楓糖地瓜/孝親之道
前情提要:
這是Edmonton的愛德蒙頓孔子學院與當地華文報紙光華報所共同舉行的《打開漢語窗,綜覽天下事》徵文比賽,今年的主題是『華人傳統』,投稿文章須圍繞主題,由投稿人自設題目、自由發揮。
愛德蒙頓孔子學院是當地大陸人所成立的華人組織,目前在加拿大很多中英雙語學校,此學院之宗旨即爲持續推廣華人文化,讓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四大古文明之一中華文化能夠傳承到下一代(這段這麼文謅謅的話,是我當天參加頒獎典禮的時候記下來的)
我一開始也只是貪圖獎金,且我覺得這裡華人應該寥寥可數,搞不好參加可以順便賺零用錢,誰知後來才知道全是大陸人,現場只有我一個臺灣人,感覺有點格格不入,雖然同樣是中華文化,但大家都知道這兩岸對於文字、文句用法、文學欣賞的角度天差地別。以大陸文學的角度來看,我的文章應該是會被恥笑吧!
但評審的講評很精彩,從小學組分析到成人組,把各組之間的特色差異,以文學眼光解構得鉅細靡遺,包括一篇好作品的文章結構要環環相扣、情感訴求要真切澎湃、意識形態的闡述要深入淺出等,我才發現評審是認真的,且個個來頭不小,都是對岸來的文學工作者,頓時更覺得:我整個輕忽敵手,今天應該是來現場吃點心的吧?
最後評審說:『成人組文章的難度在於:文字要深入淺出,意涵要發人深省。』(這也太刁難人了吧?!)默默地祈禱不要只是個佳作,因爲佳作沒獎金。還好我勇奪第三,沒爭光至少我也沒丟臉。(標準這麼低,是哪裡在『勇』阿我?)大家可以見笑一下了~
我的內容談的是孝道,過去這一年江爸江媽沒有停止爲我擔心過,是我這一年一直揮之不去的內疚,加上師父常常提點,孝順是佛教中心思想,不孝也是佛教徒最大的罪過,於是我開始思考自己對於孝順父母,盡了多少心。將來身在異鄉的我,又該怎樣善盡孝道,我希望自己常常思考這個問題,因此以此爲題:
2011年10月,我和兩箱沉重的行李,從臺灣啓程往加拿大,這不是我第一次離家,卻是我第一次要離家許久。那天我刻意不讓父母送機,免得全家人哭成一片,強裝成自己不過是出趟遠門,很快就回來。
在臺灣三十年的歲月,沒想過自己有天要離鄉背井。我的情況和留學生不同,他們在海外是過客,心底多少知道自己總有歸國的一天。但我若希望自己愛情順利並走入家庭,我只有『努力融入異鄉生活』這條路。因 此,出國的那天,我每一步都走得忐忑與矛盾。
過去身邊都是同文同種的華人,依照着華人傳統生活,不覺得有甚麼特別之處,時間上遵循着三節過日:中國農曆新年、端午節、中秋節,思想上則深受儒家思想影響,謹守仁義,奉行中庸,勵行孝親。中國人的傳統文化、禮俗與思想,早融入在舉手投足的生活,像是手機內建軟體一樣的理所當然。直到離家到異國發展家庭,對於不能在父母身邊善盡孝道,才深感遺憾與難過。
自小我們被教育『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在在道出中國人對於孝親的重視。印象中被認可的孝順,子女要隨伺在旁,正所謂『父母在,不遠遊』。但隨着經濟體制的改變、國際發展的趨勢、與科技的進步,許多人選擇離鄉到異地打拼,到世界另一頭工作。
若遵照傳統思維,異地發展的遊子可能都要被冠上不孝的罪名、被親戚朋友批評、左鄰右舍的議論。但隨侍在旁真的就是孝順?不能事親在旁就是不孝順?但就我自己的親身體驗,離家後我和父母的感情反而越加親密,身邊遇到的海外華人朋友,即使不在父母身邊,他們的孝心跟孝行,反而更加值得稱許與敬佩。這讓我重新思考起『孝順』的定義。
反思過去在臺灣的生活:每天出門上班、下班回家睡覺,即使與父母同住,每天說的話也不超過三五句,老媽還會幫我張羅晚餐,我只負責張口吃。週末忙着跟朋友應酬,也沒想過陪陪父母。唯一有讓自己感到心安的孝舉,大概就是每個月微薄的孝養金。
我的朋友大多跟我過着一樣的生活,與父母同屋檐下,不免『茶來伸手、飯來張口』、更別說關心父母。結了婚的朋友,忙於新家庭,即便回家的車程只有三小時,常也是一年回家一次。若新家離父母家很近,回家也是不過是順路吃晚餐。
當父母一直在孩子的身邊時,孩子總脫離不了『接受』的角色,即使心底知道要反饋父母,卻難免理所當然地接受着父母給予的方便,久而久之,就把方便當隨便。
但許多海外的華人正好相反。父母不在身邊讓他們更加珍惜每次見面的機會:常常電話問安,一聊都是好幾個小時;省吃儉用,期待一年一次回家看父母的機會,經濟基礎好的年年帶父母旅行。
孝順要用心,不是用距離衡量。
孝順是華人最值得珍惜的傳統,但我們卻逐漸遺忘孝順的真諦:孝順不在於形式、在於心,不在於三節禮金、在於日日關心。在不忘『孝順』爲華人傳統美德之時,更應反省自己是否有從『心』做起,才能真正地將孝順傳統美德,發揚傳承給下一代。
●作者楓糖地瓜,所發表相關文章於個人部落格『楓糖地瓜』中,目前爲《ETtoday新聞雲》合作名家。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
>>>加拿大小白V.S.臺灣地瓜,異國戀行不行?「楓糖地瓜」在ETtoday新聞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