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念平臺-櫻花國度的困境行
日本老年化的社會問題日益嚴重,勞動力人口不足,生產力、消費力難有效提升,拉扯日本的經濟反彈力道。圖/美聯社
櫻花國度日本,曾多年擁有經濟輝煌歷史,自1968年開始,其GDP僅次於美國,爲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亞洲第一大國。這地位維持了40年之後,2010年被中國超車,成爲世界第三大經濟體。到了2023年,日本竟連世界第三的地位也無法保住,讓位給德國,被擠到世界第四位。日本面臨諸國搶座的挑戰並未就此定局,據國際貨幣基金(IMF)預估,印度可能在2026年超越日本,並在隔年超越德國而晉升第三名。
印度之崛起,重點原因在於其年輕人口大量增加,然而人口並非影響經濟體規模之唯一因素。檢視全球人口排名,2023年底資料,前兩名依序爲:印度(14.23億),中國(14.1億),人口確實讓中國與印度擠入全球經濟體前五名。然而,第一大國美國之人口數(3.36億)與第二名的中國相差逾10億。日本人口(1.24億)雖比德國(約8,500萬)爲多,但GDP已被德國超車,可見人口總數不足以解釋總體經濟發展。日本多年來在經濟困境中,致力於解決當時重大問題,作了種種政策抉擇,雖未能保住世界排名寶座,但也對經濟金融體質作了若干調整,政策有得有失。
世界經濟體排名下跌,有遠因有近因,近因是日圓匯率重貶,經過匯率換算以美元計價的GDP迅速崩跌。日圓兌新臺幣匯率在2019年最高點時是0.2966元,至2024年3月底下滑至低點0.2116元,已狂貶近30%。匯率重貶,其來有自,遠溯至1980年代,美國因貿易逆差而要求日圓升值,造成資金大幅涌入日本,形成泡沫經濟體質。1990年代以來,泡沫經濟崩潰之後,產業與金融體系之結構變形,社會生產力打折,消費力斲喪,陷入通縮狀況。
■通縮有改善,日圓難止貶
長達3、40年期間,日本一直致力於擺脫通縮,壓低利率,實施寬鬆貨幣政策(QE),企圖刺激投資與消費,拉昇物價上漲,2016年更採「負利率政策」。在2022年疫情之後的全球通膨趨勢下,多國爲對抗通膨而陸續提高利率水準,日本仍然窩在低利率坑中,無意升息。美國聯準會(Fed)在2022至2023年間,升息11次,累計升息21碼,利率區間維持5.25%~5.50%,與日本利率的差距擴大,使得資金從日本衝出傾倒向美國及升息國家,讓日圓幣值快速滑低。
通縮現象終於逐漸改善了,日本銀行(央行)的低利政策也在2024年3月19日改弦更張,宣佈調升利率,無抵押隔夜拆借利率(Uncollateralized Overnight Call Rate)從-0.1%~0.00%上升至0.00%~0.1%區間,結束了這長達八年的「負利率政策」。Fed決策會議已決議2024年不擬升息,主席鮑爾更透露可能降息。如果日本不再降息,則美日彼此利差縮小,或可止住不斷大幅貶值的趨勢。
■老化指數居全球之冠,拖累經濟反彈力道
日本長期經濟成長率難以提升,政府祭出提振生產力種種措施,只能部分改善,未能扭轉乾坤,原因之一在難解的老年化問題。老年化一直是日本又自豪又沈重的負擔,逾百高齡人瑞高達九萬多人,引爲美談。
然而,日本老年化的社會問題日益嚴重,其總務省2023年指出,幾乎每四人就有一人年逾70歲,老化指數(65歲以上人口數佔15歲以下人口數之比例)達249.9%,全球居冠。政府雖致力推動中高齡再就業、多活動,然而勞動力依然不足,生產力、消費力難以有效提升,拉扯日本之經濟反彈力道。
經濟困境難以突破,使得日本的國家債務高居全球之首,公共債務佔GDP比例超過250%。長期低迷的經濟成長率,使得政府收入不足;政府爲刺激經濟,增加公共支出;爲因應老年化社會,擡高醫療福利負擔。總之,政府收入不敷支出,央行壓低利率以降低借款成本,促使國家債務規模大幅擴增。債務高舉有損國家債信形象,畢竟長期風險不能永遠迴避。
■汽車、娛樂等優勢產業 遇國際強敵競爭
日本在世界總體經濟排名退步,其優勢產業是否也有相同命運?以汽車產業而言,根據Global Data 2023年公佈,全球十大車企榜單,日本佔了四家,獨佔鼇頭;未來世界電動車趨勢下,日本車業能否迎戰,前景有待觀察。此外,日本的娛樂產業(包括遊戲、動畫、漫畫等)成績在全球名列前茅,但是成長率並不理想,2012至2021的十年期間,其成長率(2.3%)遠低於中國(23%)、印度(10.8%)。這些優勢產業在強鄰壓境下,不進則退,輕忽不得。
安倍晉三在首相任內推出「安倍三支箭」力挽經濟,迄未竟全功,他在2021年爲311東日本大震災十週年所錄之影片,鋼琴溫情彈奏「花正綻放」,日人懷念不已,更沒想到斯人在隔年7月竟遇刺身亡。
在臺灣2024年0403花蓮震災之際,日本快速表達支援意願,馳送溫暖。或許,保住世界上經濟排名不是日本唯一目標,櫻花國度最在乎的,在於穩住市場風浪,守護人間溫情,尊重生命價值,維持櫻花的優雅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