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營銷、愛惡搞,這瓶暗黑罐裝水橫掃全美成爲Z世代最愛飲料?

最普通不過的日常品類,怎麼打造爆款?

比如,一瓶純飲用水或者氣泡水,如何在成熟的飲用水賽道搶佔份額?

“死亡之水(Liquid Death)”給出了一個讓人意料不到的滿分答案。

Liquid Death 成立於美國加州,產品於 2019 年上市,以“謀殺你的口渴(Murder your thirst)”爲口號,包裝以啤酒爲靈感,採用可回收鋁製罐裝,並在設計上融入了重金屬、朋克等搖滾風格。

品牌產品目前包括純水、無增味氣泡水和增味氣泡水,原料水來自於阿爾卑斯山,無增味水定價爲 19.95 美元/12 罐,增味蘇打水定價爲 30.67 美元/12 罐。除了官網和亞馬遜渠道,Liquid Death 目前在美國的 Whole Foods、Sprouts、7-11 和 Target 等零售商店,以及酒吧、紋身店、咖啡館和音樂節等場所售賣。

Liquid Death最初銷售的產品本質上就只是罐裝水,但就是這樣一個賣水的新品牌,2022年收入就超過 1.3 億美元,是美國增長最快的無酒精飲品。最近完成了第二輪融資,估值達 7 億美元,這個數字甚至遠超百事可樂的3倍銷售額。

Liquid Death表示品牌四分之一的消費者年齡在 18 至 25 歲之間。對於 Z 世代水鑑賞家來說,液體死亡已成爲他們的最愛。其 TikTok 賬戶是該平臺上美國最受歡迎的飲料品牌,坐擁440萬粉絲,而 Instagram的粉絲也高達250萬。

可以說在“死亡之水”出現之前,水的品牌基本上沒有區別——大同小異的塑料或玻璃瓶,透明或淺色的瓶身,包裝就強調來源地、水質、礦物質含量。

液體死亡的廣告語:“別害怕,只是水而已”

但只要瞭解Liquid Death一點,就知道這個品牌從產品包裝到營銷上,都完全不按常理出牌,黑色幽默、血腥、有時候甚至有些無底線,連它的口味名稱也很硬核:Mango Chainsaw(電鋸狂芒)、Berry It Alive(活埋漿果)和Severed Lime(血腥檸檬)。很難想象它竟然和依雲、Fiji等知名水品牌一起競爭。

那麼這個又朋克又搖滾的 罐裝水品牌是如何在短短五年內獲得 7 億美元估值的呢?它在產品和營銷上究竟有什麼獨特之處?

水是人們最基礎的需求品類。由於人們健康意識的提高,疊加部分缺水地區的惡劣環境條件,全球對清潔健康飲用水的需求普遍增長,帶動了對瓶裝水的需求顯着增長。

2022年全球瓶裝水市場規模估計爲3039.5億美元,預計2023年至2030年將以5.9%的複合年增長率(CAGR)增長。

其中,人們對營養強化水的偏好日益增加。在過去的幾年裡,帶有鹼性水、富含電解質的水、強化水、含咖啡因水、額外添加氫或氧等標籤的產品越來越受歡迎。

除了以上品類,蘇打水的需求增長也不可忽視,蘇打水消費者的大部分都是千禧一代和 Z 世代。這一細分市場預計到 2030年價值將達到938 億美元,2022 年至 2030 年複合年增長率爲 12.6%。

就像中國許多年輕人稱自己是“麥門信徒”一樣,美國的Z世代也稱得上是Liquid Death門的忠實信徒。Liquid Death的品牌和營銷暗黑、叛逆、瘋狂、瀰漫着黑色幽默、有時甚至有些擦邊,但年輕人就是願意爲它買賬。爲什麼 Liquid Death 的品牌形象如此成功?

01“反營銷”的營銷方式

你要說"死亡之水",就不能說它的品牌營銷。

Liquid Death 的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 Mike Cessario 曾談到品牌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歸功於營銷。Mike希望將Liquid Death塑造成爲一個幽默、前衛且真實的品牌,一個“反營銷”的品牌。但實際上,僅今年這家公司的創意campaign就比大多數品牌十年來的還要多。

Liquid Death拿下了超級碗廣告,在中場的廣告中展示了一羣青少年孩子在派對中用高腳鋁罐喝着Liquid Death,彷彿在喝酒一樣。但最後以旁邊的孕媽也開始喝Liquid Death作爲反轉,最後在字幕中又現出“別害怕,只是(喝)水而已”,以一種無厘頭的方式吊起觀衆胃口,又加深了人們對品牌slogan的印象。

在瓶裝水行業中,強調水質和口味是常態,但Liquid Death的黑色幽默營銷反而有效地吸引了目標受衆的注意力。

02獨特的USP

瓶裝水市場競爭激烈,數十個品牌爭奪消費者的注意力。爲了脫穎而出,品牌需要有獨特的銷售主張(USP)。Liquid Death 的 USP 就是它的包裝。

主打品質水的品牌有很多,像斐濟水、依雲、Voss、Dasani,但Liquid Death與這些講究品味、典雅、簡約包裝的對手路數完全不同。

一般我們喝的純水都是塑料瓶裝,而飲料可能以金屬罐包裝。但Liquid Death一反常態——用最暗黑的包裝裝最純淨的水。彩色罐頭加上哥特式文字標誌、怪異的骷髏圖像,營造出獨特而前衛的品牌體驗,這種怪異的反差感狠狠拿捏了千禧一代和 Z 世代。

03可持續發展

Liquid Death的反差感還來自於這樣一個看起來叛逆不羈的品牌,卻一直致力於可持續發展。

Liquid Death的高腳罐採用可回收鋁材製成,比一次性塑料製成的許多瓶裝水更環保。

而且,品牌還爲了宣傳可持續發展,拍攝了不少創意廣告。Liquid Death最近就爲了宣傳旗下的“可循環整形中心”,邀請有150萬粉絲的Instagram達人Whitney Cummings聯合只做了一條視頻,誇張地展示了可回收塑料如何被用來作爲整形手術的填充物,畫風很獵奇甚至有點血腥,但讓用戶印象深刻。

黑色幽默的非主流營銷、強大的USP、強勢輸出的可持續理念讓Liquid Death構建了強大的品牌力,雖然備受爭議,但引起了 Z 世代用戶的強共鳴,用戶自然願意持續爲它買單。

相比其他品牌,“死亡之水“的核心目標人羣就是Gen-Z,而這一畫像可以不斷細化——比如TA可能不喝酒、但喜歡重金屬/是搖滾樂迷、或者喜歡暗黑前衛的東西、又或者是把Liquid Death當作替代的能量飲料/啤酒愛好者。

Liquid Death的營銷也許不是完美的,但卻牢牢把握住了品牌核心用戶的癢點,在滿足痛點基礎上製造了燃點。

01風格統一的社媒運營

Liquid Death 在各大社交媒體平臺上都有自己的官方賬號,該品牌在Instagram上有250萬粉絲,Tik Tok上有440萬粉絲,Facebook、Twitter賬戶、和YouTube頻道也擁有龐大的粉絲基礎。賬號發佈的內容大多都比較硬核。

Liquid Death的Instagram的賬號主要分享用戶的相關視頻、產品推廣、紅人合作帖子。

但無論發佈什麼,品牌都注重保持整體風格的統一。比如Liquid Death多次與漫畫家賬號Jeff Mahannah合作,Jeff的畫風偏血腥、怪誕、黑色幽默,在合作內容中,Jeff的漫畫內容主題都是Liquid Death,但從不會讓人覺得“生硬”。

相反,因爲漫畫本身內容引人入勝,Liquid Death xJeffMahannah系列平均點贊量都在3w以上,評論過千,很受粉絲喜愛,無形中將內容、品牌宣傳完美融合,並進一步加強品牌風格。

02反直覺反常規的紅人x內容營銷

Liquid Death在選擇紅人上有顯明的品牌風格,一方面它會與各種各樣的社媒紅人合作,另一方面也邀約了許多明星,合作方式讓人感嘆真是腦洞大開。

爲了回擊某位黑粉的評論“我寧願去喝胖子身上的汗,也不願意喝Liquid Death“,Liquid Death就真的請來了“重量級”KOL zackass(51萬粉絲),邀請了10位素人來盲喝zackass運動後的汗水和死亡之水!結果當然是產品勝出。

向左滑動查看

這條Instagram發出不久就引來衆多點擊和評論,品牌以出其不意的反向營銷方式,並沒有直接請紅人爲自己做商品推薦,而是將紅人的特性與品牌的內容創意性結合,反而讓一些粉絲更加忠實,這就是Liquid Death的紅人營銷策略。

在TikTok上Liquid Death邀請了tik toker Steve-O推出聯名布偶娃娃,在布偶娃娃的原料中,包含Steve-O邊喝死亡之水邊剔下的頭髮,Steve-O號稱拿到這個布偶娃娃後無論對娃娃做什麼,自己都能感受到。這條視頻發出1個月後累計觀看量38萬,5萬點贊,評論區許多人表示好奇。

可以看到Liquid Death始終在尋找特性鮮明的創作者,品牌與這些創作者合作,以內容爲核心,纔是引爆社媒瘋傳,放大品牌聲量,吸引更多潛在年輕人的關鍵。

Liquid Death 使用的另一種紅人營銷策略,是在各領域選擇符合品牌氣質的明星,一起打造奇特、病毒式的campaign。

比如與卡戴珊家的大姐夫、音樂人Travis Barker爲紀念 Blink 182 專輯製作了液體死亡灌腸劑,與曾經入獄的電視名人Martha Stewart合作萬聖節聯名,推出了一款售價 58 美元的香薰蠟燭,名爲 Dismembered Moments,其形狀是一隻真人大小的斷手,手裡拿着一罐液態死亡之水。

Liquid Death 的經驗對於DTC 品牌而言,就是要想在擁擠的市場中脫穎而出,就必須大膽、與衆不同,並且敢於反常識、反常規;而品牌營銷的本質上是洞察覈心用戶的心理,創造出與衆不同又打動用戶的內容。

品牌優先於產品。液體死亡的產品本質上也只是罐裝水,然而,是品牌的差異化定位和反常規的品牌營銷決定了品牌基因。

而Liquid Death的營銷策略中,始終離不開與社媒紅人、名人明星一起共創品牌內容,豐富品牌意涵,打造病毒式傳播現象。

而如果您的品牌也想要吸引年輕受衆,想要通過紅人營銷突破小衆圈子、或在紅海賽道突圍、提升品牌聲量並收穫業務增長,找我們就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