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論》加工出口區更名「科技產業園區」之後呢?

工商社論

爲臺灣經濟發展曾經貢獻良多的各地加工出口區,於3月28日就地更名升級,成爲「科技產業園區」,並在楠梓園區舉辦聯合揭牌典禮。近日面對缺水缺電窘境政府決策當局就此必須思考以下三個結構性問題:第一,每年1億元協助廠商領域發展的資源挹注過少。第二,臺中/高雄/屏東的十個產業園區,高雄獨佔六個,現有衛星與量產綠葉角色現況,很難再敦促要求業者進行「技術提升」或「產業研發」的華麗轉身。第三,政策主導產業發展,行之有年,政府必須做好的是營造友善的經營環境,而不僅是揭示「智慧升級」、「人才培育」與「數位商機媒合」的政策方向而已。

加工出口區從1966年設立以來,對於經濟發展的貢獻,誠可謂功不可沒。55年前,在高雄港成立的高雄加工出口區,當時的政策目標是「拓展對外貿易、吸引工業投資、引進最新技術、增加就業機會」。加工出口區設置管理條例歷經多次的修正增刪,2010年現行的條文,開宗明義要「促進投資及國際貿易」。而更重要的是,自我定位期許的改變,來自於今年2月的科技產業園區設置管理條例,則除了揭示「促進投資、發展經貿」之外,還加進「提升創新能量」,以因應英文總統第一個任期,2016年推動的「五+二」產業創新計劃。此次的更名,是基於該設置管理條例所規定「本條例施行日期由行政院定之」,農曆年前後,從完成修法到正式掛牌,前後不到兩個月,足以顯示經濟部的急迫感。

十個加工出口區去年有4,000億的總產值、530公頃的土地面積。依據加工出口區統計月報,截至去年底共覈准成立765家廠商,投資金額共225億美元,受僱員工將近8.4萬。其中,除了屏東加工出口區是水處理設備和馬達相關的產業之外,臺中(三個)和高雄(六個)的出口區,各有一個軟體園區着重於資訊軟體和數位內容的產業,而分別還有以光學、面板,以及光電、半導體、物流的廠商進駐。從2008年到2016年着重研發、設計、製造、行銷、品牌、運籌,以及高附加價值產品的羣聚發展,2016年起,逐漸演進到強調創新驅動,以及系統整合產品的智慧營運

如今改掛牌、拚轉型的科技產業園區,名稱的更改是政府賦予更高的自我期許,但卻未必因而能夠華麗轉身,重現歷史的輝煌。針對更名後的所謂科技產業園區,經濟部預定每年投入1億,協助廠商的跨領域發展,並以去年的4,000億爲基準,設定每年增長5%的目標。問題在於,期許園區現有業者朝向「智慧升級」、「人才培育」、以及「數位商機媒合」,政府機關並沒有明確的配套,也缺少足夠的誘因

特別是主導園區的發展方向,在「數位」、「智慧」、「雲端」、「內容」的超現實想像之下,寄望園區能夠朝向智慧加值與營運的方向發展,顯示出一個重要的政策盲點。因爲,在「提升創新能量」的前提下,如果沒有匯聚更多的資源,提供在水電、土地、稅賦以外的配套措施,就無法有效引導現有隱然成形的產業聚落,鼓勵業者響應政府的政策。

以擁有六個(加工出口)科技產業園區的高雄爲例,有一個是軟體園區,有一個是(臺糖物流園區,另外四個則是以半導體產業鏈的封裝測試廠商(日月光)爲主。爲了配合今年臺積電南科三奈米廠投產,四個位於高雄的科技產業園區,在現有的基礎上,經濟部的加工出口區管理處當能夠在發揮產業鏈結效益上,扮演更積極的角色。

換言之,政府在「科技產業園區」就地改名掛牌之餘,還必須訂定更明確的政策目標。預定每年投入1億,協助廠商進行跨領域發展的措施,姑且不論十個園區、每年1億的經濟誘因,對於業者實在沒有吸引力。如果政策目標只是智慧升級和數位商機的媒合,則政府更應該做的就是:針對智慧升級的園區廠商,提出具體的鼓勵獎助措施;並且基於行政院規劃、長期積極推動的「數位國家─創新經濟發展方案(2017-2025)」,透過數位化的國家基礎建設,爲科技產業園區開拓更高端的商機。至於每年投入1億元,就希望園區產值每年能夠有5%的成長率,而且還要「智慧升級」、「人才培育」,其目標的訂定,實在陳義過高,失之於樂觀。與其如此,還不如主動聽取意見,盤點廠商需求,營造更優質的營運環境,這纔是加工出口區更名掛牌之後,任重道遠的「科技產業園區」可長可久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