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如何展現中華民族共同的價值觀?

來源:《中國新聞》報

“春節——中國人慶祝傳統新年的社會實踐”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對此,多位專家學者接受《中國新聞》報記者專訪,講述春節何以成爲中華民族共有的文化記憶。

春節臨近,幾乎家家戶戶都開始打掃屋子、置辦年貨、裝飾家宅。“好吃”的中國人,準備過年期間的美食更是用心,比如蒙古族喝完“辭歲酒”後,一家人會圍坐在火爐旁吃烤羊腿和水餃,以示吉祥團圓;侗族以燉、醃、煎、炸等方式做一頓“全魚宴”,寓意“吉慶有餘”;布依族家家戶戶打餈粑,希冀子孫孝順、家門興旺……在中央社會主義學院中華文化教研部文化傳承發展教研室主任李勇剛看來,春節的各種傳統民俗無不體現了辭舊迎新的主題和中華民族革故鼎新的文化基因。

“‘塵’與‘陳’同音,新春掃塵有‘除舊佈新’的含義;春節吃的餃子寓意‘交子’,有新舊更替之意。這與《大學》中倡導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是相符的。”李勇剛說道。

民革黨員、中央民族大學民俗學教授林繼富觀察到,“在我國的多民族地區,過春節非常盛行,而且少數民族跟漢族過春節的儀式非常相似。”他認爲,共同的儀式展示了春節文化中共有的中華文化基因,這是共同價值觀的體現,“共同價值觀對於不同民族之間的交往交流交融以及凝聚多民族關係起到促進作用”。

共同的價值觀還體現在“節日限定”的文化活動中。春節期間,各族民衆會聚在一起,舉行舞獅、打太平鼓、唱花燈、盪鞦韆等集體活動,祈禱來年平安好運。在林繼富看來,這些活動超越了傳統體育、遊藝與雜技,成爲了與多民族傳統節日生活相聯繫的“民間遊戲”,參與其中的過程就是凝聚共識的過程。

“這些民俗活動需要集體協作,這個過程不僅能增強凝聚力,也能強化彼此的認同和交流。”林繼富說道,“這些傳統民俗的形式是各民族共享的,是跨越地域、跨越族羣的重要文化實踐。”

“春節不僅是文化遺產,也是中國人的生活。春節申遺成功,是對中華傳統文化的保護,對民族情感的珍視。”北京社會主義學院教師徐佳希表示,“每年春節,天南海北的人不遠千里只爲回家團圓,重溫親情、鄉情的溫馨氛圍,這是人與人、城市與鄉鎮之間重新凝聚的時刻。”

春節是中華民族倫理信仰的凝聚,走向世界的不止是春節,也是中華民族的哲學思想。徐佳希舉例說道:“我們常說的‘五福臨門’,‘五福’指的是‘長壽、富貴、安康、好德、善終’,其出自於《尚書·洪範》。另外,包括春節期間舉行的祭祖儀式等,也都蘊含了中華民族的哲學思想。”(完)(《中國新聞》報 作者 宋珂欣 報道)