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心臺灣憂鬱症問題 華南扶輪社辦音樂會盼大衆給予同理與陪伴
由於青少年憂鬱症大多不會告訴師長,最能協助他們的是同儕朋友。懂得傾聽、陪伴、支持,甚至轉介,將能夠協助化解青少年憂鬱與自殺問題,青少年感覺到有人「站在我這邊」,他就不會害怕,就不會孤單。(示意圖/Shutterstock)
臺灣青少年面對憂鬱問題,不一定會尋求幫助。爲讓大衆對憂鬱症患者給予多一些關懷,臺北市華南扶輪社今與臺灣憂鬱症防治協會聯合主辦舉辦第7屆「關懷憂鬱症講座音樂會」,特別將主題訂作「青春不憂鬱- 關懷Z世代的情緒風暴」。臺灣憂鬱症防治協會理事長張家銘提醒民衆,嚴重的憂鬱症不能夠靠「感恩」、「知足」來改變,而是需要被理解與陪伴支持,甚至就醫。陪伴憂鬱症有「三不」不強迫、不逃避、不給壓力,「三要」 要關心、要陪伴、要同理。
衛福部長陳時中說,近年臺灣青少年自殺顯著增加,爲重視青少年的憂鬱與自殺問題,衛福部與教育部積極討論將全國自殺防治三大策略與學校三級輔導機制密切結合,並加強心輔人員、導師們的心理健康及自殺防治課程,及強化學校與醫療單位轉介的機制。
臺北市副市長黃珊珊在致詞中也強調,臺北市自殺防治中心編訂了一份「臺北市校園自殺防治指引」,強調學校應該協助學生覺察自我價值,與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疾病衛教。並且對於像是憂鬱症、嚴重精神疾病、拒學症、家庭衝突、人際衝突等青少年自殺高風險族羣說明如何辨識、篩檢與關懷,也讓協助的老師知道如何評估自殺意念、避免自殺行爲、確認自殺風險。
國際扶輪3523地區總監阮虔芷表示,其實我們周邊可能有很多憂鬱症的朋友,需要我們去關心他。人生沒有完美,盡力就好。給自己的堅持一點肯定,但真有需要時就說出來,大家都會協助的。
張家銘表示,本次音樂會的主題放在關心青少年憂鬱症,主要理由有3個。首先,青少年憂鬱問題嚴重且增加,董氏基金會過去調查發現,高中職學生每7位有1人、大學生每5人有1人有明顯憂鬱情緒,但僅10分之1尋求幫助;此外,臺灣15-24歲自殺死亡人數由2018年193人成長到257人(增加33.2%),自殺通報人數由2018年4905人上升到2020年7991人(增加62.9%);另Z 世代精神心理問題獨特且複雜:Z世代指千禧年後出生的年輕族羣,出生就在網路、手機與社羣之中。不缺物質,但在變化劇烈的年代中找不到方向。
張家銘表示,校園青少年憂鬱增加、成因複雜,社羣媒體、家庭人際都有影響。未來的世界成功可能與現在定義不一樣,也不等於幸福。像是耶魯大學爆紅的「快樂學」與臺大最近學生搶修的「活出快樂」、「解決問題理論與實務」課程,其實許多學生自己也在找出口與答案。
當「崩世代」變成「厭世代」,要注意臺灣的「雙失」(失學、失業)年輕人也在增加,他們更可能是憂鬱與自殺的高風險羣。一旦達到嚴重的憂鬱症,已經不是能夠靠「感恩」、「知足」就能改變,而是需要被理解與陪伴支持,甚至就醫。陪伴憂鬱症有「三不」不強迫、不逃避、不給壓力,「三要」要關心、要陪伴、要同理。
「如果明天就是下一生,你將如何度過此生?」張家銘特別引用木樓合唱的這一段歌詞,人生短暫,許多青少年在不知道人生的意義爲何前就提早結束了生命,需要大家一起來協助守護。由於青少年憂鬱症大多不會告訴師長,最能協助他們的是同儕朋友。懂得傾聽、陪伴、支持,甚至轉介,將能夠協助化解青少年憂鬱與自殺問題,青少年感覺到有人「站在我這邊」,他就不會害怕,就不會孤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