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產業轉型 減碳績效冠全國
高雄市經發局副局長林廖嘉宏。(郭良傑攝)
高雄曾是以傳統工業聞名的城市,近年來在產業轉型與城市發展上展現出令人矚目的成就,隨着高科技和新創等產業進駐,高雄不僅成功吸引衆多投資,還在2023年榮獲雜誌評選爲「永續幸福城市」6都第1名,且在減碳績效方面高居全國首位,成爲全球城市發展典範。
高雄市經發局副局長林廖嘉宏強調,這一切成就是產官學界共同努力的結果。高雄過去以傳統產業爲主,碳排放問題嚴重,然而自2004年推動高雄港自由貿易港區以來,城市逐漸展現出新面貌,並積極推動產業轉型。高雄在升級傳統產業同時,亦重視民生產業與淨零產業發展,這一切都符合正確的經濟發展邏輯。
林廖嘉宏指出,亞洲新灣區作爲產業轉型核心,打造全球最完整的先進半導體聚落,亞灣智慧科技創新園區已經成功吸引175家國內外大廠進駐,創造逾5400個就業機會,並帶來538億元產值,進一步促進近230億元投資。
爲了加速產業轉型,高雄市積極與國際大廠如鴻海展開合作,設立軟體研發及算力中心、建設AI工廠,並引進智慧電動巴士等創新技術,此外還爭取設立全臺首座國家重點領域的校際研教園區,吸引陽明交通大學、清華大學進駐,開設碩博士學位班,目標在2029年培育2100名碩博士生。
面對全球減碳趨勢,高雄市的發展策略涵蓋數位轉型及淨零轉型,設定2030年減碳30%、2050年達成碳中和目標。爲此,高雄市成立產業淨零大聯盟,包括鋼鐵、能源、石化、電子及循環經濟等領域,並由產業龍頭如中鋼、臺電及中油等企業共同推進減碳技術,促進跨業合作。
林廖嘉宏提到,2023年6月經市政會議審議通過的「高雄市淨零城市發展自治條例」,於2024年6月獲行政院覈定,正式將淨零排放納入地方法規。市府另規畫透過「淨零城市商轉服務平臺」、「高雄碳平臺」及溫室氣體減量行動的獎勵或補助方案,降低企業減碳門檻。
根據數據顯示,高雄市減碳績效在全國名列第1,自2020年以來,淨排放量較2005年減少19.4%,相當於減少1283萬噸碳排放,相當於臺北市全年淨排放量。展望未來,高雄市計劃在2030年再減少700萬噸碳排放。
林廖嘉宏指出,高市府致力打造淨零產業鏈,成立減碳商轉平臺以媒合供需,從法治、治理、技術、經濟及人才等多方面着手,包括完善碳盤查輔導及成立淨零學院以培育人才,期待「永續」成爲城市經濟發展的核心目標。高雄的轉型故事,正是未來城市發展的一個成功範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