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者網》拜登爲自保丟出了生肉,將媒體鯊魚引向中國(雁默)
通貨膨漲、疫情、阿富汗,大寫的「失敗」懸浮在華盛頓上空揮之不去。(圖/路透社)
通貨膨漲、疫情、阿富汗,大寫的「失敗」懸浮在華盛頓上空揮之不去。
美媒已赤裸裸要求布林肯下臺負責,拜登民調一路下滑,並遭指控其疫苗授權違憲,國會即將開議,在野黨磨刀霍霍準備搞合法政變。
這個時候,白宮拋出了生肉,希望鯊魚羣轉而遊向中國。
習近平、拜登第二次通電話,華人媒體注意到拜登這次沒提新疆、香港、臺灣等敏感議題。與第一次通話相比,港媒判斷拜登已意識到半年來強硬對華策略並未取得預期效果,值此內外交迫的時刻,終於對北京採取收斂態度;臺灣親藍輿論甚至斷言,避談「對抗」的美國是突然大轉向,中美關係已確定朝和緩方向前進。
然而,方纔握手,轉眼白宮又揮出兩拳,以匿名知情人士喂料的模式,分別向彭博社與《金融時報》透露,美國「正在考慮」對中國產業補貼政策進行新的調查,以及「正在考慮」將臺灣駐美機構更名爲「臺灣代表處」(Taiwan Representative Office)。
兩個「正在考慮」戰術
兩個曖昧的「正在考慮」,立刻抹去了華媒對中美關係轉圜的欣慰之情,展現「和戰兩手」的拜登風格,又給對手與盟友各種解讀角度,彰顯華盛頓天威難測的形象與老練的外交技巧。
以匿名知情人士身份散佈「正在考慮」的戰術,旨在激怒對手,卻又讓其不好發作,因爲對手無法一口咬定這是官方態度,且任何政權的對外關係,本來就存在各種「考慮」,對手一旦發作,自己就大可回斥「連考慮都不行」,凸顯己方的無辜與對方的蠻橫。
這是華盛頓政府一貫的政治操作手段之一,並不新鮮,中國無需自亂陣腳,重點在於如何判斷虛實,預測其下一步。
這是以進爲退的煙霧彈,旨在體面撤兵嗎?恐怕不是,這兩個「正在考慮」,是早設定好的抗中劇本。
關於貿易,美國在下半年,本來就得啓動新一輪中美貿易談判,對中國進行各種「不公平貿易」手段的調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也早就在進行,現在終於要輪到戴琪出征了,在攸關明年選舉的經貿議題上,對中國絕不會客氣。
問題在於,解決通貨膨脹的最快方式,擺明就是取消對華的高關稅,但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又不能不將關稅作爲談判籌碼。
要如何既取消關稅,又能迫使中國讓步,讓美國藍領工人開心呢?工具不會只有一種,但拜登顯然想打「臺灣牌」試試看。
羣毆的更名戰術
將臺灣駐美機構更名爲「臺灣代表處」,本來就是臺灣在華盛頓積極運作的事,此前美國不好下手,因爲師出無名,但自從立陶宛開了第一槍,歐洲議會繼而鼓譟,於其外委會開了第二槍之後,美國就可散佈「正在考慮」,擺出跟進姿態了。
對付中國得要搞「羣毆」,這是拜登版多邊主義裡的要旨之一,印太戰略之外,歐洲戰場也必須推進。立陶宛事件中,歐洲議會的跟進,幕後不可能沒有美國運作,在此議題上,我們必須注意兩個時間點——10月的歐洲議會大會與12月的「民主峰會」。
包含歐盟駐臺機構更名在內的諸多挺臺條款法案,經歐洲議會外委會通過以後,還有幾個關卡,先是歐洲議會10月的大會表決,再來就是歐盟委員會得審議是否執行。
立陶宛將臺灣議題拖到10月,就是在觀望大會表決結果,美國則必然會在議會的溝通協調期,於幕後積極運作,盼其通過表決門檻。歐洲議會本是歐盟「反華」鷹派最多的機構,對華盛頓而言,很有機會得到斬獲。
歐洲議會的外交工具有限,有什麼主張最多也只能「提議」而非「命令」,一般而言,主掌行政的歐盟委員會,對政策的輕重緩急往往與歐洲議會有落差。簡單說,議會大可傾訴理想,歐盟委員會卻得顧及現實。因此「臺灣代表處」更名能否落實,端視歐盟對中歐實質關係的重視程度。對歐盟運作有深入瞭解的專家,大多不看好此法案能落地。
即便如此,歐洲議會集體意志所形成的龐大壓力也不能輕忽,因爲這是歐洲唯一透過直選產生的機構,代表直接民意。因此,一旦歐洲議會大會表決通過,起碼就能產生可觀的宣傳效應,立陶宛也可不必站在第一線擋子彈,而是躲在歐盟背後反華,並享有開第一槍的聲譽。
對歐盟而言,只要執行機構擱置執行時程,即可維持其戰略自主的姿態與美國路線區隔,但又保有一定程度的「反華」成色,以作爲經營中歐實質關係的籌碼。
至於美國,只要歐洲議會抗中態勢確定,不必等歐盟委員會審議結果,就可在此期間收集更多來自中國的「堅決反對」,並予以妖魔化成「恃強凌弱」,據此凝聚12月「民主峰會」的「羣毆」能量,大肆炒作「反威權」議題。
而且美國還不需要真的將臺灣駐美單位更名,就能達到以上效果。
臺灣則什麼都不必做,只要管住嘴巴不予置評,靜待西方搭好舞臺即可。更名之外,還有許多「民主夥伴」之間的經貿題材可以盡情發酵,就算沒一項得以具體實現,也夠嗨翻到明年地方選舉了。
有沒有這麼爽?端視北京以何智慧迴應。
在《金融時報》披露的內容裡,關於臺灣駐美單位更名,白宮內部的爭論點在於「實質收穫」。
由於更名的動作意味着美國對臺策略轉向戰略清晰,後果相當嚴重,北京的反擊且不論,臺灣正要進入「修憲」時刻,如果駐美機構更名,那美方禁止「臺獨」在憲法上搞「正名」的理由就立刻消失,對臺政策有失控之虞;此外,日本右翼也會嗨翻,若下屆政府仍由其掌控,恐會順勢搞臺日聯手以推動戰略清晰,讓美國回不了頭。
因此向來主張戰略模糊的美國智庫高聲質疑此舉。白話說,這是偷雞不着蝕把米的愚行,收穫絕對小於損害。
換言之,在美國實現更名的機率其實並不大,一如歐盟實現更名的機會也不大,圍繞此議題的所有政治動作都是虛的,其最大的作用,仍是在「民主峰會」上演僞善的題材。
年末大戲,「民主峰會」
截至目前,「民主峰會」尚無細節披露,只有個大綱「反威權,反腐敗,推動人權」。關於此峰會,美國內部也有兩派意見,反對者質疑的是,搞大規模意識形態對抗,難以換取實質利益。
其餘不論,光是決定成員就不容易。除了歐洲若干民主國家之外,許多美國想拉攏來抗中的對象都不符合高標的「民主價值」與「人權價值」——如正在民主倒退的印度,其人權狀況更是不堪;又如新加坡,怎麼看都不像西式民主;菲律賓、泰國等東盟成員在民主程度上也有所差異;更不用說越南這類社會主義國度,政治體制與意識型態幾乎與中國無二致。
「民主峰會」所標榜的「共同價值」若太寬鬆,民主聯盟名實不符,反之若太高標,成員肯定不多,強辦之,難免雙標,更何況真正關鍵的東南亞國家,根本無意反華。
事實上,在「阿富汗撤退」事件上表現最憤怒的國家,是美國最想拉攏的印度。大有印度輿論稱此是美國「可恥的撤退」,甚至完全不信美國在中東撤退是爲了將資源投入於亞洲「抗中」。有一種明智的印度論調是,美國一旦發現反華效果不彰,就肯定會轉而採取和緩路線,與中國共商和平模式,屆時親美的印度肯定會被美拋棄,得不償失。
有這樣想法的亞洲國家,絕不只印度,只是表現沒印度那麼露骨而已。換言之,「美國承諾」若不可靠,「民主峰會」就缺乏實質意義,甚至還會帶來「中國報復」的風險。而歐州也不乏對共同價值不怎麼買單的成員,如匈牙利、塞爾維亞、土耳其等。
如果共同價值擺明了是反華,並與國家實質利益衝突,甚至倒逼自己施政得符合高標民主,那成員必然乏善可陳,反而揭露了「民主國家」的窘態。
贊成者則認爲,以上顧慮都有道理,因此美國應該帶頭自我批判,展現反省能力,以追求共同價值目標爲會議精神,而不是以說教姿態強行凝聚共識,如此才能將意識形態轉爲國際道德力量,吸引更多朋友。
綜合正反兩派意見,拜登所設想的「民主峰會」,講原則、講技巧那都是對話基礎,難度不算高,真正的看點是,美國是否能拋出「口實」讓更多成員認同。對歐洲國家而言,「不公平貿易」有其說服力,對亞洲國家而言,將臺灣問題導向中國「恃強凌弱」的特徵,則有一定的煽動力。
這麼看,約略可知兩個「正在考慮」背後的含義。考慮到「羣毆」戰略對美國的必要性,它們並非各自獨立的事件,而是相互關聯並能長期操弄的議題,因爲意識形態爭吵最終要落實到經濟競合纔有實質意義。「不公平貿易」的訴求,也能干擾兩岸經貿往來,這恐怕纔是重點,炒作「更名」不過是讓臺灣實質遊離出中國的工具,背後是供應鏈重組。
當然,讓兩岸經濟脫鉤談何容易?美國只能寄希望於滴水穿石,先求自保比較重要。
雖然窘迫,但拜登的處境沒這麼悲觀,「阿富汗恥辱」會逐漸遭人淡忘,只要手上有「中國牌」,是和是戰,都能有效稀釋內部的憤慨,比較麻煩的還是疫情與通貨膨脹。
接下來要關注這兩個時間點:10月的歐洲議會大會與12月的「民主峰會」,以及此期間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的出征。(作者爲臺灣自由撰稿人)
(本文來源觀察者網,授權中時新聞網刊登)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