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轉失智症治療觀念 醫界:就醫是為「預防」非確診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失智症中心主任劉建良說,最新失智症治療趨勢是,只要稍有老化,個案記憶力減退時即可就醫,與醫師討論延緩病程的方式,「就醫不是爲了確診,而是預防失智。」本報資料照片

9月21日是國際失智症日。臺灣失智症患者逐年增加,至112年全臺共有25萬3697人罹病。近期失智症藥物研發出現曙光,阿茲海默症已有抗體藥物可用,改變過去「雖可篩檢,但無藥可用」窘境;也有影像檢查可提前發現確診失智症前的腦部變化,但專家表示,阿茲海默症影像學檢查要價不斐,要推動普篩仍有難度,建議民衆提早就醫。

亞東醫院神經醫學部失智中心主任甄瑞興表示,過去失智症檢測與治療,都是民衆已經罹病,如忘記事情,甚至影響生活時才就醫診斷,但去年開始,國際失智症相關研討會,已經將診斷改爲「生物標記」診斷,藉由腦部正子檢查,判斷是否已出現類澱粉沉積,或抽血檢驗濤蛋白異常,民衆希望瞭解自己腦部是否出現異常即可受檢,不必等到記憶力不好再檢查。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失智症中心主任劉建良表示,阿茲海默症過去必須靠切片檢查,影像學診只在研究型計劃中進行,但不可能每次檢驗患者大腦都做切片,正子檢查用於阿茲海默症檢驗是一大進展,不過每次檢查要價近8萬元,且普篩有僞陽性問題,並不合適,但可協助臨牀醫師讓診斷更加精確。

劉建良說,阿茲海默症新藥針對輕度、早期個案,以免疫方式清除患者腦部類澱粉蛋白沉積,達到改善病況的效果,相應的類澱粉蛋白正子檢查,可在症狀輕微時,作爲「排除檢驗」之用,如果患者腦部未見白斑,就可排除罹患阿茲海默型失智症,但若檢出白斑,除阿茲海默症外,亦可能是退化型失智症,必須搭配患者症狀等綜合評估。

已有國家針對失智症啓動廣泛篩檢計劃,但目前國內醫界尚無普篩共識。不過,劉建良表示,及早就醫絕對沒有疑慮,過去失智症就醫強調「確診」,但最新趨勢是隻要稍有老化,個案記憶力減退時即可就醫,與醫師討論延緩病程的方式,除藥物以外,還可藉由三高控制、社交活動等,避免長者待在不良環境中,讓病況不斷變差,「就醫不是爲了確診,而是預防失智。」

亞東醫院神經醫學部失智中心主任甄瑞興表示,國際失智症相關研討會,將診斷改爲「生物標記」診斷,只要民衆希望瞭解自己腦部是否出現異常就可受檢,不必等到記憶力不好再檢查。本報資料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