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鑫零售扭虧爲盈 大潤發Super或成第二增長曲線
《科創板日報》11月13日訊(記者 徐賜豪)出售的事還沒落地,大潤發母公司高鑫零售扭虧爲盈了。
昨日(12日)晚間,高鑫零售發佈了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2025財年中期業績報告。
財報顯示,報告期內高鑫零售集團共實現營收340.08億元,同比357.68億下降2.96%。而歸屬公司股東淨利潤2.06億元,同比去年的-3.59億元,盈利狀況極大改善。
值得一提的是,9月份高鑫零售發佈“收購及合併”公告,而10月15日,高鑫零售再次發佈公告,披露了可能的自願有條件要約及恢復買賣的相關信息,阿里與有意要約人的討論仍然“正在進行”,不過截至目前,仍未有最新消息。
截至發稿,高鑫零售報收2.08港元,下跌2.8%,市值198.43億港元。
同店業績微增,利潤改善倚重降本增效
從收入來看,來自銷售貨品貢獻的收入爲331.86億元,同比減少10.39億元。對於該項收入的下滑,高鑫零售在財報中解釋稱主要是關閉長期虧損門店,及淘菜菜及天貓共享庫存業務等供應鏈業務收縮。
同時,高鑫零售同店銷售增長0.3%,其在財報中解釋稱主要來自客單價的增長,低價策略及商品策略提升用戶心智,驅動筆單件增加,用戶黏性提升;同時線下營收表現逐步回暖企穩,在線新渠道及自有APP成爲推動同店銷售增長的主動力。
高鑫零售來源會員費收入爲0.14億元,而2023/2024財年披露的該數據爲0.16億;租金收入爲15.08億,同比減少0.35億,降幅爲2.3%,主要由於上一財年關店導致商店街出租面積減少以及租戶結構調整帶來的影響。
此外,財報數據顯示,期內高鑫零售毛利85.26億,同比88.89億減少3.63億,降幅4.1%。因此,本季度中利潤的增長,仍主要來自於費用的節約。
數據顯示,銷售及營銷開支爲76.67億,同比87.18億減少10.51億,降幅爲12.1%。對此,高鑫零售在財報中解釋稱主要由於優化門店員工用人結構和模式,節約人事開支4.56億以及負現金流量門店應計的減值損失減少1.41億。
《科創板日報》記者注意到,高鑫零售截至到今年9月30日有8.58萬人,相較於去年同期的10.21萬人,減少了1.63萬人。
大潤發Super模型已跑通
今年3月份,高鑫零售公佈了一項重要的人事調整決策,林小海正式辭去其執行董事及首席執行官(CEO)的職務,這一變動自3月27日起生效。與此同時,高鑫零售宣佈任命原歐尚高管沈輝爲新任執行董事及首席執行官,雙方簽訂了一份爲期三年的服務協議,標誌着高鑫零售邁入了一個新階段。
新任CEO沈輝在接手後,提出公司將致力於打造兩大第二增長曲線,其中,中超業態大潤發Super被視爲一個關鍵的增長點。沈輝曾透露,如果一切順利,大潤發Super的商業模式將在今年內得到全面驗證。而另一個備受矚目的增長點則是會員商店。
資料顯示,2021年9月,大潤發中超Super首店在常州開業。當年12月,全國首個概念店在吉林長春開業,概念店總Sku數量爲1.2萬,食品佔比高達85%,生鮮佔比20%,非食類的家紡佔比僅有0.2%,還完全去掉服裝品類。
最初,大潤發中超Super被定位主打大店覆蓋不到的社區夾縫位置,配合大潤發大店一起聯動佔領二三四線區域市場,或是大店暫時無法開店區域,突出濃縮版和精品版大潤發的業態差異化價值。
財報顯示,大潤發Super已在上海、江蘇、安徽、浙江、山東、吉林、湖北、甘肅、四川及廣東全國10個省市開出30家門店,自我調改後業績表現大幅提升,同店銷售實現中高單位數增長。
“大潤發Super將極致效率作爲核心策略,已經實現展店標準化、商品標準化、人員標準化、營運標準化。”在本次財報中高鑫零售明確表示,第二增長曲線中超業態大潤發Super已跑通,將成爲未來全國開店的主力,加速積極展店,還會承擔高鑫零售迴歸高線城市的希望。
“這是零售行業的一個趨勢之一,那就是小型化和精選品。”零售行業專家、百聯諮詢創始人莊帥接受《科創板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大潤發Super符合快節奏的生活節奏和消費習慣,另外還降低了租金成本及店內的人力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