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發會主委專訪/劉鏡清:打造小國強權 盤點護國羣山

國發會主委劉鏡清接受本報專訪。記者陳正興/攝影

國發會主委劉鏡清上任滿四個月,他昨天接受本報專訪時透露,總統賴清德要求他的首要任務,就是做好國家發展的規畫,而除了確保各部會計劃穩定執行外,接下來也會推動「有感計劃」,他更提出「小國強權」的概念,在國際上增加臺灣的影響力。

「我們是小國,但我們是半導體強權。」劉鏡清表示,會有小國強權的想法,背後的原因在於,在「另類戰爭」書中提到,有些非軍事強權的國家掌握了非武器如某項資源或技術,就成爲不可或缺的護城河,例如荷蘭的艾司摩爾,又如日本與南韓先前發生領土紛爭,日本中止了化學品原料出口,讓南韓進口成本大增等例子。

劉鏡清說,日本注重化學原料產業,甚至動用到國家基金買下重要企業後下市,避免在公開市場上有被收購後關鍵技術流出的風險,而臺灣也要盤點,到底有哪些護國神山。

劉鏡清表示,每個產業都有生命週期,因此要盤點臺灣有多少座護國神山,臺灣在封裝測試、晶圓代工、伺服器與儲存設備,以及電子零件、IC設計、高階自行車等產業,在全球都有都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他更透露近期要與國科會主委吳誠文討論,未來的強權產業是什麼。

以工具機產業爲例,劉鏡清說,營收十億元左右的企業很多,但從自動化到數位化,資本投資是關鍵,競爭對手愈來愈強,臺灣企業不管是行銷、研發費用都比不上,有業者形容,「領先臺灣的已經拉開差距,落後臺灣的也逐漸追近」,因此必須要尋求改變、轉型。

劉鏡清表示,不少業者要的是紓困,但他要的是轉型,企業走出去要有經濟規模,要有足夠資本做數位化研發、供應鏈也要改善,同時業者也需要有產業知識,由代理商思維轉向到面對最終端客戶,並依照產業別設計需求。

劉鏡清也說,飯店業認爲臺灣業者競爭力不輸國際,只是走出去同樣需要資本,因此也積極的參與,目前分別有一組飯店業、三組工具機業者正和國發會討論組控股公司。但他也說,合併控股沒有產生實質交易,但換股過程卻要繳稅,目前也與財政部討論,希望能夠緩徵,減少企業的負擔與增加誘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