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中國的科學突破或將提升中文影響力

來源:環球時報

香港《南華早報》12月18日文章,原題:中國的科學突破也能帶來語言方面的突破 雖然全球大多數科學交流都使用英語,但用中文發表更多論文可以促進語言創新和包容性。

今年6月,中國嫦娥六號探測器實現了世界首次從月球背面採集樣本返回,開闢了新的探月領域,並引發了科學界關於這些歷史性發現應該用什麼語言(英語還是中文)書寫的爭論。一名從事科學教育的學者建議先用英文出版,以促進全球科學合作,然後再用中文出版,以增強民族意識。但我個人認爲可以改變這個順序:爲了提升中文的影響力,論文應該先用中文發表;然後爲了促進全球科學合作,論文再翻譯成英文。

嫦娥六號月球樣品的相關研究成果在中國科學院的主持下發表。遺憾的是,它是用英文寫的,沒有中文翻譯版。一些學者可能感到失望,因爲一些英語水平有限的中國學生無法閱讀研究結果,無法瞭解本國的最新科學突破。在我看來,這是中文與世界接軌的一次機會。

在當今世界,使用英語無疑有利於知識的交流和傳播。但是,中國科學家和研究人員能做的不僅僅是交流和傳播信息,他們還可以幫助推動中文的國際化。中文是一個奇蹟,它是至今仍在使用的最古老的語言之一。不過,在漫長的歷史中,中文也經歷了重大的變化。最大的一次變化發生在20世紀初,來自其他語言的詞彙大量涌入中文。在從不同語言接收了如此多的詞彙之後,中國如果能再次向其他語言提供詞彙,那就太好了。類似的事情也有先例,比如“shantung”(山東綢——編者譯),代表了一種工藝先進的絲綢。

隨着許多尖端科學項目的開展,中國科學家和研究人員可能發現新現象或發明新東西,並撰寫頂級研究論文。這些發現將爲他們創造新詞,爲傳達他們的發現提供機會。如果這些新詞首先出現在中文中,然後被翻譯成英語和其他多種語言,難道不是一件很棒的事情嗎?

不過,這可能是一項艱鉅的任務。中國科研人員必須投入更多的思考和創造力來提出新的術語。有些人可能習慣用英語寫作,因爲他們習慣於閱讀英語學術論文。由於英語採用字母系統,因此用英語創造新詞可能更容易。有人可能會說,用中文創造新詞或新短語更難,因爲中文有成千上萬個獨特的字符。然而,要想讓中文保持影響力,就必須擴大其影響力,科技突破爲此提供了絕佳的機會。

被譽爲中國航天事業奠基人的錢學森曾說:“將來當中國的科技水平大大提高,進入世界前列的時候,我們自己的論文自然就會成爲世界科技文獻的重要組成部分。”源自中國的詞語也將成爲這些文獻的重要組成部分。(作者April Zhang,李艾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