,這一局面並不常見。從目前軍方人事構成看,似僅有軍委委員苗華(政治工作部主任)、張升民(軍紀委書記)符合年齡條件,但從履歷背景看兩人有所重合,恐只能存一。另一人唯有「破格」提拔聯合參謀部參謀長李作成、國防部長魏鳳和,或另選他人。

中央政法委書記郭聲琨目前來看,循例公安部部長接棒的可能性較低,因爲現任公安部部長趙克志年齡已過線,料唯有內調資深政法官員如最高法院長周強;中組部部長陳希的接班人,不外乎本部常務副部長姜信治順位」和其他資深官員「外調」,事實上對於中組部這樣的機要部門「順位」是特例。其餘楊潔篪、楊曉渡「接棒人」是否「入局」,總要從整體局勢觀察。

其二,未過年齡紅線的9名中央政治局委員,未來仕途難以精準預測。6名地方實力派按傳統應該不會原地踏步,「入京」對於他們來說,將是機率的問題。當然,「入京」並不意味着「高升」,「入常」當然是最好的歸宿(名額實在有限),而像劉奇葆「入局」復「出局」也有可能。

而中辦主任丁薛祥,可說中央政治局的「少壯派」。作爲習近平左右手,丁薛祥如果要更進一步或「欠缺」歷練,留在中央政治局的同時或被安排調任黨務或國家機器系統。中宣部長黃坤明未來仕途或較單一,有兩度入局卻原地踏步的「風險」。

外界可能最爲關心國務院領導層的新構成,尤其目前排名第三的副總理胡春華,在連任兩屆中央政治局委員是否有「入常」的機會。從年齡來看,胡春華作爲最年輕的中央政治局委員仍有相當多的時間,不過其已處於「天花板」位置,如不是「入常」就是「平調」其他黨政系統,而一旦離開國務院系統,其仕途歸宿恐要重新評估。這些經驗之談是否會成真,不妨靜觀其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