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攬才 當心假白領
我國人才問題嚴重,不但面臨少子化及高齡化結構改變,且我優秀的白領專業人才不斷流出,中國大陸祭出「千人計劃」攬才政策,更令產業界備感威脅。
爲突破部會本位主義,國發會去年開始構思,仿英、美、日、星、韓、港等國際做法,引進依受僱者學經歷、語言、專業度與是否符合我產業需求等評點制,以做爲全面開放的折衷方法,以降低對本國就業的衝擊。
近五年,財經部會一直要求勞動部鬆綁外籍人才的工作年資及薪資門檻限制,經過多年角力,國內人力需求問題愈形嚴峻,且在毛揆緊迫盯人下,勞動部立場終於同意放寬。
令人不解的是,勞動部向來重視本勞工作權益,但這次外勞工作9年就可申請轉爲藍領技術人才留臺,換句話可從藍領轉爲白領,但究竟要留用哪些有技術的藍領人才?規劃並不清楚,恐難讓勞團放心,開放不會拉低本勞薪資水準,更不會來搶本勞工作飯碗。
另關於白領評點機制,在專業能力評分,只要這位人士在國內外曾接受相關專業訓練累計達3,600小時(2年)以上就有30點,但如何驗證訓練成果?一旦有人造假,難保不會淪爲「假白領、真藍領」。
再者,勞動部向來將薪資門檻限制奉爲「神主牌」,藉以杜絕「假白領」進來後,拉低國內白領專業人才薪資,但勞動部在評點制卻取消薪資項目,與國際的評點制以薪資爲主,學歷及工作經驗爲輔的作法,背道而馳。
爲了全球競才,政府大開大闔,立意甚佳,惟魔鬼藏在細節裡,要能確保延攬的,真是我國需要的外籍菁英,甚至讓擁有專門技術的「老師傅」留臺工作,有很多執行細節「眉角」,是勞動部須細膩規劃。否則尚未開放,恐因勞團抗議,又惹出更多爭議。(呂雪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