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家人談錢01】跟長輩談錢第一步,要用「心理學」下手

俗話說「談錢傷感情」,尤其在親人之間,談到錢常常感到尷尬、彆扭。不知道爸媽的存款,擔心他們的退休金是否夠用;不知道遇到手足來借錢該怎麼辦;不知道是否該贊助子女的創業,這些都是親人間的金錢課題。

到底該如何跟家人開口談錢才圓滿?本攻略將傳授你好用又不傷感情的話術,教你用對方法來跟家人溝通金錢觀,對父母、手足、親戚和子女都適用!

子女和父母進行理財溝通時,應褪去子女的「角色」,以一個平輩或普通人的態度進行溝通,但也不要全盤否決父母的作爲。 圖/pexels

「媽,你說要拿20萬元借給阿姨,爲什麼要借她啊,你有這麼多錢嗎?借了她什麼時候會還啊,這樣你的退休生活…錢還夠嗎?」父母,可能是子女最親近也最遙遠的人,有些話可以事無不言、言無不盡,但有的話卻怎麼都說不出口,例如,彼此的理財行爲。

談錢就吵架 家人間財務成禁忌

像是退休,就是很難開口的理財話題。根據投信公司在2019年進行的「親子退休理財規畫問卷調查」,看見臺灣的父母與子女世代,彼此不清楚對方進行的退休規畫,8成的父母不會跟子女說明自己的退休規畫,近9成(87.4%)的子女也不與父母討論退休議題。

和父母談退休、談理財,很多爲人子女一想到就害怕,因爲不知道該怎麼開口,也怕開了第一聲後,接着就是滿滿的負面言論,例如「我活這麼久,怎麼做我比你清楚」、「我的理財方式你不懂啦,小孩子別自以爲是」。

其實子女關懷父母、討論理財狀況,是出於好意,想知道父母現在的理財狀況爲何,是否有需要子女進一步的協助;當然也是透過盤點父母理財缺口或不足之處,子女可以預先準備規畫,避免父母臨時有財務的需求或問題時,子女卻沒能力伸出援手。

三招跨越心理防線 瞭解長輩退休金流

但和父母談理財最困難的地方,就是彼此的溝通方式卡關、不順暢,甚至造成心裡的隔閡或不悅。

有心理諮商師表示,子女和父母進行理財溝通時,應褪去子女的「角色」,以一個平輩或普通人的態度進行溝通,但也不要全盤否決父母的作爲,先尊重對方的想法,再慢慢針對不足或需改進之處,做進一步的討論。

當然,跟父母談理財非一夕可達成,子女應理解並做到的是,平常多對話,先在生活中累積對父母的關心,讓開口與關懷成爲一種習慣,之後再進入理財的討論。

#攻略一:從「對方有興趣」的角度開啓話題

例如想知道父母退休金準備的進度如何,可先從父母感興趣的旅遊切入,例如「媽,你們那羣姐妹有沒有討論過,退休後每年要去哪裡玩?有預算上的考量嗎?」

#攻略二:在對話中多使用「我」爲開頭

例如「我關心你啊」、「我也覺得這樣很好」 ,釋出正向的關懷與善意,而不是想控制對方或要對方依你的想法做,這樣才能讓兩代間的理財溝通順暢,進而瞭解父母的理財想法與行爲。

#攻略三:分享自己的理財規畫或行動

以自己的例子和對父母分享,一方面可以傳遞一些想讓父母瞭解的正確理財觀念,另一方面是拋磚引玉,用自己的動作引發父母分享的想法,讓父母願意吐真言,說出自己的財務現況與理財策略,這樣纔有討論與進一步調整的空間。

-重點整理-談之前記得先整理心態

☆150個理財觀太晚才知?專家給熟齡世代的提醒

✩有任何疑問嗎?歡迎在下方留言,我們替您找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