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論》告別零利率應有的準備
工商社論》
臺灣即將進入兔年春節的長假期,股匯休市的時機,正是企業經營者與投資人仔細思考2023年經營與投資戰略的最佳機會。今年全球總體經濟主軸相當明確,第一,就是本報社論多次提及的「迴歸基本面」,在清除三年COVID-19疫情期間各種應急政策所吹出的泡沫後,2023年的主旋律將是返璞歸真、迴歸基本面。
當然,全球經濟前景仍然充滿了變數,大家還是得維持高度警戒,但是,全球股市總市值去年抹去高達25兆美元的泡沫,絕對金額遠超過08年金融海嘯,而政府在疫情期間鉅額的財政補貼,也成功避免了中下階層大量的失業與社會動盪。全球中央銀行成功將上方的泡沫吹掉、同時穩住下方的勞工就業與社會安全底線。進入2023年,大家在調整後的軌道繼續運行,讓經濟基本面主導,非常可能走出相對平靜,沒有太多驚嚇的一年。
2023年經濟發展的第二個主軸,就是「零利率時代終結」,在COVID-19疫情肆虐期間,曾經有高達24個國家跌入負利率,幾乎所有工業國家都同步擁抱零利率政策,「全球零利率」從去年3月開始扭轉,到了年底,先進工業國最後一個堅守零利率的日本,也重新擁抱利率正常化的操作。
今年3月底的日本財政年度結束後,日本銀行(日本中央銀行)非常可能正式告別從1999年至今已經實施了24年的零利率政策,這對日本、以及全球經濟的健康發展將是正面的訊息,但是日本銀行政策調整過程中,可能引發資金流竄與緊縮效應,日本銀行如何在政策轉向的過程中減緩波動,避免股債匯市的劇烈波動,特別是去年日本國債債市流動性一度出現枯竭的現象,日本銀行能否在升息的過程中穩住國債市場,無疑是2023年金融市場安定的重大變數。
零利率政策終結的訊號非常明確,1月12日《讀賣新聞》率先報導,日本央行在元月的例行會議(17~18日)「將會檢討貨幣寬鬆的副作用」、「也可能採取修正殖利率曲線的額外措施」,相關報導立刻引發日圓匯率大幅升值至127日圓,回到去年5月的水準。《讀賣新聞》這篇預測性的報導未必成真,但是趨勢獲得市場認同,早晚也會實現。
日本去年底的核心通貨膨脹率逼近4%,躉售物價指數年增率更衝上9.5%,日本銀行走入升息軌道已無懸念,差別只在「時間」與「幅度」。所謂時間,是否從元月起就由即將卸任的日銀總裁黑田東彥啓動,或是由預定4月8日出線的繼任者(目前以雨宮正佳呼聲最高)決定。另外,「幅度」則更爲重要,市場對日本銀行升息的速度與幅度尚無共識,因此很容易因爲謠言或是猜測性的報導,引發股、債與匯市的劇烈波動。未來幾個月,必須有效引導市場形成對利率回升速度與幅度的共識,將是日本銀行今年最大的考驗。
市場全面告別零利率,企業經營者與投資人必須徹底調整資金使用的策略,最大的差別,就在資金成本顯著上升,而且「可得性」(Availability)大幅限縮。零利率時期那種資金取得成本極低,融資額度不斷向上加碼、在長短期資金之間轉換容易、又只要支付少許手續費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美國聯準會(Fed)將10年期公債利率拉到4%上下,銀行、壽險等金融機構的超額資金水位大降,自身資產負債表管理的難度大增,壞帳率也將同步上升,企業經營者從金融機構取得融資、爭取投資股票的水道大幅縮窄。
過去十年國際市場最大的資金供應者,日本已經結束零利率,拉昇日圓利率的同時,大量套利交易將會解除,帶來熱錢緊縮效應。另外,中國曾經是國際市場資金供應大咖,如今中國政府阻止資金外流,對互聯網與房地產等民營企業的整頓也產生強大的資金緊縮效應,即使人民銀行持續調降利率,也不會再有資金外溢效果。
告別零利率之後,美元利率水準將會在高檔相當一段時間,亦即所謂的「Higher for Longer」的狀態,這代表了市場資金的使用者必須精打細算,不可背離基本面與現金流量,過去靠「概念與夢想」可以隨手取得資金、股價瞬間翻倍的時代已經不再,這當然有利於經濟穩定發展,只是企業主與投資人必須調整心態,重回基本面來做企業營運與投資的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