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論》俄烏戰事拖延對臺灣經濟的影響
工商社論
以要求烏克蘭不得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簡稱北約)爲理由,俄羅斯派軍隊在烏克蘭邊境演習。在一連串談判未達目的之後,俄羅斯在2022年2月24日集結幾十萬大軍入侵烏克蘭,並展開激烈的戰鬥。根據目前戰情的發展是短期結束或長期對峙,甚至互相制裁報復,仍然撲朔迷離。
如果戰事可以短期結束,經濟回到既有的成長軌道,對全球通膨、經濟成長的衝擊不大,因此,各國政府政策預計不會有太大調整。不過,一旦進入長期的對峙,在油價攀升後,美國的通膨可能會失控,甚至拖得更久。如此一來,將使聯準會陷入兩難的地步。不升息無法控制通膨,升息又擔心會使經濟下滑,陷入停滯膨脹的困境。因此,升息的幅度、速度可能會減緩。由原本預期3月升息2碼,將降低爲1碼,甚至不升息;原本全年升息6至7碼則降爲3至4碼。而最糟糕的情況是,歐美對俄羅斯展開全面經濟制裁,而俄羅斯也以切斷天然氣爲報復,在天然氣、油價飆升後,經濟衝擊將蔓延全球,有可能使全球經濟成長減半,甚至迴歸零成長。
就市場的反應觀之,以往幾次全面開戰的經驗,包括2001年的阿富汗戰爭、2003年的伊拉克戰事,以及2014年的克里米亞危機。開戰前市場提前反應,使風險性資產受挫,但戰爭爆發後反彈回升。在戰爭爆發之際,避險的標的以公債、黃金、美金、日幣爲主(以及少部分的人民幣)。
至於戰爭對全球產業的影響上,因爲俄國爲天然氣、石油及小麥、玉米的重要生產國,烏克蘭同樣是小麥、玉米的重要出口國,因此,油價、天然氣、大宗物資的上漲,將使塑化、鋼鐵產業景氣向上,以及農產品、原物料等價格上漲。
當然,戰爭會使得半導體的供應鏈斷鏈(尤其以歐洲爲主),導致全球晶片持續短缺,對亞洲的半導體產業有利。不過,由於烏克蘭跟俄羅斯都是半導體、電動車原料出口國,如鈀、氖、鎳等,原料的短缺將使相關產業因取得原物料有困難,也會促使價格上漲,對於若干中小型的半導體廠商在原料取得上比較不利。同時,對汽車、航運、航空等產業帶來衝擊。
其次,大宗物資價格上漲,通膨壓力增加,聯準會在通膨壓力與經濟成長之間必須做選擇,貨幣政策將面臨考驗。大宗物資的短缺也會使下游的食品、紡織成衣等產業受到衝擊。再者,石油、天然氣價格的上漲可能會蔓延到整體產業,造成產業的成本上升、營收下滑,最終導致全球經濟下挫。
至於對臺灣經濟的影響,根據主計總處的分析,對GDP影響不大,對貿易出口的影響也尚未顯現。不過,大宗物資價格、石油、天然氣價格的上漲,可能會使通膨的控制更加困難。央行升息的速度、強度可能要視聯準會的動作而定。惟臺灣的通膨率遠低於美國,升息幅度、速度應該會低於美國。
不過,俄羅斯的GDP雖然不大(1.4兆美元),但卻是歐盟重要的貿易伙伴,佔比約40%,歐盟也是中國的重要貿易伙伴。因此,戰事會使歐盟、中國貿易下滑,進而影響臺灣的出口。在臺灣配合歐美對俄羅斯經濟制裁下,可能會使臺灣對俄羅斯出口的電腦下游終端產品,以及工具機、自行車、健康器材的輸出受到影響。在金融業方面,臺灣對俄羅斯銀行的曝險不多,但國內對俄羅斯、東歐相關基金可能會有相當的損失。
不少觀察家指出,普丁是政治、軍事狂人,心中懷有恢復蘇聯光榮的夢想與使命,如果中國在背後予以經濟支援,恐使戰事拉長,對全球經濟的衝擊也將更大。
中國在俄烏戰爭中不表態,因爲擔心一表態就得罪了歐洲、美國,它未來的市場開拓、一帶一路、制衡美國也需要歐盟的協助。但中國如果從石油、天然氣及大宗物資進口上協助俄羅斯,將使俄羅斯的戰事可以走得更遠。一旦中國與俄羅斯聯手,將使全球的不穩定更持久。
不過,俄烏大戰長期發展下來,對俄羅斯不見得有利,因爲本來是一盤散沙的北約,在歐盟重新集結下,北約開始重新團結。同時,俄烏戰爭之後,歐盟會更積極的規劃,降低對俄國天然氣的長期依賴。此外,國際的經濟制裁也會使俄羅斯的經濟雪上加霜。
展望未來,臺灣應該記取烏克蘭的教訓,避戰但不畏戰。當然,輕啓戰端對臺灣是不利的,兩岸持續的對話、溝通、和解,纔是消弭戰事的最好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