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論》陸籍學生「清零」現象的反思與啓示

工商社論》

隨着傳統農曆新年即將到來,包括從國小、國中、高中到大學等不同階層的學校,都陸續進入寒假。而在這例行年假屆臨的同時,今年在大學教育領域,卻有一個異於往昔的特殊訊息,引發臺灣高教界的高度關注,並值得即將沉浸於新年節慶團圓喜樂氛圍的各界人士的正視與省思。

根據媒體報導,目前尚在臺灣的大學唸書,同時也是最後一批大陸籍學士學位約885位大四學生,在今年暑假畢業後,臺灣將沒有大陸學士學位生就讀,只剩下研究所陸生。而這種陸生在半年後即將出現「清零」的現象,無疑將使近年來因爲少子化而面臨招生不足的高教體系,進一步陷入「雪上加霜」的深淵而難以自拔了!

回顧臺灣在馬英九總統任內開放兩岸直接通郵、通商、通航之後,一時之間迎來兩岸交流的新浪潮。除了大量的陸客競相前來觀光旅遊,帶動臺灣整體觀光產業鏈的「黃金」時代之外,也因爲馬政府開放陸生來臺就讀,使得臺灣高教體系生源不足的問題,暫時獲得緩解。

上世紀末所啓動的教育改革方案,其中在高等教育部分,在正式廢除一試定終身的大學聯考制度後,同時又強調將廣設大學,以提升國人的教育水平。因而從原有的九所大學、13所學院與69所專科共92所大專院校,瞬間就暴增到逾150所以上的空前規模。然而,立意良好的大學教改,卻因爲缺乏周延的配套措施,再加上進入21世紀後,臺灣少子化現象逐年加劇,因而除了生源的供需不平衡之外,也造成在增加供應量的同時,卻呈現整體教學品質下降的反差現象,以及大學學歷貶值的惡果。

爲了拓展高教體系生源,馬政府的因應之道是開放陸生來臺就讀,但到了蔡政府時代,卻因爲兩岸關係惡化,導致大陸學生和家長對於來臺就讀望而卻步,乃使得臺灣高教生源不足的困境加速惡化。影響所及,推動招生不足的高校必須退場的措施,乃成爲教育部亟需執行、卻又問題叢生的新難題!

綜而觀之,回顧臺灣在上世紀所啓動的教育改革運動,引發諸多意想不到的問題,使得教改結果未見其利,卻先蒙其弊!但就高等教育層面而言,教改除了意在打開入學的窄門,以提升國人的教育水平之外,更重要的使命,應該是如何培育高端人才,以提升國家整體的競爭力。

論及提升高等教育的學研量能,則編列適量的經費預算,理應是教育主管部會的基本職責。然而,即使在臺灣衆多高校中,教學資源相對最多的臺大,前校長楊泮池即曾感慨的表示,臺灣的頂尖大學,每年所得到的教育經費預算,加總起來甚至不如大陸清華大學一校的經費,以致在全球的大學排行榜中,不只不如北大、清華,甚至也遜於香港的港大、科大。印證了金錢雖然不是萬能,但沒錢而想提升排名卻是萬萬不能了!

近一步探究臺灣衆多大學,何以陷入既缺生源也缺經費的雙重困境,追源溯本的一個重要原因,其實是在上世紀90年代李登輝任內的修憲時期,竟然在憲法增修條款內,凍結憲法第164條所明訂每年中央政府的總預算中,關於教科文之經費不得少於百分之15的規定。准此,則以近年來每年總預算都超過2兆元的規模,教科文體相關部會至少應該可分配到3千億元的年度預算,自然就不致出現楊前校長叫窮的窘態了!

除了教育經費不足之外,當前高教體系所面對的另一個更致命性的困境,則是各大學因爲經費預算主要來自教育部,以致包括楊泮池及管中閔校長等在卸任感言中,都一再呼籲應該讓公立大學法人化,而不是凡事都得聽命,以及看教育部官員的臉色。曾經受到政治力干預而一度使臺大陷入逾500天「沒校長」遭遇的管中閔,日前在卸任感言中也同時強調「期待政治干擾與壓迫永遠絕跡於大學校園」,並期待法規與制度能真正落實大學自治。

歸納前述大學教改始亂終棄、經費困窘、以及行政干預無法落實大學自主的三大病竈,嚴格來說只是整體政府治理績效不足的一個面向而已。內閣面臨改組之際,不論教育部長是否會另換新人,自應正視反思如何匡補粗糙推動改革措施,以及包括經費與對大學自主的匡限等偏差。俗話說「一年之計在於春」,期待執政團隊在新年過節的同時,也能痛改前非,讓我們的高教體系,能夠成爲帶引臺灣提升競爭力以及創建新境界的領頭羊,則國家幸甚!全民幸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