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論壇】堅持“兩個結合” 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

(原標題:【光明論壇】堅持“兩個結合” 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

【光明論壇】

作者:辛向陽 呂耀龍(分別系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生)

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是黨的思想理論建設的基礎工程、戰略工程。對於這一工程如何在新時代創新和推進,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堅持“兩個結合”,紮根中國大地、賡續中華文脈、厚植學術根基,深入研究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實踐中的重大問題,加快構建中國哲學社會科學自主知識體系,培養高素質理論人才,爲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作出更大貢獻。

堅持“兩個結合”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就要紮根中國大地,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深入把握中國實際,特別是把握中國的基本國情。在不同歷史時期,我們黨運用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認識清楚了中國近代以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基本國情,認識清楚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理論成果。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當代中國實際結合起來,不僅深刻地認識到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而且認識到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新的階段性特徵,強調新發展階段是我國社會主義發展進程中的一個重要階段,是經過幾十年積累、站到了新的起點上的一個階段。這些科學認識極大推動了黨的創新理論的發展,產生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形成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的飛躍。

堅持“兩個結合”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就要賡續中華文脈,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深入分析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特點及優勢。我們把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方法論和中國人獨有的世界觀方法論有機結合起來,形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方法論;我們把馬克思主義的實踐觀、羣衆觀、階級觀、發展觀、矛盾觀與中國人的宇宙觀、天下觀、社會觀、道德觀有機結合起來,不僅形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的內蘊與價值等,而且認識到中國式現代化蘊含着獨特的世界觀、價值觀、歷史觀、文明觀、民主觀、生態觀等。我們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去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使優秀傳統文化迸發出新的生機活力。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毛澤東同志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把傳統文化中的“實事求是”改造成我們黨的思想路線。“實事”就是客觀存在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觀事物的內部聯繫即規律性,“求”就是我們去研究。習近平總書記不僅豐富了對作爲思想路線的“實事求是”的理解,而且擴展了“實事求是”的含義。實事求是既是中國共產黨人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又是我們黨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領導方法。《關於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強調,“在長期實踐中,我們黨堅持把開展嚴肅認真的黨內政治生活作爲黨的建設重要任務來抓,形成了以實事求是、理論聯繫實際、密切聯繫羣衆、批評和自我批評、民主集中制、嚴明黨的紀律等爲主要內容的黨內政治生活基本規範”。這就從思想路線擴展到了黨內政治生活基本規範。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黨員幹部的價值觀建設。“忠誠老實、光明坦蕩、公道正派、實事求是、艱苦奮鬥、清正廉潔”是共產黨人的價值觀。黨的十九大進一步提升和凝練,強調要弘揚“忠誠老實、公道正派、實事求是、清正廉潔”的共產黨人價值觀。

堅持“兩個結合”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就要厚植學術根基,善於融通古今中外各種資源,不斷推進知識創新、理論創新、方法創新。厚植學術根基,主要是做好以下幾點:首先,厚植馬克思主義的學術根基,不斷形成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爲引領的涵蓋我國經濟、政治、法律、文化、社會、生態、外交、國防、黨建等領域的哲學社會科學思想和成果,在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發展這一最大增量的基礎上構建自主知識體系。其次,厚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學術基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爲今天的學術創造提供了取之不竭的寶庫。從春秋戰國時代的諸子百家到漢代司馬遷、董仲舒,從宋代的周敦頤、程顥、程頤、邵雍、張載以及陸九淵、朱熹到明代王陽明、李贄、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等。這些思想家的理論觀點、治學方法等迄今都有借鑑意義。再次,厚植人類文明成果的學術根基。國外哲學社會科學的資源,以及所取得的積極成果也爲中國哲學社會科學發展提供有益滋養。我們要拓寬理論視野,以海納百川的開放胸襟學習和借鑑人類社會一切優秀文明成果,在“人類知識的總和”中汲取優秀思想文化資源來創新和發展黨的理論,形成兼容幷蓄、博採衆長的理論大格局大氣象。

《光明日報》(2024年12月09日1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