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項目進村 賺錢不出遠門

“年底就能見到收益了!”11月12日,遼寧丹東市寬甸滿族自治縣虎山南嶺外村中藥材基地裡,起根機來回穿梭,一棵棵丹蔘根伴隨着陣陣轟鳴聲破土而出,30多名村民忙着分揀、裝袋裝車。76歲的孔慶英一邊挑揀丹蔘根,一邊笑着對記者說。

“今年是我們種植中藥材的第一年,解決了包括建檔立卡貧困戶在內,無法離鄉、無業可扶的50多名村民的就業問題,爲他們增加了12萬多元的務工收入。”南嶺外村黨支部書記宮照綱說。

南嶺外村是遼寧以黨建爲引領脫貧攻堅、以產業爲依託富民增收、以民生爲本保障穩脫貧的典型寫照。截至目前,遼寧1.42萬剩餘貧困人口已經全部達到脫貧標準;21萬收入低於5000元的已脫貧人口,今年實現收入超過5000元。

農民要致富,關鍵看支部。遼寧在所有行政村選派鄉村幹部工作隊員全覆蓋的基礎上,出臺《村黨組織書記管理暫行規定》,推動各地把村黨組織書記選優配強,夯實基層組織,形成強大的脫貧攻堅戰鬥力。爲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遼寧陸續出臺文件指導各地在特殊時期開展工作。

針對疫情帶來的貧困羣衆外出務工難、貧困地區農產品銷售難、扶貧項目開工復工難等問題,遼寧統籌兼顧“兩手抓”,分類精準施策。貧困羣衆外出務工交通補貼用工企業減免社保費等舉措得以落實,爲降低疫情對扶貧工作的影響打開了新局面。今年以來,遼寧貧困羣衆外出務工15.8萬人,同比增長18%;全省各地各部門設置扶貧公益崗位35664個,幫助貧困羣衆增加就業機會實現穩定增收。

“到目前爲止,我們已經出欄了兩批肉牛,爲貧困戶分紅27萬元。”朝陽市朝陽縣魯王杖子村第一書記薛釗告訴記者。魯王杖子村是全省最後脫貧摘帽的村之一,全村668戶,建檔立卡貧困戶有109戶。2018年3月,畜牧養殖專業合作社成立。兩年多來,通過社會幫扶、扶貧資金入股、社會衆籌和認養、村民入股等方式,籌集到資金562萬元。預計今年底牛場可以爲村集體分紅超過5萬元,全村40戶貧困戶人均年收入增長1000元。

遼寧把產業扶貧作爲重中之重,堅持產業進村、扶持到戶,積極發展龍頭企業+貧困戶、特色農業+貧困戶等產業扶貧模式,讓貧困人口通過產業扶持實現脫貧。

針對今年剩餘的1.42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遼寧推動實現縣有扶貧支柱產業、鄉有扶貧主導產業、村有優勢扶貧產業、戶有至少一項有效產業扶貧項目。確保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全部自主發展項目,沒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全部有代養代種等項目,每個貧困戶至少有一個以上的實體項目,實現貧困戶產業扶貧項目全覆蓋。

因病致貧,一直都是困難羣衆致貧的主要原因之一。遼寧逐步建立起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醫療補充保險的“四重”保障體系。2018年至2020年,省本級安排2.74億元專項資金購買商業醫療補充保險,解決患大病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日常用藥負擔重問題,受益人口突破50萬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