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墾丁陸蟹媽媽淪「蟹餅」 公路局建廊道3.0避路殺

公路局於墾丁打造陸蟹廊道。(蔡明亙攝)

屏東墾丁臺26線香蕉灣路段,爲全臺陸蟹多樣性最豐富的區域。(蔡明亙攝)

屏東墾丁臺26線香蕉灣路段,爲全臺陸蟹多樣性最豐富的區域,曾紀錄陸蟹種類高達62種,爲全臺95%陸蟹種類集中熱區。交通部公路局與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合力推動「護蟹過馬路」的陸蟹廊道,近年在廊道的路殺情形成功減少81%。公路局更打造陸蟹廊道3.0,透過軟硬體措施雙管齊下,並實施交管便於陸蟹通過,盼維護生態多樣性,防止陸蟹被路殺成「蟹餅」。

公路局指出,臺26線38至42公里路段位於墾丁國家公園範圍內,沿途景點包括船帆石、香蕉灣生態保護區、砂島生態保護區等,可欣賞世界最北端的熱帶海岸林、珊瑚礁岩地形及陸蟹生態。

陸蟹依種類不同,棲息於潮間帶、涌泉及海岸林,臺26線香蕉灣至砂島路段,正是陸蟹棲地,臺26線38至42公里路段,共記錄到陸蟹8科42種,爲臺灣陸蟹多樣性最高的地區。

陸蟹降海釋幼路殺情形,近年受社會大衆重視。(蔡明亙攝)

臺26線38至42公里路段擁有豐富陸蟹生態。(蔡明亙攝)

不過,近30年來,因棲地開發、外來種入侵、人爲捕捉,陸蟹族羣數量僅剩不到5%,且道路切斷陸蟹降海繁衍路線,陸蟹降海釋幼路殺近年也受社會大衆重視。

公路局說明,2017年將排水涵洞改造成具輔助攀爬設施的「陸蟹廊道1.0」,去年在道路下方設置世界上第一個架高式共36道連續性「陸蟹廊道2.0」,成功減少81%路殺情形。今年以咕咾石與漂流木鋪設於陸蟹廊道內,強化陸蟹廊道的微棲地功能,打造「陸蟹廊道3.0」將受道路切割的網絡縫合,達到還路於蟹目標。

陸蟹會到海邊釋幼。(蔡明亙攝)

今年公路局交管措施執行期間爲7月20日至22日、8月18日至20日、9月17日至19日(農曆6、7及8月的15、16及17日),時段爲晚間6時30分至8時30分,最後1個月爲晚間6時至8時。管制時段內將4車道縮減爲2車道,每封閉10分鐘開放10分鐘,同時配合志工在熱點區域以人力撈蟹進行調查記錄後直接帶到海邊產卵釋幼。

交通部長李孟諺18日視察護蟹工作時,與工作人員一起護送陸蟹媽媽過馬路到海邊產卵「釋幼」,並呼籲民衆於陸蟹產卵期間經過香蕉灣能減速慢行、禮讓陸蟹先行,並對現場交管人員及志工多加支持與響應,一起創造友善道路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