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復節 賴總統未完的答卷

賴清德總統。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在賴清德總統發表國慶演說後,中共發動「聯合利劍—二○二四B」圍臺軍演,接着又在平潭牛山島沿海區域及羅源灣港區進行實彈射擊訓練,然後是遼寧號航艦編隊經臺灣海峽向北航行。國防部長顧立雄表示不排除解放軍再次進行軍演,昨天更稱若中共對臺海進行國際法定義的封鎖,影響會非常嚴重,國際不可能坐視不管。

平心而論,賴清德總統的國慶演說全文,確實經過一番精心設計;尤其在十月五日國慶晚會的「祖國論」相關談話後,整個國安團隊、包括賴總統本人,都顯得小心翼翼。不僅事前透過管道向美國等友好國家簡報,在演講前一刻可能還經過修改,以致向來博聞強記、喜歡背稿的賴總統,相對罕見地在演講過程中,明顯多次低頭看讀稿機念稿。

這篇演說的精心之處,在於國安團隊於「祖國論」風波後,設法讓各方、各陣營的聽衆,都能在演講全文中,找到一些「聽得進去的話」,包括中國大陸在內;讓各方人士如果想要緩和,都可找到一些臺階,最起碼在乍看之下,並無升高對立的充分理由;但賴總統卻也沒有接受其他陣營的主張。因此,賴總統在這篇演說中所呈現的低調與相對緩和,比較像是「目前條件對己方較不利」時的「戰術轉進」,並非戰略上的大調整。

以對中國大陸爲例,賴總統提到「一一三年前,一羣充滿理想抱負的人揭竿起義、推翻帝制」、「兩岸人民」,和孫中山先生所主張的「民有、民治、民享」及「自由、平等、博愛」等北京不可能反對的話;卻迴避最關鍵的《中華民國憲法》與《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也不提陸委會邱垂正主委在七月四日記者會中,所強調的「兩岸關係就是兩岸關係」。

值得注意的是,從國臺辦兩位發言人對賴總統國慶晚會談話與國慶演說分別所做的迴應,顯示北京在經歷數次與賴總統打筆仗的經驗後,似乎已找到應對方法,甚至提出賴總統版之「未完成的歷史答卷」。

首先,既然賴總統在國慶演說中提到「民有、民治、民享」等孫中山思想,國臺辦發言人陳華斌在迴應中,就直指孫中山先生「振興中華」的呼籲,等於是要求賴總統說明是否接受習近平在四月十日馬習二會中,「兩岸同胞同屬中華民族」的說法。

另外,既然賴總統慣於在公開演說中,透過羅列歷史來回應北京所關切的議題,則北京就要求賴總統說明,是否承認「中華民國在一九四五年光復臺灣」這段歷史陳述。像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與陳華斌,都先後提出「一九四五年十月廿五日,中國政府宣告恢復對臺灣行使主權」、「一九四五年,中國人民取得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臺灣隨之光復」;上海東亞研究所副所長包承柯也指出,「不論如何,臺灣在一九四五年十月廿五日光復這一點是賴清德不可忽視的歷史」。

明天就是光復節,但中共對賴清德總統是否會對這份「未完成的歷史答卷」做出符合北京想法的表述,應該不會有太多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