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醫劉良:職場牽手綜藝是雙向奔赴

《法醫探案團》寓教於樂

與芒果綜藝三度結緣,大法醫劉良圈粉無數

向琴琴在“探案”中

羊城晚報記者 艾修煜 黃穎琳

今年3月,職場奮鬥紀實真人秀《初入職場的我們·法醫季》將目光對準了法醫人,讓大衆看到“爲生者權,爲死者言”的責任與理想,也讓“明星”法醫劉良、周亦武和徐梓童、屈軼齡、向琴琴、陳湜、劉朝諭5位小萌新走入公衆視線。

6月,《入職後的我們》開播,《初入職場的我們·法醫季》原班嘉賓走進湖南特色警局,完成30天的一線工作,讓觀衆看到了5位實習生的成長。

如今,“三搭”來了!11月3日,由芒果TV打造的《法醫探案團》上線,劉良、周亦武兩位法醫再次帶領“法醫天團”揭秘案件真相,讓網友贊之爲職場綜藝的“最強售後”。

日前,羊城晚報記者前往長沙探班,獨家專訪了與芒果綜藝三度結緣、並圈粉無數的法醫劉良。他充分認可了職場綜藝給法醫行業帶來的“破圈”效應,表示:“節目播出後,很多有志青年選擇將法醫作爲高考第一志願填報,未來3-5年,法醫行業或將迎來火爆期。”

談新綜 寓教於樂,綜合性很強

《法醫探案團》一開局,親切感便撲面而來。再次相聚的法醫天團們,一見面就開啓了“逗趣”模式,歡笑不斷。首案“午夜黑羊嶺”中,探案團更用3分鐘推導出“受害者”死因,展現出強大的專業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劉良表示融合了探案、懸疑元素的《法醫探案團》“是一個寓教於樂、綜合性很強的節目”。

羊城晚報:以您的視角看,和前兩檔節目相比,《法醫探案團》有何不同之處?

劉良:《初入職場的我們·法醫季》側重嚴肅工作,《入職後的我們》則有幽默輕鬆的一面,可以讓觀衆看到很有生活氣息的法醫,兩檔節目的觀衆反響都很好。不過還有觀衆提出:“能不能再進一步,更完整全面地呈現法醫這一羣體的工作和生活狀態?”節目組應該是收到這些反饋,於是就有了《法醫探案團》。

羊城晚報:作爲大法醫,您過手的真實案例無數,再面對《法醫探案團》中的模擬案件會不會難“入戲”?

劉良:其實還好,一旦發現死傷或者蛛絲馬跡,我很快會轉入職業狀態,設想應該收集什麼信息、看看“屍體”有什麼變化,這是“職業病”了。但節目組還設置了其他干擾項,有很多陷阱和環節,我就懵了,我沒有密室逃脫的概念。所以,節目中,名義上還是我和周亦武帶隊學生們,但實際上考驗的是我和周老師。

羊城晚報:既然有被考的感覺了,那您給自己在《法醫探案團》中的表現打多少分?

劉良:第一個案子能拿六七十分,第二個案子我覺得自己不及格(笑)。屈國強評價我有“上帝視角”,其實我真的是懵的,在裡面也不知道整個架構是什麼樣。第二個案子裡,我們在“精神病院”裡被嚇得跑來跑去,那時我只有潛意識的反應,都不知道自己在幹嗎。

再重聚 小萌新各自成長,向琴琴進步明顯

《初入職場的我們·法醫季》和《入職後的我們》播出後,5位實習生各自擁有了不少粉絲,他們的成長動態也成爲網友關注的焦點。作爲節目中的“逆襲擔當”,專科畢業後,爲了追逐心中的法醫夢,曾從事殯葬行業的向琴琴被劉良收爲徒弟。

劉良透露,向琴琴成長迅速:“原來她是動手小白,現在已可以獨立解剖遺體,最近鑑定中心來了幾個新實習生,琴琴還能幫忙指導這些本科生。”

羊城晚報:《初入職場的我們·法醫季》後,您收了向琴琴當徒弟,大家也很關注她,她的工作現狀如何?

劉良:向琴琴進步很明顯,她更加自信有底氣了。她在湖北崇新司法鑑定中心已經做了100個左右的案件,有屍表檢驗、交通事故傷情鑑定,還有外地送來的組織學檢查,這個工作頻率算密集了。她天天到處跑,大約一天有兩個案子。

秦明老師總說琴琴有敏銳的推理能力,但她以前大多憑直覺,沒有想明白邏輯關係,現在她會找出證據理由,從專業上驗證觀點,後續系統理論方面她也會繼續補課。

羊城晚報:琴琴的成長令人欣喜。在您看來,琴琴的“逆襲”具有廣泛意義上的參考價值嗎?

劉良:我們要承認人是有差別的,不可能都在同一個軌道上跑得那麼快。有很多人質疑節目有作秀成分,但從開始錄製到現在,我都是讓琴琴遵循自己的內心,她沒放棄,一直堅持往法醫的道路上走。我覺得只要她肯繼續努力,應該是能達到她想實現的目標。這對前期不順利,或者經歷過失敗的很大一批人是有鼓勵和帶動作用的。

羊城晚報:所以,您對於職場綜藝的播出反響是持肯定態度的?

劉良:對的,之前我參加法醫學高峰論壇時,很多法醫老師也很認可幾位實習生的進步。節目也促使我們反思法醫教育體系:是應該先讓學生把理論讀完,還是先動手再讀理論,或者是同步進行?部分實踐和理論課程,我們可能要考慮重新調整順序。

論破圈 未來3-5年,法醫行業將火爆

從面對鏡頭小心謹慎的新鮮人,到如今“三度觸電”,劉良表示,上職場綜藝契合自己“宣傳法醫行業”的初心,還讓他發掘出自己性格中更多的面:“剛開始錄製《法醫季》的時候,我們還是小心謹慎的,前四期節目基本都不怎麼說話。現在導演會跟我開玩笑,說我溝通能力很強,有做編劇的潛力,道具組我也可以加入,哈哈。”

羊城晚報:作爲大法醫,您日常工作很忙碌,爲什麼還接連參加了三檔綜藝?

劉良:說實話,這不是爲了我個人或者單位,而是爲了整個行業。法醫本來就小衆,大衆認知頗有偏差,會矮化也會神化這個職業,所以需要正向且正確的宣傳。所以,節目組和我們是一拍即合,是雙向互動。

羊城晚報:《初入職場的我們·法醫季》和《入職後的我們》播出後,您有感覺到什麼突出變化嗎?

劉良:有的,很多人都來跟我打聽報考法醫專業的事。這些年輕人不是頭腦發熱,很多是看了節目瞭解了法醫職業,明白了法醫的苦和累,綜合考量後才作出的抉擇。如果能把這樣的年輕人吸收進來形成人才隊伍,對行業發展會非常有幫助,我在行業論壇上也大膽預測,“未來3-5年,法醫行業會有一個火爆期”。在我看來,這是兩檔貼着綜藝標籤卻扛起文教責任的節目。

羊城晚報:參與了這麼久綜藝錄製後,您自身有何影響和改變?

劉良:節目就像鏡子,會發掘出人的另一面。我就覺得我好像比以前更調皮了,有人評價我“老頑童”,也有人說我像喜羊羊裡的老村長,哈哈。我覺得挺好,保持童心很重要。有人調侃說,我拍節目有鉅額酬勞,暴富了,我澄清下,我直到現在還是零片酬參加,哈哈。

羊城晚報:對於選擇投身到法醫行業的年輕人,您有什麼話想對他們說?

劉良:首先,興趣非常重要,但不要認爲興趣可以戰勝所有,還是需要努力,踏踏實實把本領學會。另外,有一個好的起點,並不意味有一個好的終點,我對5位實習生也說過,堅持下去纔有希望,如果半道上分神了,別人在前進,你就會慢慢面臨淘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