髮卡量“縮水”交易規模“萎靡”只是前菜,中報顯示多家銀行信用卡貸款餘額減少,如何破局?
財聯社8月27日訊(記者郭子碩)人人皆知,銀行信用卡業務已告別“規模爲王”時代,信用卡數量減少並不能直接掛鉤信用卡業績。而最新的中報顯示,多家銀行信用卡中心面臨的困境,已從流通卡量“外圍”,蔓延至核心數據貸款餘額。
財聯社記者梳理9家A股上市銀行半年報發現,多家銀行髮卡量“縮水”,交易金額規模“萎靡”,僅三家銀行信用卡交易規模環比新增。不僅如此,已披露的信用卡總消費金額的機構財報顯示,信用卡總消費金額也集體下降。
信用卡業務縮量時代,從髮卡量下降、市場規模增長放緩,發展至核心指標環比“縮水”。各銀行的信用卡如何頂住壓力,積極突圍?
信用卡交易規模集體“縮水”
財聯社記者梳理髮現,目前公佈中報的9家銀行中,僅3家城商行的半年度信用卡貸款餘額環比上升。具體來看,江蘇銀行、南京銀行、齊魯銀行2024年半年度信用卡貸款餘額分別爲349.83億元、83.60億元、50.80億元,分別環比增加5.59%、16.21%、7.08%。
而剩餘披露中報的6家A股上市銀行中,信用卡貸款規模前三的銀行分別是平安銀行、興業銀行、浦發銀行,其信用卡貸款餘額依次爲4709.99億元、3685.740億元、3602.46億元,分別環比減少8.38%、8.23%、6.58%。而上一年,平安銀行、興業銀行、浦發銀行三家銀行在A股上市銀行的信用卡交易金額(或信用卡總消費金額)中排名前十,信用卡貸款餘額排名前十五。
值得關注的是,信用卡貸款規模下行背後,銀行信用卡交易金額也同步下滑。平安銀行、興業銀行、浦發銀行上半年信用卡總消費金額分別爲 11909.90 億元、9849.84億元、9674.93億元,環比分別減少3.74%、12.11%、12.14%。
“信用卡交易金額‘縮水’,部分原因是內需不足。”資深信用卡專家董崢告訴財聯社記者,在此背景下,銀行也並未改變傳統的“拉新”思維。信用卡市場趨於飽和的背景下,“拉新”大幅增加了銀行營銷成本。另一方面,只拉新不細分存量用戶,髮卡銀行無法抓住持卡人的需求,也無法住能夠貢獻價值的用戶。綜合之下,導致經營收益難以可持續增長。
董崢指出,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持續下降,尤其是部分奢侈品與家用電器等消費明顯走低,而日常消費品如餐飲、食品、藥品、石油等依然保持增長勢頭。消費趨勢變化下,各信用卡中心要想“突圍”,就要及時掌握持卡人消費趨勢,充分了解消費需求變化,將信用卡權益與用戶的剛需消費相結合,最大程度抓住消費者的消費場景,以提升用卡活躍度。
卡量再次“擠水分”
就目前數據來看,“卡量”縮水仍然是各銀行的主基調。三家股份制銀行信用卡中心顯示,截至2024年上半年,平安銀行信用卡流通戶數環比微降4.1%至5165.58萬戶。浦發銀行信用卡流通卡數環比微降3.97%至 4645.53萬張。同期,僅興業銀行髮卡量小幅漲至7254.92萬張,較上年末增長 1.62%。
這也與人民銀行此前披露的行業趨勢基本一致。人民銀行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全國共開立信用卡和借貸合一卡7.6億張,環比下降0.85%。與2023年末7.67億張的總量相比,減少約700萬張,連續6個季度環比負增長。
在此之前,銀行清理長期睡眠卡,同時限制單一客戶在同一機構的持卡數量上限,卡量“擠水分”。2022年7月,《關於進一步促進信用卡業務規範健康發展的通知》(下稱《新規》)正式發佈。《新規》指出,銀行業金融機構應強化睡眠信用卡動態監測管理,連續18個月以上無客戶主動交易且當前透支餘額、溢繳款爲零的長期睡眠信用卡數量佔本機構總髮卡數量的比例在任何時點均不得超過20%,但附加政策功能的信用卡除外。
行業面上,國有大行、股份行等銀行也在接連下線多款信用卡產品。今年以來,包括郵儲銀行、中信銀行等多家商業銀行發佈公告稱,將停止發行部分聯名信用卡。9月1日起,“中信銀行錦江WeHotel聯名信用卡”“中國農業銀行國家寶藏信用卡”等多款信用卡也即將停發。
對此,素喜智研高級研究員蘇筱芮表示,部分銀行主動收縮信用卡業務戰線,主要基於兩方面因素。第一,考慮到包含信用卡在內的消費信貸市場整體業務質量有所弱化,持卡人還款能力降低推高信用卡不良率,機構在授信方面更謹慎;第二,“斷卡行動”疊加《新規》等影響,機構加速對存量卡片的精細化管理,可能導致存量卡片透支縮水。不過二者相比之下,前者的影響較大。
銀行如何破局,精細化經營?
信用卡交易金額下降、流通卡量規模收縮,銀行的關注重點進一步轉向客羣質量提升與結構優化。在多家銀行的半年報中,優質客戶與資產結構優化,也是上半年各家銀行的重點關注部分。
浦發銀行表示,風險管控堅持控新降舊不動搖,嚴把新客准入,壓降存量風險。興業銀行也表示,拓展優質客羣,聚焦年輕學歷客羣、新消費客羣、新能源汽車客羣等優質客羣。2024年上半年,該行的年輕學歷新戶髮卡佔比較上年末提升 5.8 個百分點。
場景經營方面,平安銀行在全國超900個商圈開展屬地客羣經營,上線“8.8 元購”市場活動;精準營銷方面,也同步推進客戶分層經營,並開展分期折扣活動,鼓勵消費、讓利客戶。
在此背景下,多家銀行信用卡貸款不良率下行,各行風險管控效果顯現。半年報顯示,除了浦發銀行信用卡及透支不良率上升0.13個百分點至2.56%外,興業銀行信用卡貸款不良貸款率 3.88%,較上年末下降 0.05 個百分點;平安銀行信用卡應收賬款不良貸款率2.70%,較上年末下降 0.07個百分點。
蘇筱芮指出,現階段信用卡業務逐步邁入“精耕細作”的時代,各行的信用卡經營除了基礎髮卡量以外,還會關注在用卡量、交易金額等,同時會對重點場景給予更多關注,例如國內消費者在境外的用卡頻次、交易金額,再如汽車信用卡在購車、養車等場景的交易情況。
在她看來,信用卡中心需不斷髮力產品創新及運營手段,以“卡片+信用卡手機應用+場景+權益”爲錨,打造信用卡一體化經營服務體系,此外,也可以考慮在優化境外來華人士支付便利的大背景下,針對此部分人羣開卡、用卡需求尋求差異化創新,打造突圍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